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林将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吉林将军
Remove ads

吉林将军满语ᡤᡳᡵᡳᠨ ‍ᡳ
ᠵᡳᠶᠠᠩᡤᡳᠶᡡᠨ
穆麟德转写girin i jiyanggiyūn),全称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地方将军。顺治初年,清廷添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升为宁古塔将军,是为吉林将军的前身,盛京和宁古塔的两位昂邦章京同为清初镇守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直至将军移驻吉林乌拉城后始改名吉林将军。[1]前身宁古塔昂邦章京官阶初为正一品,乾隆年间降吉林将军为从一品武职。

Thumb
吉林将军辖区(1820年)

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行东北新政,设吉林省,裁撤吉林将军,改署吉林巡抚。历史上吉林将军一职都由清朝宗室旗人担任。

Thumb
镇守吉林等处将军使用的“火票”(公文凭证),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初四。

沿革

清军入关时设盛京昂邦章京镇守东北, 后因只设盛京昂邦章京一员难以顾及东北的广大地区, 最早在顺治十年(1653年),朝廷始置宁古塔昂邦章京二人。康熙元年(1662年)改宁古塔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只设一人。康熙十五年(1677年),其治所徙至吉林。吉林乌拉原名“船厂”,以顺治十五年(1658年)防俄罗斯造船于此而得名,移驻将军后始改名吉林乌拉。[1]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式更名为吉林将军。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将军裁撤。

Remove ads

将军衙门

吉林将军除了管理军政、旗务以外,还兼管地方民政、民刑等事宜。设有印务处,以及户、兵、刑、工等司属机构。

辖区

吉林驻防将军下设宁古塔副都统伯都讷副都统三姓副都统吉林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以及非常设的拉林副都统以及珲春副都统。下设协领二十三人、参领一人、佐领百三十七人、防御八十一人、骁骑校一百四十一人。直至宣统元年(1909年)裁撤驻旗缺改制。咸丰二年(1852年)设水师营总管一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增置一人,宣统二年(1911年)裁撤。

吉林将军行政区划图(1820年)

历任吉林将军

乾隆朝

名字 任命时间 卸任时间 卸任原因 备注
宁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时期历任资料空缺,待补
博第 乾隆八年九月 乾隆九年三月 调往西安 满洲正蓝旗
巴灵阿 乾隆九年三月 乾隆十一年八月 内召 满洲正黄旗
阿兰泰 乾隆十一年八月 乾隆十三年 调往盛京 蒙古正白旗
索拜 乾隆十三年四月 乾隆十三年闰七月 授直隶提督 满洲
永兴 乾隆十三年闰七月 乾隆十四年十二月 授湖广提督 宗室
新柱 乾隆十四年十二月 乾隆十五年五月 内召 满洲镶黄旗
卓鼐 乾隆十五年五月 乾隆十六年四月 调杭州 满洲正蓝旗
傅森 乾隆十六年四月 乾隆二十年十二月 调镶白旗蒙古都统 满洲镶黄旗
额勒登 乾隆二十年十二月 乾隆二十二年八月 卒于任上 满洲正红旗
萨刺善 乾隆二十二年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 革职 满洲正白旗
恒禄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 乾隆三十四年正月 调盛京 满洲镶蓝旗
傅良 乾隆三十四年正月 乾隆三十五年四月 调正蓝旗汉军都统 满洲镶黄旗
富椿 乾隆三十五年四月 乾隆四十二年六月 调杭州 满洲镶红旗
福康安 乾隆四十二年六月 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 调盛京 满洲镶黄旗
和隆武 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 卒于任上 满洲正黄旗
永玮 乾隆四十七年八月 同年九月 调盛京 宗室
庆桂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 乾隆四十九年三月 调福州 宗室
都尔嘉 乾隆四十九年三月 乾隆五十三年十月 调盛京 满洲正白旗
恒秀 乾隆五十三年十月癸卯 乾隆五十四年四月壬子 迁西安将军 宗室
琳宁 乾隆五十四年四月壬子 乾隆五十六年九月庚辰 迁盛京将军 宗室
恒秀 乾隆五十六年九月庚辰再任 乾隆五十九年正月乙卯 宗室
宝琳 乾隆五十九年正月乙卯 乾隆五十九年九月丁酉 满洲正黄旗
秀林 乾隆五十九年九月丁酉 嘉庆八年五月癸丑 调江宁将军 满洲镶白旗
Remove ads

嘉庆朝

更多信息 名字, 任命时间 ...

道光、咸丰朝

更多信息 名字, 任命时间 ...
Remove ads

同治朝

更多信息 名字, 任命时间 ...

光绪朝

更多信息 名字, 任命时间 ...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