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澳(英语:Kat O,旧译Crooked Island)是香港新界北区东北部的一个岛屿,面积2.35平方公里,位于吉澳洲特别地区。目前约有不到50人居住,且多为长者。

历史
根据香港考古学会资料,吉澳岛曾发现三千年前青铜器时代( 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和南宋陶瓷碎片。
清初,为阻绝郑成功抗清,朝廷厉行迁界。吉澳等沿海居民被逼迁入内陆,村落尽被废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明郑灭亡,清廷展界,客家、疍家渔民又重新迁入吉澳,“搭建房栖,捕鱼营生”。据香港地方志高级编辑蔡兆浚考证,吉澳古名“吉凹”。吉澳天后宫内仍存刻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字样的铜钟,估计铸于建庙同年,铜钟铭文称吉澳为“吉凹”。至于“吉澳”一名,最早见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县志》,当时吉澳是官富司管属的客籍村庄。1866年《新安县全图》第一次记载吉澳的实际岛形,并标记为“小墟市”,同图亦标出岛上的白沙头村。吉澳岛形狭长曲折,有如反写的“之”字。故英国人称之为“曲岛”(Crooked Island)。吉澳岛奇特弯曲的形状,在岛西北部形成天然避风良港——吉澳湾,每当风高浪急,大鹏湾海域渔民大都避风于此,被渔民视为“吉祥之澳”,故名“吉澳”。另说昔日岛上遍植桔树,每逢冬季岛上金桔遍布,远望犹如一片黄金,故又名“桔澳”。嘉庆《新安县志》所附的海防图,就将吉澳记为“桔澳”。[1][2]
1950至1960年代是吉澳岛的全盛期,当时约有10000多人聚居,后来很多到港九市区或海外( 例如英国,爱尔兰 )谋生,旅外的吉澳人于1983年在英国筹设旅欧吉澳同乡会,并在苏格兰及爱尔兰设有旅欧吉澳渔联会。
在2006年,岛上仍有约200户人,但年青一代大多搬出市区。岛上商业活动匮乏,目前只有一间益民火锅海鲜酒家、零星数家士多,但没有旅馆。岛上唯一一间学校吉澳公立学校亦已于2005年停办,停办前只余下数名学生。
2018年9月17日,台风“山竹”袭港,约有50人口的小岛吉澳,灾后停水停电,四处颓垣败瓦和塌树。由于岛民主要为长者,家园被毁却无力自救,而且大量垃圾堆积,并开始发臭。无法以网络通讯,政府只派了19桶水救援。有义工眼见岛民受困,连日来呼吁市民到岛上帮助居民清理垃圾及障碍。[3]
2021年9月23日,渔农自然护理署联同吉澳村民合作推出吉澳文化径,庆祝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成立十周年的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广吉澳的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游客带来有深度的旅游体验。[4][5][6]
Remove ads
地理

吉澳位于大鹏湾西南水域,沙头角以东,船湾淡水湖以北的位置附近,地区行政上属于北区沙打分区。
吉澳以及其西面的鸭洲,是香港生态旅游胜地,可远眺深圳盐田区盐田港货柜码头,也因为货柜码头的建成,使吉澳成为香港最接近中国大陆的离岛,两岸之间相距不足1公里。岛形呈“之”字型,形成天然避风港,多为渔民居住。
吉澳设有吉澳地质教育中心,中心展示不同时期的化石仿制品,岩石样本没有玻璃箱或围栏阻隔,可亲手体验岩石的触感。由吉澳村民捐赠的天后花轿和服饰,也非常珍贵。[7]
气候
习俗

2006年10月25日吉澳一连六天举办第24届太平清醮(即踏入230年)时,居民集资高达700万港元,除了传统仪式外,还加插龙舟、卡拉OK、魔术表演、怀旧金曲、杂技献技,并首次在岛上燃放3000枚烟花。[15]10月26日日逾7,000人登上这个人烟罕至的小岛,由早晨8时起,船只从沙头角码头接载宾客到岛上。最先抵达是一批批海外及市区原居民,紧接是时任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林郑月娥、行政会议成员郑耀棠及乡议局主席刘皇发等高官乡绅。主办单位在码头打锣打鼓,舞狮迎接,气氛热闹。面积只有两平方公里的小岛,花了700万元“装身”。重头戏“正诞大巡游”在中午12时半开始,巡游队伍除了原居民组成的“陆上龙舟”,以及曾在内地获奖的沙头角沙栏村“渔灯舞”之外,更特别的是由海外吉澳侨胞舞龙队及来自英国肯特郡的舞蹈学校“ Dance Alley”的联合表演。岛上约十间士多连日来忙得不可开交,十元八块的地道小食钵仔糕、鸡屎藤、糯米糍大受欢迎,一盆盆热腾腾的小食甫搬上店面,瞬即被抢购一空。[16]
本岛十年一次太平清醮(大),五年一次太平清醮(小)。
Remove ads
公共交通

该岛位处香港及深圳边界,虽然不属禁区范围,但平日来往该岛的公交船只需要经香港禁区沙头角码头登岸,未持有禁区纸的人士不可使用。
吉澳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街渡渡轮。
岛上景点

区议会议席分布
由于吉澳人口不足以成为一个区议会选区,所以往往跟邻近的沙头角、鹿颈等乡村范围划为同一个选区。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