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沙打
香港北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沙打(英语:Sha Ta,代号N16)是香港北区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82年设立,原称为边境东及大鹏(Border East and Mirs)选区,1994年采用现名,形成现有模样,涵盖乡村地带,2023年取消,末任区议员为民建联成员高维基。
Remove ads
范围
选区位于香港东北部,包括沙头角以及打鼓岭两个乡事委员会辖下范围,当中包括东铁线以东以至边境禁区一带乡郊地区,与其相连的选区有皇后山、凤翠以及上水乡郊,以乡郊地带为主,并且以八仙岭郊野公园与大埔区相连。投票站因应人口分散、地域广阔而设有六个,分别位于打鼓岭岭英公立学校、石涌凹沙头角国际学校、吉澳村公所、沙头角中心小学、乌蛟腾李氏宗祠、打鼓岭社区会堂。
沿革
选区早于1982年区议会选举设立,当时称为边境东及大鹏,主要以沙头角乡事委员会辖下范围组成,由杜文光当选,而打鼓岭一带则属边境中选区。1985年区议会选举由杜文光成功连任;1988年区议会选举,杜文光未有参选,由苏满长以六成得票当选;1991年区议会选举,只有苏满长参选,苏氏自动当选。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区议会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取消双议席选区,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各个区议会选区,当中边境东及大鹏选区吸收属于边境中选区东铁线以东(罗湖站附近)的禁区乡村地带以符合新的人口规定,并且改名为沙打选区。1994年区议会选举,由黄伟炎以2,027票打败加入民主建港联盟的苏满长的1,718票而当选。
1999年区议会选举,民主建港联盟改派成员温和辉以1,974票打败黄伟炎的1,619票及万金华的62票而当选,为民建联重夺本区议席。2003年区议会选举,只有温和辉参选,温氏自动当选。
2007年区议会选举,议席由民建联温和辉和独立人士蓝天生竞逐,最终由温和辉以约二千四百多票击败对手连任。2011年区议会选举,温和辉争取连任,而乡事派的曾玉安获上水区乡事委员会主席侯志强支持,结果温以超过六成的得票率击败曾玉安当选。
2015年区议会选举,温曾二人继续参选,遇上城乡共生连线所支持的张贵财及前民建联成员朱爱平挑战,最终温以五成半得票率,击败三名对手成功当选。
2019年区议会选举,民建联温和辉退休,交由党友高维基参选,而民主派候选人蔡旭威则空降本区参选,结果高以3,143票多于蔡的2,242票当选。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历届选举结果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