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吴语拉丁式注音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吴语拉丁式注音法,因仿照法语拼写而通称“法吴”方案,是一套按照国际拼写习惯设计的当代上海话拉丁化方案,即《上海吴语拉丁式注音法》。2003年推出的第一套上海话拼音输入法就采用该方案。

前言

上海吴语普通话的语音结构有若干不同。上海话声母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浊音韵母中占四分之一的入声,以及若干单元音皆不存在于普通话中。总而言之,超过一半的上海话发音是普通话中没有的,因此可以理解汉语拼音无法拼写上海话。而国际音标虽然可以清晰地注音,但使用不便。有上海话使用者认为,为了上海话的健康发展,一套拼音方案是必不可少的[1]

上海话拼音可以起到的作用被认为包含:

  • 1,汉字注音,方便上海话教学。
  • 2,汉字输入,推动上海话文学。
  • 3,对外译音,如果可能作为向国际上转译上海话的工具。

2001年,方言保护运动的发起人“上海闲话abc”[2]发表了一份吴语拼音草案[3],在Hisahara,Key等网友的参与下,于2003该草案正名定型为“吴语拉丁式注音法”。

由于法语和上海话对应音素较多,“上海吴语拉丁式注音法”采用了不少法语的拼写形式,因此被发明者称为“法吴”[4]法语英语的历史影响较大,两者的拼写并不冲突,之所以强调法式只是有些上海话音素存在于法语,而英语里没有,并非不符合英语拼写习惯。虽然通法语者容易掌握该方案,但是并非只有懂法语者才能学会该方案。

由于上海话自身的语音特点,上海话拼音一般有三大特点:

全部符合这三点,正是法语拼写特点,既不可能是英语的,也不可能是德语国际音标的。

第一本网上上海话字典《上海闲话abc》[5]2001年和之后的《上海吴语手册》采用该方案[6]。ZXC(郑晓钧)[7]于2003年开发成功的第一个吴语拼音输入法也采用该方案,使上海话步入电脑时代[8][9]。该方案也是第一套和目前为止唯一个不需要使用特殊符号,能标出上海话诸声调及联读变调的拼音方案。


Remove ads

拼写

声母

更多信息 吴语拉丁注音, 例词 ...
  1. b/b/,d/d/,dz/dz/,z/z/,v/v/,m/m/,n/n/,l/l/,f/f/ 读音和英语法语类似拼写一致。
  2. dj/dʒ/读音和英语法语dj拼写一致。
  3. g总是发硬音/ɡ/,s/s/不发/z/。
  4. p/p/,t/t/,k/k/是不送气清音,相当法语西班牙语的这些音。
  5. Ci/ʧ/相当意大利语的ci,比如:c在ciao,cicerone中,不送气。
  6. h/h/ 发音同英语德语的喉音h。注意普通话的 h/x/ 有点不同。
  7. -h在清音后面表示送气,ph/ph/, th/th/, kh/kh/, ch/ʧh/,ch等于英语(t)ch,/ph/,/th/,/kh/, 相当英语的p,t,k。
  8. -h在非塞音性质的浊音后面表示清化,涉及:lh/ʔl/, nh/ʔn/, mh/ʔm/, vh/ʔʋ/, zh/ʔz/。
  9. r/ɦ/是h相应的浊音,像法语荷兰语德语浊小舌擦音r/ʁ/。
  10. gn/ɲ/等于法语意大利语的gn,其清化音拼写是kn/ʔɲ/。
  11. tz/ts/是不送气音tz(ts),ts/tsh/是送气音ts(tz),这是沿用国语罗马字的用法。
  12. x/ʃ/等于葡萄牙语巴斯克语普通话的x/ʃ/,也可写作sh。
  13. j/ʒ/等于法语葡萄牙语的j。但是j在非重读音节中,有时候会变成德语的j/j/、英语法语的y。比如:谢谢jaja,第二个音节时常会变成ya//。使用j声母的词汇,在口语中有些会读若英语j/ʤ/,比如:爱情ejin正常读/ɛʒiɪɲ/,但是有读/ɛjɪɲ/,也有读/ɛʤiɪɲ/的。
  14. w/w/,y/j/(y除非在s,z后充当母音)都是浊音性质的半母音,不充当介音,当辅音看待。相应的清音半母音声母声母是i/i/,u/u/。
  15. 隔音符号’/ʔ/,用在联拼情况下,在会产生歧义的时候。比如:a,e,o,i,u五个母音字母前。Y、W当作子音看待,其之前不需要使用隔音。此外,ng、nh、mh等声母,因为el的关系,el之后是h声母,等情况下也要使用’。在q字母或在-之后,隔音’ 可以省略。

隔音举例:孙囡senneu读sen+neu,山南seneu读se +neu,身安sen’eu读sen+eu(广用式联读,第二个音节失去声调),审案sên-eu读sên +-eû(窄用式联读,第二个音节不失去声调)。

  1. 联拼符号 -,仅用在“窄用式”联读的语义停顿処,在广用式、窄用式两读的情况下,则按照“广用式”处理。
Remove ads

母音

更多信息 吴语拉丁注音, 例词 ...
  1. 开音节中五大母音:a/ɑ/, o/ɔ/, e/ɛ/, i/i/, u/ɯ/, 和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蒙古语藏语中五大母音相一致。
  2. O/ɔ/是开口o。是波兰语荷兰语蒙古语藏语的O,也是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的字母o,比较接近日语西班牙语的o。比国语的o,开口略大些。
  3. E在开音节中和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日语西班牙语的e基本一致。国语ie, üe中的o。e在闭音节中,读音相当法语字母哑音e/ə/,涉及: en/əɲ/是e 的鼻化音,eq/əʔ/是e的促音,el/əl/是e加上l。
  4. u是扁唇型的u/ɯ/,通常察觉不到它和圆唇/u/,即国语u,法语的ou/u/的区别;但在i, y, j, dj, x, ch, gn之后,由于i的省略,u发音相当法语荷兰语的u/y/,国语德语的ü/y/。
  5. ü相当法语的u/y/,但是有由于ü使用不便,尤其不可能加上声调符号,所以代之用iu。相应的iuq,iun分别等于üq,ün。在y, dj, j, ch, x, gn之后i可被省略。
  6. eu/ø/ 等于法语荷兰语的eu/ø/,和德语正规拼写bleu, banlieue中的eu。比如:上海话“团deu”=法语deux/ø/,“安eu”=法语eux/ø/,“般peu”=法语peu/pø/。
  7. au(oo) 音标/ʊ/或/o/,等于法语au/o/。比如:“哑”=法语au/o/,疤=法语Pau/po/,爬=法语bau/bo/。au/ʊ/是介于/u/、/o/之间的母音,明显比日语西班牙语的/o/,甚至比国语的o开口小,现年轻人的发音已经相当接近/u/,或拼作oo。
  8. oe音标/ɘ⁻/或/ɤ⁺/,是个偏后的半高扁唇单母音。西洋人聼来比较像法语œil中oe/œ/,或德语goetz(götze) 中的oe/œ/。中国人聼来也与英语toe中的oe/əʊ/相像。比如:上海话的“头”≈英语doe,“齁”≈英语 hoe,“否”≈英语foe,“浮”≈英语voe。
  9. -y/ɿ/仅仅出现在s,z(包括tz, ts, dz)后面,相当国语的si,日语的su,与波兰语的y相像,可以当作不发音。-y是当年的国语罗马字的用法。
Remove ads

韵尾

  1. n/~/或/ɲ/和法语一样,表示一个鼻化母音。比如:an/Ã/, on/ɔ̃/等于法语的an、on[原创研究?]国语的ang,ong,in/iɪɲ/、en/əɲ/是介于国语in、ing 和en、eng间的音素,iun/yɪɲ/类似ün。
  2. -q/ʔ/ 喉音k,近似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蒙古语的-q;只是在韵母后,也可以认为是标注一个短音。涉及Aq//, eq/əʔ/, oq/ɔʔ/, iq/iɪʔ/,iuq(üq) /yɪʔ/,分别是a,e,o,i,iu(ü)的短音,其中e是央母音/ə/。
  3. -l,只有el/əɫ/一种形式,类似国语的erㄦ。

声调

更多信息 声调, 声调符号 ...

如:

  • 阴平inbin: mhen 闷ʔməɲ⁵³
  • 阴去inchî: mhehn 猛ʔməɲ³⁴
  • 阳平yanbin: men 门məɲ¹³
  • 阳去yanchî: mehn 问 məɲ¹³
Remove ads

单字调

上海话虽有5个或6个声调,但由于阳声调与浊声母配套、阴声调与清声母配套、去声调与去声韵配套,所以实际上只消标注平声与去声即可。去声以在最后一个母音字母上标上法语的长音符号^表示,或者在后一个母音字母后加一个-r或者-h表示。现代上海话上声和去声合并,如果有必要区分上声去声,加-r表示去声,加-h表示上声。 由于现在上海话声调作用有限,联拼时候只需标出重读音节,即第一个音节和-之后的第一个音节。详见下文。重读音节,用西班牙语重音符号´,表示去声以外的声调平声入声),也可以不标;非重读音节可以不标调。

联读变调

上海话联读变调分为两类:

  • 广用式:使用范围较广,一般是结构紧密的词汇。这种情况下,只有第一个音节的声调能够体现出来,之后的音节声调体现不出来。有两种节奏组:如果,第一个音节是平声(阴平)声,整个单词呈现降调;否则整个音节呈现升调。这样,拼写时候将各音节按先后连接起来,必要的时候使用’作为隔音符号。除了第一个音节之外,其它音节可以不标声调
  • 窄用式:使用范围较窄,是结构较松散的词汇,可以理解为两个词,也有两个节奏组。这样,第二个节奏组的第一个音节的声调也是体现出来的。

比如:“礼拜三lihpa-se”和“礼拜四lihpa-syh”的“三se”和 “四syh”声调是体现出来的。 联拼的时候,在语义停顿処用-作为联拼符号,并省略掉隔音符号’。由于,许多窄用式的词汇也可以用广用式,这样按照广用式处理。 关于广用式、窄用式举个例子。比如:广用式“炒面tsohmi”,是名词,一种食品;窄用式“炒面tsoh-mih”是动词,动宾结构。尽管两个字单字调是一样的,但联读声调不一样。

更多信息 第一个音节的本调, 双音节 ...

用-连接的字组就是窄用式连读声调节奏组,见下表[10]

更多信息 窄用式连读符号-前一个音节, 阴舒 ...

窄用式连读中-之后的声调不变。即:如果是一个字保留本来的声调,如果是一个字组保留广用式连读的调。 比如:黄浦区人Wanphuchiu-gnin : 22 55 33-13 和 黄浦区女人 Wanphuchiu-gniugnin : 22 55 33-22 44,前段“黄浦区 Wanphuchiu : 22 55 21”只有最后一个音节变,而后段“人gnin 13”或“女人gniugnin 22 44”不变。

Remove ads

吴语拼音的拓展

《上海吴语拉丁式注音法》,也为其它吴方言注音实实在在留有拓展空间,并非只是自称“兼容”。

  • zh/ʔz/表示清化和通音化的/z/,适用于杭州、衢州等地的方言。
  • tz, ts, dz, s, z后加r可以表示苏州书县、无锡地区类似国语翘舌音的声母。
  • ou/əɯ/表示类似国语的ou双母音,苏州等地的“我”的韵母,该组韵母在上海话中读u,相当法语ou读/u/。
  • ei/e/、ai/ε/,ae/æ/可以表示不同开口程度的前扁唇母音,适用苏州话等。
  • -y,可以细分为-yi和-yu,使用与苏南地区的“诗syi”“书syu”对立。
  • eun/ø˜/,用于绍兴等地的“干keun”的韵母。

声调上,对于上海以外,上去声分流的方言,后一母音字母上加¯或加h表示上声,加^或加r表示去声。可以满足四声八调的所有吴方言。至于,有一些方言点,阴上声根据声母送气与否调形不同者,阴上声可合用一个调号。 等等。

常用词汇

更多信息 国语翻译, 吴语注音 ...
Remove ads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