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周沧渊

臺灣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周沧渊(1936年9月14日—2013年3月29日),台湾基隆市人,基隆市议会第七、八届市议员、第六到第九届台湾省议员民进党创党十八人之一,退出政坛后在家乡成立周氏图书馆。

生平

早年

周沧渊生于1936年9月14日[1][2],籍贯为基隆市[3],基隆仕绅周阿乞之子[4]台北商职毕业[1][3],与妻子周林美玉育有3位子女[5]

进入政坛

周沧渊曾任基隆市议会第七、八届议员[1]。初次竞选时,他以党外人士身份参选基隆市仁爱区选区,亲自背著两面招牌在街头巷尾拜票,赢得市民称赞[4]。进入政坛后,由于他出身基隆港,便着重在交通上[6]。如基隆的跨港道路计划是他所规划[7]

之后,周沧渊为竞选基隆市2位省议员席位之一,喊出制衡的政治理念,即1席为国民党籍民代,另1席为党外人士民代[4]。虽在第五届省议员选举落选,而后省议员选举屡战皆捷[3]。1977年12月20日,周沧渊就职第六届省议员时,是省议会自1946年省参议会以来,党外议员最多的一次[6]。后来省议员选举,国民党在基隆只提名1人,就有传闻说保留的“礼让”给周沧渊,以免他改选市长,增加执政党辅选提名人的压力[3]

周沧渊在省议员时期,大多以交通委员会为志愿[6]。他最为关心之议题社会福利和劳工福利,认为唯有交通发达,才能够促使经济繁荣,大力争取支持大众运输系统设备,如南回铁路竹南车站彰化车站的铁路双线改建、以加火车车厢等[1]。他曾揭露铁路局要缴交车站公共电话的“吊挂租金”给国民党鐡路党部[6]、铁路局滥发公关票给省议会与国民党[8]、多处已危旧的铁路桥[9]。周沧渊也在省议会向连战争取了原台湾教育会馆的保留[10]

戒严末期,周沧渊常去党外编联会成员余国平在基隆市义二路开立的听雨轩茶艺馆,与王拓、康水木、苏仁和、杨家辉、陈德生、李信志、陈志成、侯永利、魏泰弘、魏水波等人会商国是[11]。1986年9月29日,周沧渊不惧政治压力,与康宁祥邱义仁苏贞昌康宁祥颜锦福许荣淑、郭吉仁等人加入民进党,成为民进党创党十八人之一[12]。周沧渊担任民进党第一、第二届的财务长期间,民进党募款完全只能靠选民的小额捐款,周沧渊靠自己担保出钱才找到在台北市建国北路作党部[13]

周沧渊在199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代表民进党角逐基隆市选区的立法委员,但失败[14]

1994年11月7日,经周沧渊5年争取,省主席宋楚瑜终于批准暖暖平交道4亿9000万元的迁移案[7]。12月19日,周沧渊卸任省议员时,创下基隆市担任省级民代年资最高的纪录[4]

退出政坛

Thumb
周氏图书馆

1995年5月24日,周沧渊在基隆市立综合体育场对面、信义区正信路207号的3层楼别墅设立取名“周氏图书馆”的私人图书馆[15]。起因是他有感于基隆市能让看书的地方太少,于是就把向国有财产局租地、设在正信路的服务处改办图书馆[16]。起初除了周一休馆外,其余天都有不少学生或准备报考公职的市民前往阅读,若遇考季,一大早门前就大排长龙[17]。由于图书馆与市区有段距离,周沧渊本提供中午代订便当服务,后由周沧渊妻子周林美玉为读者烹调肉燥面、肉燥饭、咖喱鸡饭当午餐,酌收廉价的成本费[1][17]。据《中国时报》退休记者陈志成回忆,他就亲眼看到周沧渊会吃力背着白米袋前来周氏图书馆作服务[18]

1996年11月11日,教育部公布八十五年度表扬社会教育有功团体暨个人名单,就包含周沧渊[19]。自1997年时,周沧渊为高中职、及大专院校新生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家境一时困难者得以顺利升学[15]

卸任议员后,周沧渊依然对有未推动完成部分继续争取,如基隆市的水源[20]、基隆港跨海大桥[21]。2002年当全台湾多处缺水时,《中国时报》社论就赞扬周沧渊在18年前,在省议会要求台湾自来水公司新山水库坝堤加高、浚深西势水库,而让基隆可免除限水[22]。地方人士为了感谢,还雕刻一尊高近1米、宽约40公分的周沧渊夫妇的连体上半身像[23]

Thumb
周氏图书馆入口

周氏图书馆闭馆时,周沧渊会留下清理[18]。在2006年时,周氏图书馆的水电、维护费要需新台币50万元[16]。晚年时,周沧渊患有急性肝肿瘤[18]。至2013年时,周沧渊因健康问题,缩短图书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五到周日[5]。该年3月29日下午5点多,家人发现周沧渊倒卧在基隆市仁一路的家中,救护车到时已无呼吸心跳[21]。家属只在周氏图书馆设一个简单的灵堂,供少数知情者吊唁[18]

Remove ads

参考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