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启明市场
臺灣澎湖縣市場,澎湖最早的公有市集,建於1904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启明市场(台湾话:Khé-bîng-tshī-tiûnn),全名启明公有零售市场,俗名旧菜市(台湾话:Kū tshài-tshī),前身为妈宫市场、马公市场,创建于日治时期明治37年(1904年),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启明里,房屋产权隶属马公市公所。全澎湖第一座现代化的室内市场,现已荒废。[1][2]
Remove ads
沿革
关于澎湖市集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清领时期妈宫街,此处邻近妈宫港,为清代军队驻扎地,人口集中,便形成商业往来的中枢,约莫于乾隆朝发展出“七街一市 [a]”,光绪朝已发展成“十街二市 [b]”的规模,其中的市集皆坐落澎湖天后宫的庙埕,但皆为露天市场的型态,日落便即散去,并无正式的管理组织。 [3][4]:35-41

公元1895年(清光绪廿八年、明治21年),因清日双方签署〈马关条约〉,日本帝国成为台湾以及澎湖群岛的统治者 [5],日本的海军以及陆军皆在澎湖设立军事据点,大量外地军兵因此移驻澎湖。[6][7]:128官方鉴于当地缺乏民生所需的消费场所,遂在明治37年(1904年)妈宫东甲的现址设立“妈宫市场”,与妈宫港的税关(时称“安平税关澎湖出张所”[8])接壤,因当时妈宫城尚未拆除,妈宫市场的场址紧邻墙垣,船只货运装卸作业十分不便。[1][4]
明治40年(1907年),澎湖厅为增加港区和市区连结的便利性,将妈宫城的南侧、东侧等面海的城墙段拆除,拆卸的砖石则用以填海造港(妈宫港),另一方面则在原妈宫城区进行全新的都市规划,于大正元年(1912年)颁布“妈宫市街改正设计图”[4]:82-83,妈宫市场被划归至妈宫街筑地町,市场北侧衔接“海岸通り”(约今中山路)。[1][9]
大正六年(1917年)5月19日,日本政府在妈宫市场北侧,临“海岸通り”路段开凿“市场井”,于翌年4月15日落成,共计249日,花费5010日圆,一小时可出水19石。现已封闭。[1]
大正九年(1920年)间,台湾总督府的第八任台湾总督田健治郎(任期:1919-1923)推动行政区域改制,“妈宫”被易名“马公”[10]:98-100,妈宫市场随之更名为“马公市场”,直至1945年日治时期结束,战后改名为“马公镇(市[c])启明公有市场”,沿用迄今。[1]
昭和15年(1940年)4月,今“马公第一渔港”顺利于竣工,马公市场周遭增添海埔新生地,营业便利性更是有所裨益。[1][4]:184-185
Remove ads
1945年二战结束[8]:10-15,马公市场改名启明市场。民国五十至六十年代(约1960年至1980年之间),当时国民政府派驻大量军兵驻防澎湖,启明市场不仅是军人消费的首选场所,来自澎湖郊外各地的居民也会来启明市场采买南北杂货、蔬菜、水果等民生物品,时常每日一大早便已人潮鼎沸,一度是全澎湖最热闹的地区。[1][2]

启明市场外观格局延续日治时期,但民国57年(1968年)间,木造的启明市场发生火灾,所幸火势快速被扑灭,仅有甲栋、乙栋约莫四、五间店铺被烧毁,其余栋尚保存安好,甲、乙栋只得重新改建。民国62年(1973年),丙、丁栋被拆除,其余空间则新建成钢筋混凝土的两层楼含一层地下室的建筑,即为现貌。新建的启明市场地下室被一间杂货店租用,即“中信超级市场”,亦是全澎湖第一间超级市场;而二楼曾出租予“海神西餐厅”,当年甚至提供现场民歌点播服务。[1]
嗣后,马公市区陆续有重光市场、建国市场、文康市场以及北辰市场辟建,民生消费重心逐渐北移,启明里亦逢人口外迁,复因马公第二渔港、马公第三渔港凿建的缘故,原倚靠马公第一渔港的启明市场不再是渔获批发的唯一集散地,约在民国七十年代(约1980年代)后,启明市场渐趋没落,在民国78年(1989年)七月间市场废止使用,后至民国85年(1996年)仅存三、五间商店承租,迄今皆已歇业,或转为住户。[1][2][11]
产权问题

启明市场位在马公港市区地带,具备商业开发价值,马公市公所原订民国80年(1991年)间,旧承租户租期届满,拟转售摊铺位予原承租户,但因〈台湾省零售市场管理规则〉有“不得让售”的明文规定,但此之前,承租户私底下早有转卖、让渡、出租等行为,积习已深,牵涉人数者众,亦有继承情事,造成后续在产权整合有实务上的难度。启明市场业因建物老旧,承租户无有产权的缘故,无法自费修建,建筑物外貌更是日益破败。此外,启明市场也涉有土地产权问题,以土地面积而言,59%为澎湖县政府持有,36%属财政部国有财产署,马公市公所虽仅占5%,但其地上房屋的产权却登记在马公市公所名下。[1][11]
近年来,澎湖县政府与马公市公所皆有针对启明市场进行“都市更新”的计划,但囿于法规限制以及复杂的产权结构,窒碍难行,延宕迄今。[11][12]
格局
现今启明市场为地上两层楼、地下室一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早期日治时期,原妈宫市场在初建之时,占地面积580.3坪,建物面积则为323.7坪,乃木造建筑,其外貌尚收录于《澎湖岛大观》之中,早期市场购物区依照方位分作四个部分:[1]
Remove ads
根据高启进〈马公启明市场兴衰记〉一文,曾进驻启明市场摊位数如下:[1]
图辑
-
中山路入口
-
谢界和落款标志
-
市场西隅
-
公秤台
-
内部空间
-
一楼空间
-
市场接壤住宅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