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嘉绒语
被称为“语言活化石”的汉藏语系语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嘉绒语(藏语:རྒྱལ་རོང་,威利转写:rgyal rong),又作嘉戎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曾为格勒得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官方语言。嘉绒语的文艺作品极少,史上第一部以嘉绒语拍摄的电影是2018年上映的《阿拉姜色》。[1][2]
嘉绒语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语言,是汉藏语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汉藏语的一些语音形式(例如:复杂的复辅音)和构词手段。嘉绒语对了解古汉语的语音和语法有重大的意义,因为语言历史比较有助于构拟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例如:法国语言学家沙加尔提出“肘”(中古知母有韵)应该构拟成*tr-kuʔ。嘉绒语可以印证这个构拟,因为这个词有同样 tkr- /trk- 的复辅音;请参考“肘”在嘉绒语诸方言的形式:茶堡 /tɯ-ɣru/、日部 /tə-krəvzuʔ/、四土 /tə-krú/。
Remove ads
名称
“嘉绒”来自藏语ཤར་རྒྱལ་མོ་ཚ་བ་རོངshar rgyal-mo tsha-ba rong“东方女皇的热沟谷”,是曾经康区的一部分,现在绝大部分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3]这个藏语词汇转写为汉语就是“嘉绒”“嘉戎”“嘉荣”。四土话读作[rɟɑroŋ]。它是个地名,嘉绒人并不将其视作自己语言的名称。内名是四土话的[kəru]和茶堡话的[kɯrɯ]。嘉绒语使用者以前被划为独立民族,1954年中国政府将其与藏族合并。[4]:44
方言
基于互通度,Gates (2014)[5]将嘉绒语分成5种语言:
- 四土话或东部嘉绒语
- 茶堡话(藏语:ཇ་ཕུག་,威利转写:ja phug)
- 草登话(藏语:ཚོ་བདུན་,威利转写:tsho bdun)
- 日部话(当地:zbu;藏语:རྫོང་འབུར་,威利转写:rdzong 'bur)
- 嘉绒语(中南部方言)
四土话有超过10万使用者,分布广泛,其他3种方言则全部分布在马尔康市,每种使用者都不超过1万人。[6]:583茶堡话以外都是声调语言。
嘉绒语多数早期研究(如Jin 1949、Nagano 1984、Lin 1993)都关注四土话几种方言,其他3种方言直到20世纪90年代都缺乏详细记录。 四土话数据来自Huang and Sun 2002,茶堡话和日部话数据来自向柏霖 (2004, 2008),草登话数据来自Sun (1998, 2006)。
嘉绒语不同于其他大部分汉藏语,是多式综合语,有反向标记(Sun and Shi 2002, Jacques 2010)、拟态词(Sun 2004, Jacques 2008)、动词词干交替(Sun 2000, 2004, Jacques 2004, 2008)等形态学上很有趣的特征。后者的例子参见四土话。
Remove ads
人口
Gates (2012)[7]:102-106列出下列5种嘉绒语人口统计信息。总共约有8.5万使用者。
语法
与大多数汉藏语相比,嘉绒语的形态非常复杂;茶堡话是多式综合语。它们倾向于前缀,茶堡话甚至有9种可能的前缀位置。嘉绒语动词区分单数、双数、复数。一部分嘉绒语前缀的样式相当老,前缀链中至少有4个是新近出现的。[8]:187–215
嘉绒语的动词形态相当丰富,除了时态,还表示人称范畴:动词的人称和数与主语/宾语一致。在汉藏语系里,除了嘉绒语,有许多语言也呈现动词的人称标记,例如景颇语。有的学者甚至怀疑,原始汉藏语可能有相同的动词人称标记,但是这个标记系统在汉语、藏语和缅甸语里消失了,只保留在比较原始的语言里。
在汉藏语系里,藏语和汉语具有悠久的文献传统,却丢失了原始语一些很重要的特征,反而处于边缘地区的语言比较接近原始语。
- 以下是四土话(马尔康县的方言)的人称标记,以动词ka-no“赶”为例(这个动词和汉语“让”是同源词-“让”日母漾韵,上古汉语*naŋ-s,四土话-o有时候来自*-aŋ,这两个词溯源于原始汉藏语*naŋ)。
- 横格表示宾语,竖格表示主语,例如:ta-no-ntʃ =“我、我们俩、我们要把你们俩撵出去”
我 我俩 我们 你 你俩 你们 他 ta-no ta-no-ntʃ ta-no-ɲ no-ŋ 我 ta-no ta-no-ntʃ ta-no-ɲ no-tʃ 我俩 ta-no ta-no-ntʃ ta-no-ɲ no-i 我们 kə-w-no-ŋ kə-w-no-tʃ kə-w-no-i tə-no-n 你 kə-w-no-ŋ kə-w-no-tʃ kə-w-no-i tə-no-ntʃ 你俩 kə-w-no-ŋ kə-w-no-tʃ kə-w-no-i tə-no-ɲ 你们 wə-no-ŋ wə-no-tʃ wə-no-i tə-w-no tə-w-no-ntʃ tə-w-no-ɲ no-u 他 wə-no-ŋ wə-no-tʃ wə-no-i tə-w-no tə-w-no-ntʃ tə-w-no-ɲ no-ntʃ 他俩 wə-no-ŋ wə-no-tʃ wə-no-i tə-w-no tə-w-no-ntʃ tə-w-no-ɲ no-ɲ 他们
句法上,嘉绒语基础语序是SOV,向柏霖认为它已经维持了很久。SOV语序和前缀倾向在类型学上相当罕见,仅在凯特语和几种德内语支语言中发现。[8]
Remove ads
同源词
汉藏语同源词 汉字 上古音 茶堡话 虱 *srək zrɯɣ 吾 *ŋaa a-ʑo 死 *sijʔ kɤ-si 目 *mruk tɯ-mɲaʁ 耳 *nəʔ tɯ-rna 二 *nis ʁnɯs 三 *səəm χsɯm 四 *slijs kɯ-βde 五 *ŋaaʔ kɯ-mŋu
参见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