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姓 (姓氏)
姓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姓是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54位。中国国姓人口约20万,在现代是不太常见的姓氏。
姓氏 | |
国 | |
《百家姓》第354位 | |
44: |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
45: |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
46: | 欧殳沃利 蔚越夔隆 |
郡望 | 下邳郡 |
Remove ads
起源
- 出自姜姓,以官为氏。春秋时齐国有上卿国氏,乃是齐国公族,因是周天子亲自任命为辅国正卿,是以称国氏。其后代世袭上卿,后因田氏代齐,国氏成员逃往莒国,其后代遂以国氏为姓氏。
- 出自姬姓,以字为氏。春秋时郑国有公族名为公子发,字子国。其后代有以祖先的字命氏,称国氏。
- 出自百济国,为当时八大世袭贵族姓氏之一。据《三国史记》记载,百济由高句丽王子温祚于西汉末年所建,国氏为其开国功臣之后。百济国后被唐朝和新罗联军灭亡,其王族如义慈王和贵族部分被押解至陪都洛阳,其中的国氏后定居中原,逐渐汉化,遂成今日之“国”姓一支,称为河洛国氏。
- 出自国泰,满族人,姓富察氏,曾任山东巡抚。后被人诬陷遇难,诛九族,因此后人逃难改姓为“鬼(gui)”,最后又改回姓“国”。现在辽宁建平、北京延庆、张家口、内蒙古包头的后人皆以“国”为姓氏。[来源请求]
- 出自改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福利院将收养的男孩姓党,女孩姓国,目的是让这些不幸的孩子不忘党和国家的关爱[1](亦有说男的姓国,女的姓党[2])。但之后人们会因此而得知其来自福利院,从而造成心理压力。因此后来改为按百家姓顺序取姓。
- 出自日本。国是日本古代氏族之一,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一属日本本土氏族(くに),天平20年(748年)的《写书所解》中,有记载到一位名为“国百岛”的右京六条三坊的户主。[3]另一系属于渡来系氏族(こく)。据传源自百济的大姓八族之一的“国”,在《日本书纪》《北史》《太平御览》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日本书纪》“钦明天皇纪”中记载有“百济人德率国虽多”的名字;而《续日本纪》宝龟五年(774年)十月条载,“散位从四下国中连公麻吕卒。本是百济国之人也”。据传其祖父徳卒国骨富于天智天皇二年(663年)百济灭亡之际归化于日本。公麻吕因参与奈良东大寺卢舍那佛(大佛)的铸造而获四位官阶,并被授予“造东大寺次官”之职,并赐姓“国中连”(くになかむらじ)。[3]另,国氏亦据说起源于“国中村”,即今奈良县大和高田市大中一带,是百济系渡来人集中居住之地。后随着日本氏姓制度的发展,国氏分化为多个复姓,如“国井(こくい)”、“国枝(こくえ)”、“国保(こくぼ)”、甚至“小仓(こぐら)”、“小久保(こくぼ)”等。尽管如此,仍有人保持原本的一字姓“国”,如今在滋贺、兵库、石川等地仍可见姓国者的后裔。[4]
- 出自奄美。在奄美群岛亦存在“国”这一字姓,主要分布于鹿儿岛县奄美市、大岛郡宇检村汤湾、大岛郡濑户内町等地。[5]
- 出自琉球。琉球本有大量含“国”字的姓氏,如“国头”(くにがみ・くんじゃん)、“国场”(こくば・くくば)、“国吉”(くによし・くにし)等。明治初期琉球处分后,一部分反对并流亡清朝的琉球人(脱清人),在定居中国或海外的过程中,有人出于简化自己族系出身之目的,将原姓改为“国”(琉球语:國/國〔国〕/クニ・クク Kuni, Kuku ?。)[6] 越来家被认为是此类情况的其中一例。相传在定居海外的过程中,因“越来(ぐぃーく)”与“国(くをく)”的读音在闽东语(福州话)和广东话的发音相近,遂采用“国”字作为姓氏。
Remove ads
郡望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