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埔盐乡

彰化县底下的一个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埔鹽鄉
Remove ads

埔盐乡台湾话Poo-iâm-hiong洪雅语:Dorenap)位于台湾彰化县中部。东边及北边沿台湾沟大村乡秀水乡福兴乡相邻,西南边隔旧浊水溪二林镇相邻,南边与溪湖镇相邻。 埔盐乡还未开发之前是一片满目荒野的草原地,为平埔原住民族“巴布萨族”马芝遴社的居住地区,约在三百多年前,先民由福建泉州来到本乡拓垦,只见当时地面被耐盐分植物“蒲盐菁”(罗氏盐肤木)所覆盖。冬天时寒冷且干燥,盐分随着水分上升至地面,呈现遍野白茫茫的独特景象(土壤盐化),因此将地名取为“埔盐”。

事实速览 埔盐乡 Puyan Township, 国家 ...
Remove ads

历史

埔盐乡往昔属平埔原住民族巴布萨族(Babuza)马芝遴社(Betgirem)社域,今永平村仍留有“番童埔”之古地名,大有村亦有马芝遴社遗址(大有村遗址)。汉人移民从雍正至乾隆年间入垦,次第垦成田园创建村庄。

明郑永历十八年(1664年),隶属北路安抚司辖下半线安抚司。清治雍正元年(1723年),隶属台厦道台湾府彰化县辖下马芝遴保、二林保及燕雾保。雍正五年(1727年),台厦道改称台湾道。乾隆年间,改称马芝堡二林上堡燕雾下堡。光绪十一年(1885年),隶属台湾省台厦道台湾府彰化县辖下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雾下堡。

日治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改属台湾县彰化支厅辖下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雾下堡,同年台湾县改称台湾民政支部,彰化支厅下设鹿港出张所。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改属台中县鹿港支厅。明治三十年(1897年),鹿港支厅改为鹿港办务署。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改属彰化厅鹿港支厅辖下马芝堡、二林上堡及燕雾下堡。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改属台中厅鹿港支厅埔盐区。大正九年(1920年),台湾总督府实施台湾州制,改正地方制度为台中州员林郡埔盐庄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属台中县员林区埔盐乡。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裁撤区署,改为彰化县埔盐乡。 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裁撤区署,改为彰化县埔盐乡。

Remove ads

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根据彰化县溪湖户政事务所统计,2024年底埔盐乡户数约1万户,人口约3.1万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西湖村与新兴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2,256人与470人[1]

Remove ads

政治

历任首长

更多信息 任次, 姓名 ...

乡政组织

埔盐乡公所是埔盐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埔盐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彰化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埔盐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3个附属机关[3]

埔盐乡民代表会是埔盐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埔盐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埔盐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4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4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3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4]

行政区

埔盐乡共辖22个村[5],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

更多信息 次分区, 村名 ...

教育

埔盐教育始于日治时期[6]:23,1904年9月30日,成立溪湖公学校好修分校[6]:29、97-100。1919年4月1日,溪湖公学校好修分校独立为好修公学校[6]:29、97、102-103。1922年4月1日,成立好修公学校浸水分教场、埔盐分教场[6]:29、37、44、97、136、173。1928年4月1日,好修公学校埔盐分教场独立为埔盐公学校[6]:29、37、137。1936年4月1日,好修公学校浸水分教场独立并改名新水公学校[6]:29、97、173。1941年4月1日,学制改革,乃将公学校改制为国民学校[6]:29、37、97

战后1952年,成立好修国民学校永乐临时分班[6]:45、206。1953年8月1日,好修国民学校永乐临时分班改制为分校[6]:45、97、206。1957年8月1日,好修国民学校永乐分校独立为永乐国民学校[6]:29、34、45、97、207。1962年9月1日,埔盐国民学校成立成功分校、南港分校[6]:47、138、261、286。1963年6月,配合彰化县政府公布“一乡镇一初中”计划,成立溪湖初级中学埔盐分部[6]:25、67。1964年8月8日,溪湖初级中学埔盐分部独立为埔盐初级中学[6]:62。1965年8月1日,成立新水国民学校天盛分班[6]:48、236。1968年,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乃将初级中学、国民学校改制为国民中学、国民小学[6]:25、63、72、97、138、173。1970年8月1日,埔盐国民小学成功分校独立为大园国民小学[6]:47、138、286。1970年8月1日,新水国民小学天盛分班改制为分校。1974年8月1日,新水国民学校天盛分校改独立为天盛国民小学[6]:48、236。1975年8月1日,埔盐国民小学南港分校独立为南港国民小学[6]:49、138、141、261

目前埔盐乡拥有国民中学1所,为彰化县立埔盐国民中学1校[6]:24、61-90。其他公立教育机构计有彰化县埔盐乡好修国民小学彰化县埔盐乡埔盐国民小学彰化县埔盐乡新水国民小学彰化县埔盐乡永乐国民小学彰化县埔盐乡天盛国民小学彰化县埔盐乡南港国民小学彰化县埔盐乡大园国民小学等7所国民小学[6]:24、91-308

Remove ads

交通

公路

  • 中华民国国道国道一号(中山高速公路)
  • 省道台76线(东西向快速公路 汉宝-草屯)
  • 省道台19线彰化市-秀水乡-福兴乡-埔盐乡(廍子村-埔盐村-埔南村-昆仑村)-溪湖镇-埤头乡-···-台南市永康区
  • 县道县道144号福兴乡-埔盐乡(永平村-新兴村-大有村-好修村-瓦磘村-廍子村-角树村-出水村-南港村-打廉村)-埔心乡-员林市
  • 县道县道146号鹿港镇-福兴乡-埔盐乡(永平村-新兴村-大有村-好修村-[埔南村,南新村,※两村交界]-角树村)-溪湖镇-大村乡;此路线在106年11月2日之埔盐乡路段为县道县道135号
  • 彰36线福兴乡-埔盐乡(永乐村-西湖村-好修村-瓦磘村-廍子村-出水村)
  • 彰36-1线埔盐乡(永平村-西湖村)
  • 彰37线福兴乡-埔盐乡(永平村-永乐村-新水村-南新村)-溪湖镇
  • 彰38线埔盐乡(天盛村-太平村-新水村-三省村-南新村)
  • 彰38-1线埔盐乡三省村
  • 彰39线埔盐乡(大有村-西湖村-新水村-三省村-[三省村,太平村,※两村交界])
  • 彰40线埔盐乡三省村
  • 彰41线埔盐乡(好修村-南新村)-溪湖镇
  • 彰44线埔盐乡(好修村-埔盐村-出水村-南港村)-秀水乡-大村乡
  • 彰44-1线埔盐乡(角树村-昆仑村)
  • 彰46线埔盐乡(埔南村-南港村)
  • 彰47线埔盐乡(南港村-打帘村)-溪湖镇-永靖乡
  • 彰48线埔盐乡(昆仑村-丰泽村-打帘村)-溪湖镇
  • 彰49线埔盐乡(昆仑村-丰泽村-南港村-打帘村-丰泽村-昆仑村)-溪湖镇
  • 彰52线埔盐乡(南港村-打帘村)-溪湖镇-永靖乡-埔心乡
  • 彰193线埔盐乡(永平村-永乐村-石埤村-天盛村-[永平村,三省村,※两村交界]-永平村-[永平村,三省村,※两村交界])-[埔盐乡永平村,溪湖镇河东里,※乡镇交界]-溪湖镇;此路线在106年11月2日之前为县道县道135甲号

地方小吃

  • 糯米文化风味坊
  • 新味珍牛舌饼
  • 苏家手工面线
  • 好修饭馆
  • 新水传统煎饼
  • 石埤手工米苔目
  • 阿娇快炒
  • 新德素食
  • 禾泰面店
  • 夜店烧烤
  • 二哥便当店
  • 大学快餐
  • 津口味自助餐
  • 富贵包子店
  • 饺子大王
  • 成茗在望 职人漩茶专卖店【一蛋成茗&乐可塔】

埔盐乡青春活力自行车道

更多信息 里程数, 顺位 ...

支线:埔盐乡青春活力自行车道,路线长度约850米[8],从主线的5.56公里附近分出支线;终点站:埔盐乡瓦磘村瓦磘公园休憩站

Remove ads

景点及文化资产

景点

  • 石埤环保景观公园休憩站
  • 昆仑儿童公园
  • 天盛蕃薯圆环
  • 糯米坊

文化资产

  • 浸水庄四圣宫
  • 打廉庄大安宫
  • 南势埔古碑
  • 角树脚干圣宫
  • 碧云寺
  • 中华寺
  • 闾山道院(天诀宫)
  • 大有村陈家古厝
  • 同安寮十二庄请妈祖绕境
  • 瓦磘崇灵祠
  • 廍子村百年古井
  • 蕃薯庄天龙宫
  • 石碑朝安宫
  • 石碑慈玄宫
  • 太平村五显宫
  • 永乐庆安宫
  • 永平番同埔奉安宫
  • 新兴仁兴宫(开台马府大使公庙)
  • 埔盐顺泽宫 (冠军帽全台爆红的知名宫庙)

公共图书馆

  • 埔盐乡立图书馆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