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

香港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
Remove ads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英语:The ELCHK Yuen Long Lutheran Secondary School,简称YLLSS)是一所位于香港新界天水围津贴男女英文中学,于1959年创立,1993年从元朗安信街校舍迁至天耀邨现址及改为全日制。

事实速览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 The ELCHK Yuen Long Lutheran Secondary School, 地址 ...
Thumb
校舍北面
Remove ads

历史

此校于1959年创立,初期为油麻地信义中学的分校,首八年均借用同系信义小学校舍上课,其后于1965年起筹建位于安信街的校舍,并于1967年启用。

因第二代校舍仍不敷应用,只能维持半日制上课,此校获批天耀邨的新建校舍,并于1993年4月起迁入[2]

于1998-2010年间,受制于“母语教学”政策,此校因未达标而一度只能以中文授课[3]。直至2010年语言微调政策生效后,此校才得以恢复英文授课[4]

学校行政

实该校行校本管理,由家长、校友、教会及业外人士组成法团校董会。2004年6月获教统局(今教育局)颁发“元朗区最高教学效能学校”奖,2008年特区政府肯定该校发展,时任特首曾荫权特意到校进行探访;该校继2008年获国际启发潜能教育联盟颁发“Inviting School Award”大奖后,于2010、2011、2013、2015及2017获颁“Paula Helen Stanley Fidelity Award”。

历任校监
  • 袁哲思 牧师[5]
  • 何其远 先生[6]
  • 马宁熙 先生MBEJP[7](?年-1995年)
  • 林德晧 先生(1995年-?)[8]
  • 曹瑞云 女士[9]
  • 戴浩辉 博士[10]
  • 林一君 牧师
历任校长
  • 马宁熙 先生MBEJP(1959年-1998年)[7](1978-79年间曾兼任油麻地信义中学校长)
      • 袁哲思 牧师(1961年,署任校长)[5]
  • 黄咏絮 女士(1998年-2005年)
  • 陈苑湫 女士(2005年-2014年)
  • 尹浩然 先生(2014年-今)
Remove ads

班级编制

元朗信义中学于2019-20学年一共设有30班,每级设5班,分别为A、B、C、D、E班。中一级暂不设“精英班”,英文有分六班,中二级及中三级则设“精英班”,每班大约30至40人。

教师资历

教师已接受教育专业训练,在中、英、数三个核心科目有60.6%的科任教师已接受专科训练。在2007至2008年,100%英文科老师达英语语文能力要求及100%普通话老师达普通话语文能力要求。校内教师持有学士或以上学历达93%,有33%的教师持有硕士或以上学历,其中一位教师持有博士学历。76.4%教师具有超过十年教学经验。学校经常聘请及更换合约老师。现有3位外籍英语教师。

校舍

校舍分旧翼和新翼两个部分:旧翼于1993年迁入时落成(亦是香港最后一座全连环型校舍,较首批灵活式校舍迟3年落成),新翼则于2005年9月启用。旧翼有26个课室;新翼有6个课室,另有其他用途的课室,合共约有40个教室,并设有礼堂、小礼堂、演讲厅(于2013年启用)、图书馆、4个实验室、2个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地理科学室及家政室等其他学科专用教室。此外,校舍范围已设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舞蹈室及健身室等体育设施。学校礼堂位于邻近的天水围官立中学礼堂之上,入口在4楼。

课外活动

该校积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主办多元化的全球教室活动,以不同主题推动跨学科学习。过去曾带领学生前往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大阪九州)、新加坡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洲新西兰韩国、等地进行考察及交流,目的是带领他们走出课室,培育他们的世界观。直至今日,该校已与16所海外学校缔结学校关系,当中不少更设“两地互访制度”。此外,该校以全人教育的理念教导学生,在灵、德、智、体、群、美各范畴孜孜不伴栽培信义人,让学生从中能体验基督的爱,推动优良校风。该校亦着重宣扬关爱讯息,2005年获“有心学校:最高服务时数学校”奖、2007年获“卓越关爱校园”大奖。

社制

设有四个社别,四社名称是各取“信义中学”一字而成。即为:

  • 信社──颜色为黄色;英文名为Faith House,指“信念”。[11]
  • 义社──颜色为蓝色;原英文名为Right House,后改为Righteousness House,指“公义”。[11]
  • 中社──颜色为绿色;原英文名为Middle House,后改为Loyalty House ,指“忠诚”。[11]
  • 学社──颜色为橙色;原英文名为School House,后改为Diligence House ,指“勤学”。[11]

学会

共有14个学术学会,14个兴趣学会(包括兴趣小组),8组艺术组(戏剧组,创意艺术组等),6个服务队伍(公益少年团,社会服务团等),以及3个制服团体红十字军女童军基督少年军)。[12]

著名/杰出校友

事件

校内发现子弹

1984年3月24日,此校一名女生在操场上发现两枚手枪子弹,校方接报后随即报警。及后,警员捡走子弹作进一步化验[13]

香港逃犯条例争议期间禁止学生穿黑衣

2019年9月,正值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校方以广播通知学生,指该月20日的“便服日”期间,学生不可以穿着全黑套装回校,原因是“不要把政治带入校园”、“尊重包容”等等,如果学生违规,会通知家长接走。有同学指学校从来没有不许穿黑衣裤的规例,认为是次改动并未有征询学生意见,便下这道禁令,做法苛刻;亦有学生觉得校方于宣布的语气或内容上,均予学生施压之感。当日记者访问学生期间,有老师及校内牧师在校门守候,并以保护学生为理由,召集屋邨保安驱赶传媒[14][15]

歌唱比赛文字狱事件

2021年7月,两位中五同学在校内歌唱比赛,以乐队Dear Jane的歌曲《银河修理员》报名。该校赛规列明参赛歌词不得涉爱情、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负面生命价值及政治议题。[16]校方事前审核歌词,指称填词人黄伟文填写的歌词有“乱世”与“对抗”等字眼,疑含有政治意思,只准同学唱改词版的《疫情加油》。然而两位同学晋身决赛之后,仍然唱出黄伟文填写的原版歌词,其中一人于演出后高呼“香港人加油”。校方指责他们“演唱未经审批的歌词”而褫夺他们资格,并且记他们大过(以该校标准计,即9个缺点),禁止他们未来以该校学生身份参加任何校外比赛或活动,还逼使其中一人辞任其原来的学会主席职位,影响他们报考大学所需的课外活动履历(OLE),又称他们“骑劫歌唱比赛”,并重申“歌唱比赛不是宣泄个人情绪的地方”。副校长谭建勋回复指,校方就上述事件不作任何回应[17]

当时正值乐队Dear Jane以延续圣马力诺之心精神名义,于2021年7月举办IG学校投票活动,选出最多赞好的学校申请作现场表演。事件发生前最多赞好的学校为高雷中学。事件被揭发后,不少网民及其他媒体发出网络号召力,赞好信义中学,务求Dear Jane申请在该校表演,在短短3小时内成功收集约20万赞好,超越当时排行榜第一位的高雷中学。

事后《银河修理员》在中国QQ音乐于7月7日晚上约11时半被下架,导致事件在大陆社交媒体“微博”引起讨论。有人认为歌曲下架与元朗信义中学事件有关;另一方面有网民不同意两名中五同学行为,但对歌曲被下架感委屈。

参考

外部链接

另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