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斜纹夜盗蛾
夜蛾科夜盜蛾属的一种昆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斜纹夜盗蛾(学名:Spodoptera litura)是鳞翅目夜蛾科夜盗蛾属的一种蛾,俗称黑肚虫、土虫或行军虫,分布于亚洲与大洋洲,于1775年由丹麦昆虫学家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发表描述。本种一年可繁衍8至11个世代,初孵化的幼虫为灰绿色,具群集性,三龄以后幼虫渐转为黑色。幼虫昼伏夜出,杂食性,可危害多种作物如叶菜类、茼蒿、落花生、田菁、毛豆、红豆、青葱、玉米、花卉、瓜果类及印度枣、木瓜等果树等多种作物,幼虫食量极大,会大量啃食植株心梢及叶片,严重时常导致全园废耕[1]。
斜纹夜盗蛾成虫体长约2公分,外观呈黑褐色,翅中央有一条宽长灰白斜带为其辨识特征,有趋光性,雌虫交尾后飞至植株叶背产下数十至数百粒卵,堆集成卵块,其上附有雌虫的鳞毛[2]。
本种常与同属的棉花夜蛾(S. littoralis)混淆,两种蛾幼虫与成虫的外型几乎相同,一般常以生殖器的形态差异鉴别两物种[3]。
Remove ads
图集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