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仓妈祖文化园区
媽祖神像設於澎湖縣大倉島的園區建案,2011年由時任澎湖縣長王乾發提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仓妈祖文化园区,2011年由台湾澎湖县长王干发提出,计划于澎湖列岛之一的大仓屿(白沙乡)设立“妈祖文化园区”,由于该计划耗资新台币5.5亿元,澎湖县议会虽通过其预算案,仍兴起不少反对声浪[1][2];继任澎湖县长陈光复于2015年3月宣布停建。[3]2018年12月上任的澎湖县长赖峰伟又将此案重启讨论[4],2019年11月11日宣布续建[5],2020年6月20日,县政府决议将此案移往马公市重光里开发,另起“重光妈祖文化园区”,大仓妈祖文化园区走入历史。[6]

计划缘起

2011年由中国国民党籍的澎湖县长王干发提出在素有“内海之珠”美誉的大仓屿设立“妈祖文化园区”。[2]该计划包括设置一妈祖神像,神像高度48米、基座18米,总高度66米,堪称世界最高的妈祖神像,足以环视澎湖内海[1];并另外规划“渔村聚落生活圈”、“农业生活体验区”、“沙滩踏浪区”、“堤岸赏海区”及“国际渡假村住宿区”等六大区块的发展蓝图,以期带动地方观光、增进居民就业机会,隆景可期。[2]
王干发时期
计划案中妈祖园文化区基础工程2亿5000万元及妈祖神像主体3亿元,总预算金额高达新台币5.5亿元,若包括其他港口疏濬等基础工程,花费更逾新台币10亿[7],此案对于已背债18亿、且每年岁入约仅2亿元的澎湖县政府不啻于沉重的负担,引发地方争议。[2]
澎湖海洋公民基金会便严正反对大仓妈祖开发案,担心此案高达5.5亿的兴建经费将会排挤教育、医疗、交通、社福等预算编列,并债留子孙。[1]
根据统计,至少有5个里的排水道未经任何污水处理便排入澎湖内湾,因内湾海域呈现三面封闭,且地势低洼,并无海流通行,极容易淤积污染源。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研究员的谢恒毅表示,2002年内湾海域的珊瑚礁覆盖率尚超过80%,2011年时仅剩10%,原有至少三科十属,共41种的原生珊瑚,现今仅剩一种,大半的珊瑚礁都被半米高的淤泥覆盖,海底能见度已低于30公分。时至2013年,澎湖县政府仍未对海上平台、夜钓小管、餐饮、旅馆等业者废水排放的状况进行把关,导致内湾犹如“冲不掉的马桶水”,走向生态死亡。然而,在污染问题未获解决的情况下,县政府仍决议在澎湖内海的推行5.5亿的大仓妈祖开发案。[8]
县议员陈海山对“大仓妈祖文化园区”一案并无预设立场,仅表示县府“未来如果可以劝募到三、四亿元,就不会有人反对。”[9]2011年12月,第17届澎湖县议会在一片质疑声浪中通过设置此园区的预算案。[2]
2012年11月,澎湖县政府未依县议会附带条件,募款金额金未到位便先行发包招标;议长刘陈昭玲当庭抗议,认为县府此举等同陷议会立足不义,主张删除工程续编的预算,其他议员们反应,倘若开发案若无法继续执行,县府将支付高达新台币一亿的违约金。[1]
陈光复时期
2014年12月,民进党籍陈光复当选第17届澎湖县长。2015年3月,陈光复顾及大仓妈祖文化园区工程需6.7亿元自筹款,中央仅补助5,000万元,且计划执行以来,募款金额仅有600万元,与原先募款目标“2.5亿”落差过大,又因大仓妈祖文化园区全区开发面积超过18公顷,动工需经过环评,强制执行此案会使县政府财务恶化[7],正式宣布不续建。[10]
停建之议传出,县议会副议长陈双全、县议员陈海山陆续语出不满[11][12][13];白沙乡长庄美李、县议员魏长源更召开记者会,陆续表达抗议的立场[14]。
计划废止后,陈光复提出“大仓法国村”的构想,提议对1885年清法战争澎湖之役中,病逝于澎湖的法国将军孤拔(法语:Amédée Courbet)建立纪念馆,以期望吸引欧美观光客。[15]此议一出,遭县府多名一级主管反对,讥斥陈光复“不拜本地的神,却拜外国的鬼”,时任副县长郑长芳、县议员宋国进与陈双全等人皆一致质疑澎湖县政府为侵略者建立纪念馆的正当性。[16][7]
2018年10月,中国国民党籍议员陈双全重提“大仓妈祖”旧案,此案停建迄今,县政府不仅需支付厂商高达2亿9,900万的违约金,大仓岛工程停摆,现场钢筋裸露、形同废墟,再度抨击陈光复停建的决议。[7]
赖峰伟时期
2018年11月澎湖县长选举结果出炉,陈光复寻求连任失利,由中国国民党籍赖峰伟当选第18届县长,选举期间,当选人赖峰伟获前任县长王干发大力辅选。[17][18]同年12月,赖峰伟上任便宣布重启“大仓妈祖文化园区”建案的议题。[19][20]
2019年3月8日,大仓社区发展协会自办公听会,澎湖县政府秘书陈泰铭、白沙乡长宋万富、海洋公民基金会及其他与会村民约七十人。赞成方以此案有效促进大仓繁荣,亦可提升当地居民就业机会。反对者则批评,县政府经费应先做航道疏濬、候船室整治等基本工程之用,花钱盖神像无异于本末倒置的盲目建设。然则不论正反两方,双方皆主张县政府应当设法恢复大仓岛“后山”景观为首要之务。[21]
2019年4月16日,大仓村村长陈文章举办临时村民大会,现场与会人员有白沙乡长宋万富、乡民代表副主席许龙聪、县议员魏长源、县政府参议张武福,以及海洋公民基金会代表人员两名。在两名邻长附署下,大仓村举办临时村民大会,讨论由村长陈文章针对“大仓妈祖文化园区”续建与否的提案,提案内容为:
“ | 为配合澎湖县政府开发“大仓妈祖观光文化园区”,期以带动澎湖内海观光之隆景,居民土地被征收、拆除纳骨墙,被迫迁移祖坟,但县政府借故于兴建半途中停止,放任建物盐蚀风化、建材弃置荒锈,大仓岛原本美丽自然地理景观,却是换来终年尘土漫扬,环境如废墟般地满目疮痍,今又有重建此案之讯息,为避免重蹈覆辙,居民强烈要求县政府需协调并承诺村民的请求始得重建此案。 | ” |
白沙乡大仓村设籍居民约三百人,实住居民约莫六十多人,村民大会出席者约五十左右。针对陈文章关于大仓妈祖园区“有条件复工”的提案,村民大会现场采举手表决,反对续建者25人、支持者仅有13人,陈文章的提案遂以否决作收。[22]
预定安奉于大仓屿上的妈祖铜像打造好之后,便长期放置彰化县大村乡的仓库[23],原本台中市政府欲收购该神像安置于大安妈祖文化园区,最后仍不了了之[24]。澎湖县议员李添进曾提出县府正视妈祖铜制金身、外观氧化程度严重的状况;又提出与其澎湖县政府每月需缴付新台币20万的租金予业者,不如延请回澎湖,也同时由于大仓岛仍面临港口疏濬、需要庞大财务才能解决,建请县府考虑移置西屿乡外垵村[25],其他尚有安放湖西乡龙门村里正角、马公市金龙头炮台、风柜里蛇头山等处的声浪。[26]
2019年11月11日,澎湖县长赖峰伟暨澎湖县政府团队几经评估,认为妈祖文化乃珍贵世界文明遗产,决议原地续建“大仓妈祖文化园区”。此外,为回应环保团体的顾虑,县府从最初设定每日3,000人为登岛上限的游客数量,降至每日以1,000人为上限,就没有另辟新港、挖掘航道的必要,以期将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又由于大仓岛基座已经打造完毕、县府用地早已取得,大仓岛整体评估上仍是“最低成本”、“最大效益”的神像安放地点。[27][28]
对于县府决议,反对人士指出,早于3月份已在大仓村办过“大仓妈祖文化园区”续建与否的公听会,4月份大仓屿的村民大会也明确反对此案,此刻宣布复工乃是罔顾地方民意,毫不可取。[5][22]
2019年11月14日,适逢澎湖县议会第19届第2次定期会开议,县长赖峰伟在施政报告中将以活化内海观光为目标,担保任内一定将“大仓妈祖文化园区”兴建完成。[29]
澎湖县议员陈慧玲表示严正反对,质询过程中直言她个人并不反对妈祖神像迎回澎湖,但赖峰伟身为县长,不应以私人脸书上进行的征询、将960个按赞数做为施政的民意依据,县府颁订的游客每日1000人为上限的评估标准也不知从何而来,尤其更不该在对内海生态冲击、尚无任何实际评估的情形下,便贸然宣布续建,此举无异于不负责任、自行其是的作为。另一名县议员许育恺则建议,既然打造好的妈祖铜像已经开光点眼,不妨以“掷筊”的方式来请示妈祖,由妈祖自行决定安奉的地点。[30][31]
澎湖县议长刘陈昭玲在会议中表示,希望赖峰伟能够回应现场多名议员的质疑,毕竟此案动用新台币2亿5000万至3亿元的经费,建请县府召开专案会议,择期向议会逐一说明五个神像安置地点的评估报告,不然议会无法同意拨用如此庞大金额;刘陈昭玲亦建议县府可考量诉诸民意,“大仓妈祖文化园区”续建与否一案交付公投或办理网络投票,以表达县政府能够广纳民意的立场。[30]
澎湖县政府回应议会要求,针对“白沙乡大仓屿”、“湖西乡里正角”、“西屿乡外垵村”、马公市的“风柜蛇头山”和“金龟头炮台”五个择址地点做评估报告。[26]赖峰伟认为“西屿乡外垵村”、“风柜蛇头山”和“金龟头炮台”该处紧邻历史古迹,有文资保护的疑虑;而“湖西乡里正角”则土地权属复杂,且面对台湾海峡,视野不佳,联外道路狭小,无法发挥观光效益;评估结果仍是以“白沙乡大仓屿”最为合适[32],于是县长赖峰伟呼吁:“澎湖没有本钱分裂,没有余裕虚秏。现在是凝聚共识、团结一心,为澎湖找出路的时刻,让流离在外的妈祖铜像回家吧!”[33]
县议员李添进批评这份评估报告,他代表西屿乡提议的兴建地点明明是“西台古堡”旁的空地,但评估报告却净写“东台古堡”,两者差之千里,县府团队不仅搞不清楚状况,根本是“先射箭再画靶”,早已预设立场。[33]
海洋公民基金会的胡昭安表示妈祖拍板决议在大仓屿续建才是造成澎湖人分裂的元凶,若赖峰伟一意孤行,他不排除结合民间力量、发起公投连署,倾全力反对此案。[34][32]
2019年12月份,澎湖县第19届议会召开民国109年(2020年)年度的澎湖县政府预算审查,其中便包括前身为“大仓妈祖观光园区工程”的“澎湖妈祖观光园区工程”垫付案,请款金额为新台币2.5亿元。[35]
2019年12月26日,审议期间,澎湖县议会议长刘陈昭玲表示,她有意愿续建妈祖文化园区,只是希望重新评估兴建地址,并且以议会的立场,本来便有与正反方民众沟通的责任,她多次建议此案等县府举办“民调”之后再行审议,不解赖峰伟为何多番否决。此外,相对于多数议员多持不赞同垫付案通过的态度,陈海山议员则提出只要决议上附加上“县府须先取得大仓居民的多数同意续建后,始得动支预算”的条款,不妨让预算案先行通过。[36]
面对妈祖园区在大仓岛的原地续建,民间不断涌起铺天的质疑声浪,赖峰伟对此表示,他个人信奉“只要对的,就去做”的原则,重申自己“不能因为有大仓居民反对,就不去做”的立场,议会固然有监督权和建议权,采纳与否则遵照他身为县长的个人意志,希望议长能够厘清“县府”和“议会”之间的权责划分。[36][37]
当日会议流程流出,时任政治大学副教授郑同僚(澎湖人)投书报纸批评,赖峰伟团队关于重启大仓妈祖的提案,请求垫付金额高达新台币2亿5千万元,但提案说明居然“不足一页”便送至县议会审议,直言县府团队态度是何等“荒谬又傲慢”,可想而知。[38]
2019年12月27日,澎湖当地媒体刊登县长赖峰伟对于议长刘陈昭玲诸多批评的文章,令澎湖县议会深感愤慨。由于民国109年(2020年)年度总预算案,县府所提出的226个案子议会方面仅稍减2案,其余分文不删,足见澎湖县全体议员并非不支持赖峰伟县府团队,却仍要遭致县长如此闲话,导致府会失和,于是当日临时会20个提案全数“保留”,包括“澎湖妈祖观光园区工程”2.5亿元的垫付案也因此搁置。[35][39][40][41]
2020年元月,澎湖海洋公民基金会向澎湖县政府民政处提请公投,公投题目订为“您是否同意在大仓岛续建妈祖文化园区?”的“公投连署书”,计723份缴交予民政处。根据“公投法”法规,第18届县长选举人数为8万6603人,提案者得以千分之五,收集433份即可完成“第一阶段”连署。澎湖县民政处在2020年1月21日收件后,3月14日予以退件,退件理由乃连署书“未提供主文、理由书、连署书影本及未依规定装订”等等,并要求3月18日前改正补交。海洋公民基金会批评民政处不仅办事效率低落,甚至有刻意拖延的嫌疑。[42]

2020年3月份,据传澎湖县政府系因政府经费的考量,有属意以民调取代公投决定大仓妈祖是否续建的风声[43]。另外一方面,海洋公民基金会则顾虑不论是台湾或澎湖,近期受COVID-19疫情影响[44],暂时采取观望态度,希望待疫情趋缓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动作。[45][46]
2020年4月17日,澎湖县工务处发布“妈祖雕像(佛首)组立统包工程”的公开招标公告。[47]海洋公民基金会质疑澎湖县政府此举犹如“暗渡陈仓”,趁疫情紧绷之际发布招标公告,对此强烈不满。[48][49]
2020年4月22日澎湖县县长赖峰伟因应中华民国海军敦睦舰队染疫事件,在个人脸书与县政府网站颁布“即日起至5月13日全民外出戴口罩,未戴口罩开罚3000元”的强制命令,并亲自率领警察在马公市街头巡逻[50],同时呼吁民众避免近期前往高雄或台南。[51]“澎湖青年阵线召集人”冼义哲提出质疑,直指赖峰伟心态无异于“建妈祖神像来防疫”,大有借疫情发挥转移“大仓妈祖案”之疑义。[52]
2020年4月21日与22日,澎湖县政府秘书陈其育(台北办公室主任[53][54])出面回应海洋公民基金会的质疑,表示此工程案与神像设置地点无关,仅针对“神像组装重立”的工程发包,先前在2019年度澎湖县政府的预算案送件,有获得澎湖县议会的审议通过,经费可由澎湖县议会背书;针对神像设置的地点,陈其育表示将来会采取“电话随机抽样全民调”的方式来决定,至于海洋公民基金会所提出的“大仓妈祖公投案”,澎湖县政府完全遵照法规程序秉公办理,并无刻意刁难之说。[48][49]
2020年6月8日起至12日止,赖峰伟及县政府团队为弭平反对声浪,请政风处委托全国公信力和台湾趋势研究公司两间民调公司进行电话民调,题目是“是否赞成在大仓岛续建澎湖妈祖观光文化园区”,以随机抽取的方式、两间公司各自完成1068人民调(共计2136份),若赞成多于反对便在大仓岛续建、若反对大于赞成,则在澎湖本岛的“马公重光开发区”起建。[55]因该民调案却未将“不续建”纳入选项,等同无视海洋公民基金会在一月间函送县政府723份“不续建”的连署书,备受批评以及争议。[56]
重光妈祖
2020年6月20日,澎湖县政府公布民调结果,全国公信力民调公司在1068份电访显示“赞成31.8%、不赞成47.4%”,台湾趋势研究公司的1068份电访显示“赞成23.3%、不赞成51.6%”,原大仓妈祖续建案被否决;县政府先前拒绝公民团体将“不续建”纳入选项,嗣后又将“不赞成”大仓妈祖文化园区,解释为“赞成”改在马公重光开发区兴建妈祖园区,因而引发居民质疑。“大仓妈祖文化园区”自此走入历史,该开发案改称“澎湖妈祖观光文化园区”或“重光妈祖文化园区”。[56][57][6]
澎湖县议员陈慧玲对此结果表示,民调题目未将“不兴建”列入选项,无法真实反应澎湖民众的态度,感到十分遗憾,但县政府若执意执行自筹经费达新台币2.5亿元的“重光妈祖开发案”,在县内经费光应付社会福利、固有建设皆已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只能建请澎湖县政府努力向中央争取全额补助款。[57]
2020年9月5日,重光里民因澎湖县政府未事前告知重光里将成为“妈祖文化园区”备案而召开座谈会,里民们纷纷表态反对,认为无完整规划蓝图,又未举办重光说明会,更担忧垃圾及污水,影响西卫及重光潮间带生态等,更有年轻世代主张2.5亿元经费移往医疗、老人福利,不要债留子孙。现场里民痛批县府独裁,并决议1.县府应举行全县民调,将是否支持兴建列入选项 2.必须在重光举行说明会。[58]
不过,新决议的“马公重光开发区”先前出租予远东航空的关系企业桦福开发公司[59],与澎湖县政府的合约问题尚在法院仲裁阶段,县府能否如期收回、并发包妈祖园区工程皆是未定之数。除了重光土地问题,在妈祖文化园区已确定从大仓岛撤案,澎湖县政府尚需对于大仓岛的土地破坏恢复工程、大仓民众优先补偿等方案,皆需一并纳入后续的施政考量。[6]
其他影响
参见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