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主教吉林教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主教吉林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Chilinensis)是天主教在中国东北吉林省中部设立的一个教区,属于满洲教省。[1][2]
概况
1946年4月11日,圣座在中国设立圣统制,吉林宗座代牧区升格为吉林教区,属于满洲教省。
1950年,吉林教区信徒人数为35,000人、27个堂区、33位司铎和223位修女。教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四道街106号的圣德肋撒主教座堂,[3]而吉林市的吉林耶稣圣心堂是旧主教座堂。现时,教区处于教座出缺状态。
历史
1898年5月10日,圣座把辽东满洲宗座代牧区一分为二,成立南满宗座代牧区和北满宗座代牧区。北满宗座代牧区由巴黎外方传教会负责管理,教座设在吉林,管辖吉林省及黑龙江省南部,蓝禄叶主教出任首任宗座代牧。1900年在庚子之乱期间,吉林耶稣圣心主教座堂被义和团烧毁。蓝主教被迫逃往哈尔滨,再经俄罗斯帝国海参崴到达日本长崎。八国联军之役后,他经上海返回吉林,重建传教区。1903年,主礼祝福重建后的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且晋铎首位中国本土神父。其后,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修女在宗座代牧区内协助从事医院工作。他们先后在哈尔滨开诐医院及学校。[4]1910年,宗座代牧区有25名外籍传教士及8名中国于本地司铎、信徒19,350人、21座教堂和66座小教堂、74所男校和49所女校、9所孤儿院及135位本地修女。[5]
1920年,圣座将合江省依兰道及吉林省东部的延吉、牡丹江一带地区从北满宗座代牧区划出,转归属日治朝鲜元山宗座代牧区管辖,及后分别成为延吉宗座监牧区和佳木斯自治传教区。1921年,宗座代牧区有约22,000名信徒、17位外籍传教士及16位中国于本地司铎、12位修生、9位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修女及115位修女。1924年12月3日,北满宗座代牧区以教座所在地方更名为吉林宗座代牧区。1928年7月9日,圣座从吉林宗座代牧区和热河宗座代牧区划出黑龙江省西南部的齐齐哈尔等地,设立齐齐哈尔自治传教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占领长春。1932年3月,溥仪在日本关东军辅助下建立满洲国,且定都及把长春改名为新京,但仍准许外籍神父继续在当地传教及服务。满洲国成立后多国拒绝承认,而圣座也同样拒绝与满洲国建立外交关系。但是,由于满洲国威胁要将天主教学校国有化,并禁止国内的十个传教区及神父与中国传教区联系。圣座传信部便委派时任吉林宗座代牧高德惠主教为天主教满洲传教团与圣座驻满洲政府临时代表,以东北诸教区长名义维持与普世教会的联系。[6][7]
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宣布投降,溥仪宣读退位及满洲国灭亡,中华民国从苏联红军接收长春。1946年4月11日,圣座将吉林宗座代牧区升格为吉林教区,属于满洲教省,高德惠主教继续出任教区正权主教。1948年10月19日长春围困战后,长春被东北人民解放军占领。中共建政前,该教区有大小圣堂109间,当时信徒人数约为35,000人,教区管辖面积为163,000平方公里。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地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开始针对天主教进行宗教迫害及打压,教会已经无法正常功能。1951年,高德惠主教及其他外籍传教士先后被捕,并被中国政府驱逐出境,而需要由中国本地神父继续管理教区内的教务。
1959年,由中国政府控制的组织中国天主教友爱国会未经圣座准许,擅自将吉林省内的延吉教区、四平街教区及林东宗座监牧区的西部管辖区并入吉林教区。同5月31日,爱国会自选自圣王维民为吉林教区主教。
1966年至197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宗座监牧区的所有宗教活动停止。1980年代初,教区逐步恢复宗教活动。当时有13位司铎和约10,000位信徒,由司铎巡迥不同堂区进行牧民工作。其后,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先后自选自圣刘殿墀、李雪松及张翰民为吉林教区主教。1994年非法主教李雪松去世后,教区长严太俊神父将教座从吉林市迁至省会长春的圣德肋撒堂成为主教座堂。2002年8月22日,吉林教区所属的3位修女发永愿。[8]2008年,张翰民获时任教宗本笃十六世宽恕及认可为吉林教区正权主教。2009年,吉林教区有60位神父,约70,000位信徒。
2022年吉林省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德公益善从全国各地捐献转交吉林教区为社区紧急采购防疫物资,再缍由吉林神哲学院分发到堂区,转赠社区以协助当地抗疫。[9]
Remove ads
教堂及朝圣地

吉林耶稣圣心堂是吉林教区的旧主教座堂,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松江中路3号。教堂建于1926年,由法国的天主教徒募集捐款兴建的哥特式建筑主教座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1980年代修复及重新举行宗教活动。1994年,吉林教区教区长严太俊神父将教座迁至吉林省省会长春的圣德肋撒堂成为主教座堂。[10]
- 吉林路德圣母山
吉林露德圣母山位于松花江畔华山路206号,是东北地区的圣母朝圣地,又名吉林路德圣母堂。于1920年,由巴黎外方传教会会士古若瑟神父买下48,000余平方米山地兴建。露德圣母山由圣母岩洞和哥特式教堂组成。山坡下设有教会墓地和吉林教区神哲学院。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1980年代修复及重新举行宗教活动。
历任教长
- 高德惠主教, M.E.P.(1924年12月3日-1946年4月11日):法国籍,传信部任命为天主教满洲传教团与圣座驻满洲政府临时代表
- 助理宗座代牧惠化民主教, M.E.P.(1939年7月11日-1945年11月16日):法国籍,1945年当选成为巴黎外方传教会总会长。[13][14]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