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奥格斯堡信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奥格斯堡信条》,(英语:Augsburg Confession,德语:Augsburger Konfession,均来自其拉丁文名称:Confessio Augustana),是信义宗(路德教会)主要承认的信仰教条,和宗教改革重要的文件之一。 《奥斯堡信条》使用德文和拉丁文并列,由一些德国统治阶层和自由城市代表,于1530年6月25日在奥格斯堡举行的神圣罗马帝国国会会议中向皇帝提出。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12月8日) |

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要求在德国的选侯国亲王和自由城市领主解释他们的宗教信念,以试图恢复对神圣罗马帝国宗教和政治团结和支持,并对抗奥斯曼土耳其对维也纳的入侵。《奥斯堡信条》被收录于信义宗重要教典《协同书》的第四号文件。
背景

菲利浦·墨兰顿(1497-1560),马丁·路德和犹图斯·约拿士(Justus Jonas)在1529年的《施瓦本信条》中已经起草了对他们神学观点的陈述,于1530年1月21日,皇帝查理五世从博洛尼亚发出信件,邀请帝国各地的代表于4月8日在奥格斯堡帝国国会会面,以讨论和决定各种重要问题。 虽然邀请函是用非常和平的语言表达的,但一些新教徒却怀疑它的目的。 黑森的领主菲利普一世对参加国会会议犹豫不决,但是萨克森的选举人约翰于3月11日收到了令状后,3月14日便与马丁·路德,犹图斯·约拿士,约翰内斯·布根哈根和菲利普·莫兰顿在托尔高会面,他曾在那里的议会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面前介绍信义宗信仰的大纲。[1]
第一次官方出版(Editio princeps)由维滕贝格大学(信义宗惯用译名:威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亲密同事亦即朋友菲利浦·墨兰顿编辑。
内容
奥斯堡信条由墨兰顿拟稿,由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内,德国选侯国的七位王子和两位自由城市的代表签名后,成为特别重要的公开信仰宣言,提交到奥斯堡国会会议中,这28条宣言提出了信义宗相信和教导的正面(承认)和反面(反对)意见。此宣言包括21条正面信仰条文,描述了信义宗所持有基督教信仰的规范性原则;另加上7条反面(反对)条文,描述了信义宗对罗马教会中存在基督教信仰滥用的意见。
Remove ads
Remove ads
奥斯堡信条的影响

门德尔松的第五交响曲(实际上是他的第二交响乐作曲)是为庆祝奥斯堡信条300周年而成,因此获得了宗教改革交响曲的称号。然而,由于作曲家的犹太人起源、或交响乐本身之不适当,而未被采用于庆祝活动。 相反地,爱德华·格雷尔(Eduard Grell)为四男声量身打造了无伴奏合唱(a cappella)。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