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宜兰设治纪念馆
位於臺灣宜蘭縣宜蘭市南門里的和洋折衷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宜兰设治纪念馆,又称旧宜兰厅长官舍,位于台湾宜兰县宜兰市南门里,为和洋折衷建筑,自1906年到1997年作为宜兰首长的官邸,今列历史建筑展示宜兰统治历史。
庭院

从宜兰酒厂隔街相望,可见一栋围着外墙坐落在绿树环绕的白墙灰瓦和木结构建筑,在现代楼宇中特别引人注目[1]。斜错堆叠的矮墙是以蛋白、牡蛎壳粉、糯米粉浆等调和为粘著剂砌石而成[2][3][4]。因旧城南路有东西向长约70米的石头矮墙,该地区故又称“石头城”[5]。墙上数种不同的藓苔、地衣、到高等植物的马樱丹[2]。

据县府对省政府提出的资料,宜兰设治纪念馆整体面积为0.25公顷[6]。从入口处进来,有一棵盘根错节的樟树,其地面底下以强化透明玻璃覆盖以让游客观察树根[7]。庭园种植典型的热带、亚热带雨林植被形态来表现神秘、浪漫气氛,又以树下的白色大理碎石缓和植物造成的阴森感,及挺直的亚历山大椰子拉高视觉空间[2]。

宜兰厅的官署建筑群是于1904年起造,1906年完成[8]。其中的宜兰厅长官舍是首任宜兰厅长西乡菊次郎时,从东京请来木匠及庭园设计师规划的[3][9]。曾担任宜兰郡郡守的杨基铨,回忆入住时感觉此庭院相当大、且环境不错,常找郡役所部属来此聚会[10]。

沿着环园步道可见到日式庭园的特色的枯石流,以一致而且有方向性的岩片排列成水流状,蜿蜒流过竹林、拱桥,汇入墙边水池[2]。游锡堃居住时,在水池放养鲤鱼、鲫鱼、吴郭鱼等,并会穿短裤入池捕鱼[11]。

塔柏、偃柏、矮仙丹、七里香、金露花、日本女贞、鹅銮鼻蔓榕等均剪成日式庭园作法[2]。建物后院可透过过竹格窗,看到白沙造景[1]。这为典型的枯山水,为以白砂做沧海、石组为高山峻岭、区间散布代表岛屿的景石,并以绿草老树作山峦叠起,以小小天地展现四季变化[4]。宜兰县内新婚夫妻拍摄婚纱照的热门地点一便是此处庭园造景[12]。
Remove ads
建筑
宜兰设治纪念馆外观上有特有的雨淋板及日式屋瓦[3][4],与附近的宿舍屋顶都采用弧度较大的瓦片[13]。建物面积为243.65平方米[14],可分为3个建筑[13]。
左侧与主栋曾有圆拱形窗的旧痕,研判左侧为最早建造的砖木结构[13]。木构涂有抹防火的石灰,为江户时代风行的藏造[2]。该栋内以厚实稳重的砖墙构造搭配比例瘦长的窗户及室内天花板雕花,显现会客室的气势[3][4]。今作为简报室、控制室[2]。

中间主建物具有日本传统的土间,有大于玄关的单独入口,以方便工作[2]。外露的木料多使用桧木[13],其来源自当时太平山林场[3]。内藏梁柱则多为杉木,其榫接方式为传统日式建筑工法[13]。展区配置分为宜兰疆域变迁地图的“宜兰县的诞生”、介绍宜兰行政各任首长的“谁主浮沈”、历代不同土地管理方式的“皇天后土”、经济变化的“经世济民”[2]。陈列物还有仿照昭应宫的翟澣、杨廷理与陈烝这3位先贤的神像[15]。

后右栋与前栋间的地面有旧有水沟,因此研判后右栋为后来增建[13]。展区配置上作为原状保留区,同时在天花留有一隅可直窥屋顶内部架构[2][4]。
宜兰设治纪念馆虽战后时期作为县长官邸,但历任县长未必都住在该处,例如首届民选县长卢赞祥,便仍住在头城镇老家[16]。陈定南居住期间,此官邸已每逢下雨就漏水,但他不愿以公费来修膳只为自己住的地方[3]。至游锡堃当县长时,虽他认为此官邸过于阴湿老旧,但因在罗东镇的自宅离与县府有段距离,便还是入住[17]。游锡堃入住时,曾有人建议在庭院中挖新的水池以改变风水,但游锡堃未采纳[18]。地方曾传言陈定南、游锡堃任县长都曾生病住院,是与此官邸风水有关[16][17]。后来整修时,工程人员在前厅地板下发现一具已死亡数十年的狗尸,但该处地板并无对外出口而感到奇怪[13]。
Remove ads
整修
对于为何将宜兰厅长官舍作为纪念馆,据游锡堃对《联合报》采访说,本来县政府计划拆除改建,但他认为过去近百年间此屋见证了政治演变,无数重要决策在此形成,便以保护庭园内的十多棵老树、尤其是树径达二人合抱的樟树为由,顺道保存官舍[19]。1995年4月6日,游县长听取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发展基金会提出的古迹调查报告[20]。县府对宜兰市南门地区的“宜兰设治纪念林园整体规划设计”案,便计划整合此官邸、与一旁的旧农校校长宿舍及旧主秘公馆[9]。游锡堃为避免此官邸因年久失修损坏过于严重,也担忧其任期届满后计划生变,因此先指示县府民政局,以纪念馆保存名义在1995年下年度编列预算进行整修[21]。7月10日,游锡堃在扩大省政会报中,向省府建议将此官邸作为宜兰县设治文物纪念馆,以陈列与展示有关文物作为追念先贤对宜兰的贡献,更可作为宜兰文化观光据点之一[6]。

议会核准经费共新台币1400余万元,其中800余万元为整建费用,其余为文物收集与馆舍软件经费[22]。至于新的县长官邸,则是在2001年才编列预算作兴建[23]。1996年7月5日,汉光建筑师事务所对游锡堃报告指出,由于历来使用者对空间需求不同,官邸内部格局几经修改导致原墙面几乎均无保存,地板也重铺塑胶地板,屋柱也有数根被锯断或移位,且另钉天花板,屋顶也完全变更为台湾式屋瓦屋脊[18]。
在1997年时整修时,县长官邸内部毁损已十分严重,如竹编夹泥墙抽换率达百分之七十,结构体柱梁抽换率也有百分之三十[13]。包括瓦头、瓦脊及瓦当堪用品仅剩下约6000片,便用家畜疾病防治所的代替剩余[24]。庭园整修工程方面,拆除部分水泥围墙,以符合该建筑庭院最早的风格[25]。
开放
1997年12月13日,由游锡堃以县长身份主持启用仪式、前宜兰郡守杨基铨、即将就任的新科县长刘守成应邀致词[26]。1998年参观人数就有25257人次、团体参观有251团[27]。该年6月2日,日本商人三谷健之助发现内部叠席使用十叠、澡桶与厕所同在一室、枯山水位置,都不合日本传统,因此赴县史馆提出建言[28]。
1999年10月29日,县政府邀宜兰设治纪念馆等县内展览馆的管理者成立“宜兰县博物馆家族”,以将不同主题及地域关系展开串连成套装旅游[29]。年底统计,宜兰设治纪念馆参观在1999年已涨至39268人次、401团[27]。
随着参观游客日渐增加,县政为增加收入,于2000年12月5日提送“宜兰设治纪念馆管理维护自治条例”给县议会法规委员会审议[27]。30日,宜兰设治纪念馆从隶属宜兰县政府民政局,移拨文化局[9]。
2001年1月11日公告实施“宜兰设治纪念馆管理维护自治条例”后,同年4月1日开始收取环境清洁费[9]。5月9日,“宜兰县博物馆家族”在苏澳镇白米社区木屐村正式成立[30]。
2019年,西乡菊次郎逝世90周年,6月9日,西乡菊次郎曾孙女谏山尚子在此赠送曾祖父的挂钟作展示[31]。
Remove ads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