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富士山之恋

1953年於香港公演的粵劇劇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富士山之恋》(日语:富士山の恋[注 1],是一个1953年于香港公演的粤剧剧目,及1954年上映的同名衍生粤剧电影,由唐涤生编撰,任剑辉白雪仙等主演。

事实速览 富士山之恋富士山の恋, 基本资料 ...

故事大纲

赴日男子张秋舫(任剑辉饰)与日本少女淑子(白雪仙饰)相恋。但淑子父亲要求她下嫁恩人太郎[注 2]。秋舫无奈从日本回国,并遵从父命与表妹订婚。后秋舫再与表妹赴日本,秋舫重遇淑子,旧情复炽,太郎及秋舫表妹被他们的真情打动,甘愿退出,成全了他们一对有情人。[1]

原创性争议

有说剧本改编自1945年英国电影《残月离魂记》(Madonna of the Seven Moons英语Madonna of the Seven Moons[2][3]。据赖伯疆赖宇翔,此说本出于余慕云,但后来亦有学者比较两者,认为原创成分较高[4]

粤剧剧目

本片是任剑辉白雪仙陈锦棠梁醒波等名伶组成之“鸿运剧团”的开山剧目,第一届的日戏[4]。配合剧情,穿和服演出[4][5]及采用日本曲调[2]:486,颇具特色。据《白雪仙自传》,本剧与《花都绮梦》为“鸿运剧团”最卖座的两大戏宝[6],均以外国为背景。

公演日期

较多引用的说法为1953年8月初起于普庆戏院公演[5][7][8]。但据刘国玲曾影靖整理任剑辉资料,本剧是1954年1月公演于新舞台戏院,而1953年8月至9月期间任白等人仍属“金凤屏剧团”,并在普庆戏院演出其他剧目[9][10],此说与电影版上映时间有所矛盾。

场次与曲目

  • 《点点樱花》:主题曲,寄调《荒城之月》、《昭君怨》。[11]
  • 《身比浮萍在爱河》:陈锦棠唱段,寄调小曲《锦城春》、《二王下句》、新编小曲《断肠歌》。[12]

粤剧电影版

黑白时装粤剧电影,由莫康时执导[13][1],1954年1月1日首映[1][14][15][16],是“鸿运剧团”班底所组成的“鸿运公司”出品的创业作[1]。本片于日本实地取景拍摄[1][17]:177,据邱淑婷(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副教授)考证,是首部于日本取景的港产电影[18]:100

演员表

更多信息 演员, 角色 ...

引入外国元素

《富士山之恋》是唐涤生笔下四部被认为是改编自西方戏剧的时装剧目之一。[2]:462

而当时香港观众因以下原因注意日本元素,令电影界出现引入日本元素的潮流:

  • 罗生门》等得奖日本电影卖座。[18][17]:203
  • 国语片的海外市场及资金因素,令制作人热衷引入日本元素[18],此间接使香港观众及其他类型作品的制作人更注意日本元素。

同年另一部日本题材的粤剧是马师曾红线女的《蝴蝶夫人》,改编自西方剧作《蝴蝶夫人》。

备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