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行星1646

小行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行星1646(1646 Rosseland)是一颗围绕太阳公转的石质小行星。1939年1月19日,芬兰天文学家尔约·维萨拉在芬兰西南部的图尔库天文台发现了此天体[1][2]。它发现时的零时编号是1939 BG{{{2}}}。它是一颗主小行星带小行星,直径约12千米。

事实速览 发现, 发现者 ...

该小行星以挪威天文学家斯韦恩·罗斯兰命名[3]

这颗小行星的绝对星等为279.7110136354486等[1]

Remove ads

轨道和分类

小行星1646是一颗S-型小行星,它的轨道位于柯克伍德空隙以内,它的公转半径在2.1到2.6天文单位之间,它的公转周期为3年8个月(1324天)。它的轨道离心率为0.12,与黄道之间的轨道倾角为8[4]联合天文台是最早观察到小行星1646的,当时的临时编号为1937 QH{{{2}}}。这个观察使得它的观测弧延长了2年。

物理特征

光度测定

1980年代初美国天文学家理查德·P·宾泽尔首次观测了小行星1646的光变曲线。根据这个数据小行星1646的自转周期为69.2小时,它的亮度变化为0.13星等[5]。巴西天文学家克劳迪亚·安杰里测量自转缓慢的小行星的光度曲线时测定小行星1646的自转周期为69.2小时,光度变化为0.46星等[6]

直径和反光率

根据日本卫星AKARI和美国航空与航天局卫星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的数据小行星1646的直径在11.48到13.49千米之间。它的反照率在0.18到0.2253之间[7][8][9][10][11]。共同小行星光度曲线炼假设石小行星的反照率是0.20,由此根据11.82绝对星等可以推测计算小行星1646的直径为12.85千米。

命名

小行星1646是以挪威天体物理学家斯韦恩·罗斯兰命名的。罗斯兰在奥斯陆创办了天体物理学理论研究所,并任其第一任所长。他的理论研究包括恒星的内部,其自转和稳定性[3]。月球上的罗斯兰陨石坑也是以他命名的。1976年2月20日小行星中心正式发表小行星1646的名字[1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