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西湾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西湾线(英语:Siu Sai Wan Line)是香港一条已经搁置的铁路路线,建议被香港政府接纳入《铁路发展策略2000》的检讨报告中[1],设置新的小西湾站。于《铁路发展策略2014》决定搁置。

更多信息 小西湾线, 延线方案 ...
Remove ads

历史

于2012年中,香港政府路政署展开“我们未来的铁路”第一阶段咨询时,小西湾线已被提出[2],到2013年初第二阶段咨询才正式放入“地区性优化方案”中。

计划

定线

按《铁路发展策略2000》检讨报告中的评估方案,小西湾线共分为延线方案、支线方案与接驳线方案。

各路线方案的初步构思

港岛线延长方案

在柴湾站后继续延长到小西湾站,而柴湾站则成为港岛线其中一个中途站。
  • 现时柴湾站以高架形式兴建,被不少建筑物围绕。而这方案也要兴建贯穿砵甸乍山的U型隧道。
  • 除非拆卸现有柴湾站附近和延长至小西湾沿线的相关建筑物(包括住宅、商场等),否则没有空间兴建有关延线。

小西湾支线方案

在杏花邨站修建分岔线路,借此前往小西湾站,类似于将军澳站
  • 工程可能需要进行填海,尤其是填平维港以外的柴湾货物装卸湾。
  • 营运期间会使部分列车不再直达柴湾站,届时将减少柴湾站的班次,柴湾站的乘客候车时间更长,对部分须转乘小巴的柴湾居民不公平。

小西湾接驳线方案

在杏花邨站建单独的线路,从杏花邨站来往小西湾站,类似于现时的欣澳站模式。
  • 小西湾居民乘搭该新铁路线后需要另行转车,才可前往港岛线各站,情况可能与使用路面交通工具,例如城巴85线及小巴62、62A到达杏花邨站相似。
  • 即使未必需要填海,也极有机会须永久占用一些私人土地、休憩用地及社区设施土地。
  • 新铁路线需以高架形式兴建,预计高架桥将相当接近民居,或会影响景观,而在工程和营运期间亦可能带来噪音。[注 1]

车厂

  • 《铁路发展策略2000》检讨报告中,顾问认为小西湾线应与港岛线共用柴湾车厂。
  • 若最终仍然决定兴建小西湾线,顾问认为小西湾线应尽可能运用港岛线杏花邨站旁的柴湾车厂,以减省另设车厂的用地需要。

影响

小西湾线对港岛线的影响:2031年港岛线于早上繁忙时间-天后站往铜锣湾站一段的预计使用情况

更多信息 情境, 设计最高单方向载客容量(每小时人次) ...

效益

虽然有小西湾居民争取兴建小西湾线,可是小西湾社区于规划阶段时,并没有考虑为兴建铁路而预留空间。此外,小西湾的人口未足支持铁路系统发展,而且大部分港岛东区的巴士路线都在小西湾出发,加上设立了多条来往港九各区的特快巴士路线,对外交通大致上已经十分发达,所以政府认为该区没有迫切需要兴建铁路。[注 2]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