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营海军眷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左营海军眷村,为台湾单一军种(海军)最大的眷村集中区域,有列管的眷村共有23个,皆位于高雄市左营区,其自日治后期至战后陆续兴建扩大。其中的明德新村、建业新村、合群新村于2010年登录为高雄市文化景观[1]。
左营海军眷村 | |
---|---|
位置 | 高雄市左营区实践路两侧、军校路以西、中海路以南、中正路以东 |
坐标 | 22.697366°N 120.290661°E |
建成时间 | 日治后期至战后陆续兴建 |
官方名称 | 左营海军眷村 |
类型 | 登录等级:文化景观 登录种类:其他设施-眷村 |
评定时间 | 2010年4月9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沿革
在台湾日治时期为了因应南进政策,在高雄计划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充,于1937年将茄萣至枋山一带划为高雄要塞地区、在寿山设立高雄要塞司令部、修建左营军港和扩建高雄港(战前未实现)。左营军港原为万丹港,自1937开始计划将港口扩建,以及设立司令部(高雄警备府)、住宅、工厂(第六海军燃料厂)、病院等附属设施[2]。
左营海军基地在战后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部接收。由于1946年到1951年之间,有大量军眷从中国大陆撤来台湾,高雄左营、前镇一带便涌入15万3576人左右,导致眷舍数量不够,于是日后在周遭陆需增设其他眷舍[3]。二次大战后,左营区曾划分为44个里,其中22个里为眷村,大多分布在左营旧城内外[3]。左营的眷村又大致可依分布区分为三大区域,分别为北左营区、南左营区和半屏山麓区[2]。1980年的眷村改建计划实施后,旧眷村逐渐拆除改建为国宅大楼,而保存情况较佳的明德新村、建业新村、合群新村与南侧部分附属设施,于2010年登录为高雄市文化景观。
眷村列表
名称 | 备注 |
---|---|
明德新村 | 将官眷属居住 |
建业新村 | 将、校眷属居住 |
崇实新村 | |
合群新村 | 军官眷属居住 |
励志新村 |
名称 | 兴建年代 | 兴建单位 | 备注 |
---|---|---|---|
自勉新村 | 日治时期 | ||
1949年 | 海军一厂 | ||
1958年 | 海军总部 | ||
半屏山新村 | 1947年 | 高雄要塞 | |
自立新村 | 1949年 | 海军总部 | 东边是合群、建业新村,西北是海军营区,南边是明德新村 |
自治新村 | 1949年 | 海军总部 | |
胜利新村 | 1950年 | 海军总部 妇联会 |
1996年10月居民迁入翠峰国宅 |
东自助新村 | 1950年 | 海军总部 | |
西自助新村 | 1950年 | 海军总部 | |
复兴新村 | 1953年 | 海军总部 | |
创造新村 | 1953年 | 海军一厂 | 2000年2月迁入翠华一期国宅 |
果贸三村 | 1960年 | 妇联会 | |
四知十四村 | 1960年 | 财务署 | 1996年10月居民迁入翠峰国宅 |
海光二村 | 1965年 | 妇联会 | 2000年2月迁入翠华一期国宅 |
海光三村 | 1965年 | 妇联会 |
名称 | 兴建年代 | 兴建单位 | 备注 |
---|---|---|---|
华夏新村 | 1972年 | 海军总部 | |
屏山新村 | 1974年 | 一军区 | |
慈晖三村 | 1977年 | 妇联会 | |
慈晖六村 | 1981年 | 妇联会 | |
慈晖九村 |
- 东莱新村
- 富台新村
- 祥和山庄
- 美军顾问团眷舍[2]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