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鲁亚-丹佛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魯亞-丹佛線
Remove ads

2号布鲁亚-丹佛线[1](英语:Line 2 Bloor-Danforth)是多伦多地铁的路线之一,全长26.2公里,大致呈东西走向并与布鲁亚街和丹佛大道平行。本线由多伦多公车局营运,于1966年落成,其后分别于1968年和1980年在两端延伸。现时本线西起怡陶碧谷区的基柏龄站,东至士嘉堡区的坚尼地站,一共31个车站,在地铁线路图中以绿色表示。

事实速览 2号布鲁亚-丹佛线 Line 2 Bloor-Danforth, 概览 ...

此线的TTC内部编号为2号线[2],旧有编号则为601号线[3],但TTC多年来一直没有对外宣传这些编号。TTC终在2013年10月宣布对外公布地铁和轻铁路线编号[4],此线遂于2014年3月正式改称“2号布鲁亚-丹佛线”。然而,多伦多市民仍普遍将此线按路段简称作“布鲁亚线”(Bloor Line)或“丹佛线”(Danforth Line)。

此外,TTC亦有营运300号深宵巴士线,在布鲁亚-丹佛线深宵休车期间行驶与该线相若的路线。

Remove ads

历史

皇后街长期以来一直是多伦多市内最主要的东西向街道之一,因此多伦多市于1945年提出的地铁计划内,其东西向地铁线亦跟随皇后街的走线[5]。此计划连同央街地铁线于1946年举行的市民公投中获通过,然而由于来自联邦政府的拨款出现变数,市政府决定专注发展央街线而搁置皇后街线的工程[5]

央街线于1954年通车后,市政府将焦点转往东西线,但同时亦开始考虑除皇后街外其它走线的可行性。受下列因素影响,当局开始着眼布鲁亚街-丹佛大道的走线:[5]

  • 布鲁亚街路面电车线的乘客量升幅显著;
  • 皇后街在东区被安大略湖湖岸线截断,地铁线若跟随此走线的话,日后若需往东伸延将有难度;
  • 丹佛大道为地铁线通往士嘉堡提供便捷的走线;
  • 跨越当河谷连接布鲁亚街和丹佛大道的爱德华皇子高架桥在行车线下已预留位置兴建铁路,可为TTC节省不少建造成本。

市政府遂决定采用布鲁亚-丹佛走线,项目于1958年1月和9月分别获大多伦多市议会安大略省地区事务委员会通过,再于1959年4月获大多市议会通过融资安排。项目与大学路地铁线一并进行,造价当时估计为2亿加元。大学路地铁线率先于1959年动工,而省政府于1960年代初向TTC提供6000万元拨款后,布鲁亚-丹佛线介乎基尔站活湃站的工程亦上马,并于1966年通车。在此之后,原本行驶布鲁亚街和丹佛大道的电车线长度大幅缩减成短途穿梭线[5]

Thumb
央街-大学线和布鲁亚-丹佛线当年的共构安排。

本线通车初期与央街-大学线共构运行;举例说,一班列车从艾灵顿站起途径央街和大学路抵达博物馆站,驶离该站后则沿布鲁亚街和丹佛路向东驶往活拜站,再向西驶往基尔站,然后再沿大学路和央街驶回艾灵顿站,而下一班列车驶离艾灵顿站后则先前往基尔站,然后再驶往活拜站。此安排虽令乘客不用转车便可直达目的地,但乘客在上车前则虽先确定该班列车会否先驶往其目的地。TTC后来认为此举为乘客节省的时间实属微不足道,因此共构运行于六个月后被取消,路线从此一分为二[5]

在布鲁亚-丹佛线首期工程进行的同时,省政府已于1965年向大多市提供拨款将本线分别往东西延至华登站伊斯灵顿站。延线于1968年5月11日开通,标志着地铁服务迈进士嘉堡和怡陶碧谷,而布鲁亚街和丹佛路的电车服务亦正式停驶[5]。本线其后再于1980年分别往东西伸延一站至坚尼地站基柏龄站,此为本线的最后一次延线工程[5]

Remove ads

车站

布鲁亚-丹佛线的车站由西至东如下:

Thumb
基柏龄站
更多信息 中文站名, 英文站名 ...
Remove ads

未来发展

士嘉堡延线项目

士嘉堡轻铁现有ICTS Mark I系列车的车龄日增,但厂商庞巴迪运输已停产该款列车,逼使TTC和多伦多市政府考虑解决方案。多伦多市议会于2014年通过将布鲁亚-丹佛线从坚尼地站伸延至士嘉堡中心,并于此后关闭士嘉堡轻铁[6][7]。市议会再于2017年3月通过延线采用麦高云道(McCowan Road)走线,并不于坚尼地站和士嘉堡中心站之间另设车站以减低项目造价。但之后项目再被修改,在坚尼地站士嘉堡中心站之间的麦高云路罗伦斯路十字路口增设车站,而且终点站从士嘉堡中心站延长至麦高云路雪柏大道的十字路口。[8]。延线全长7.8千米(4.8英里)[9],造价55亿加元[10],暂定于2030年开通[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