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广州巴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广州巴士,是广州市内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由广州市政府主导下调拨财政资源支持、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下属公交公司以及部分民营公交公司营运。

历史

黄包车时期

在19世纪末,由于巴士还未普及,广州市内主要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日本进口的黄包车,即“东洋车”。当时在广州市内营运的黄包车公司——利源、协安、大益、安乐等10几间公司共有200多部黄包车。黄包车可以按线路照着门牌将客人过去,颇为方便,故黄包车的生意做了很久。

黄包车进入中国之后就被多次改造,并最终改为汽轮车版本。人们还在为黄包车升级时就出现了一批脚踏三轮搭客车;而脚踏三轮搭客车出现之后,黄包车就开始淘汰了。

巴士运输成型

1920年,由于有很多搭客车在马路上跑,广东电车有限公司[注 1]从国外购买了一批铁轮货车改成搭客汽车,但由于品质很差,不断出现交通事故,导致该搭客汽车被政府禁止。

1921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开始试办市内巴士服务,初时有4部车,每车座位14个,共设6站,每站收铜元8枚。

1922年,加拿大华侨蒋寿石从加拿大购买了了15部旧的货车,并为其加装了顶篷和两排长的座凳,使它们成为8座客车;他还创办了广州的第一间巴士公司来推广巴士业务,营运有4条巴士线路。当时有一首流行的广告歌:“搭上加拿大,快趣好世界;行路嚤得多,车仔(三轮车)冇咁快;一粒嘢之嘛,快搭加拿大。[注 2]”之后,陆续有一批港澳和国外华侨创办的私人巴士公司成立,营运俗称“火柴盒”的巴士[1]。那时,每辆巴士上共有8位员工,分甲、乙两班,每班由一位司机、一位助手和两位俗称“卖飞佬”的售票员构成。而且每部车有2个车门给乘客上下车,大门是由售票员自己动手拉的。在交通繁忙或车辆稀少时,经常出现每部巴士塞了至少50名乘客的拥挤情况。

1926年,在广州市区拉客运营的汽车公司已达20多家,故市政当局制定《承办广州市搭客汽车章程》,规定客运汽车业务以竞投方式招商承办,并由利行、利民、国民、模范4间公司得到巴士的办理权。在1926年至1928年间只有10部巴士,1年后又增加了10部巴士。

1928年,广州市政厅正式划出公交线路,分为红、黄、绿三线:红线从广九火车站到普济桥,黄线从黄沙开往东山公园,绿线从普济桥开往大新公司。一年后,由于车辆增多,光用颜色已无法分清线路了,官方开始改用号码标注。同年,广州市公用局在香港订造14座搭客汽车,开办市营巴士,这批车装有弹簧座位,并设有电灯、电铃,乘客上、下车可按电铃通知司机停车、开车。

到了1931年,福利、利行、中华、通行、侨商、德记、广华、利南、模范共9间公司得到第二次办理巴士名额的资格,由于是政府招商,总共招得一百多部巴士。

1934年4月,巴士上开始安装指挥灯。1935年广州营运巴士合共有117部,当时巴士车头部位设有安全门,由于当时车辆均靠左行驶,其上下门设在车后左边。

更多信息 线路, 营运公司 ...

1937年,广州全市10间巴士公司合组,成立首间股份制公共巴士公司。

1949年后

Thumb
1991年东山电车总站的孖辫电车
Thumb
旧型大通道巴士
Thumb
已退役的广州牌双层公共汽车,曾在28路(龙洞 ↔ 天平架)运营
Thumb
广州的BRT
Thumb
大学城(科学中心)公交总站的纯电动公交车

1950年初期,广州市区共有12条巴士线路。在首辆国营公共汽车上路之后,1953年1月,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成立,负责广州市内的巴士营运。那时有198部巴士:国营87部、私营111部。而广州的第一部巴士是从东山往返黄沙的1路车

1954年,广州在匈牙利购买了第一批伊卡鲁斯客车进行巴士客运;但后期由于发动机质量不佳且落后,部分巴士甚至出现了刹车系统失灵的情况,因此这批巴士在1970年代就被淘汰了[1]

1940~1980年代,广州巴士大量采用道奇汽车,它的形状像火柴盒,还是木制车厢,座位是硬木条坐椅,硬梆梆极不舒适[2]。“火柴盒”至1970年代后期仍运营于广州近郊,1980年起才绝迹[1][3]

广州市的首条无轨电车线路在1960年9月30号通车,电车顶部连着高架电网,故俗称“大辫子”。电车没有空调,座椅是木头做的,地板也是木头的,踩上去咯嗒咯嗒地响[4]

1970年代中,广州市客车装配厂出厂了由伊卡鲁斯客车改装而成的铰接车。这种长14.2米的巴士,实际用了两节车厢来制造,可以乘坐多达150名乘客。在每辆车的两节车厢内都各派一位售票员。由于车身长,乘客又多,所以售票员与司机之间通过按铃沟通。其中,1短表示“有人要下车”,2短表示“请关门”,1长表示车内有突发事件或危险情况,司机要停车。但由于这种车车身太长,占地面积大,不够灵活,速度又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便全部消失[1]。但在BRT开通后,为应对庞大客流,新的18米铰接通道车投入到B1线路运营。

1985年,广州市政府在香港购买了部分双层公共汽车到广州进行营运,但都是即将退役的德国和英国制巴士,维修成本比较高,加上高架桥高度不足,双层公共汽车在1999年开始慢慢退出营运,直到2003年全部退出。2009年9月,双层公共汽车重出江湖,不过这些车由于属于车厂的试验车因此没上车牌,让市民一度认为该车非法。直到2015年6月29日,双层公共汽车才正式再次投入服务并行驶226线。

1993年,广州客车厂推出了前门上、后门下的广州牌客车。同时为配合当时的新款客车,广州市率先在全中国实施无人售票,这种无人售票的方式一直实施到现在。在无人售票巴士出现之前,还出现了巴士售票员在到站时拍车身来吸引乘客上车的情况,不过无人售票巴士出现之后就消失了。

1994年6月,广州市一汽公司在推出202路空调公共汽车,是广东省公交车空调化的先驱。使用车型为当时最新的广州牌GZK6100空调巴士[5],这条线开通不久后,改为引入美国二手NEOPLAN巴士,后来这款巴士在1995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颁发了“全国首条冷气公共汽车无人售票线路”和“中华之最”的荣誉证书。空调巴士在广州逐渐成为主流并替代了非空调车,广州的最后一部非空调车于2013年10月9日深夜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05年起,广州市建设部门展开快速公交概念研究,并于2008年11月30日动工。但由于施工期间需要对天河路及中山大道部分路面及人行道进行围蔽施工,令该路段交通异常拥堵,BRT因此也被戏称为“不让通”。2010年2月10日,广州BRT开通,并在2013年获评为BRT系统“金牌标准”,成为亚洲唯一被评为“金牌标准”的BRT系统。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完善,加上电动自行车和私家车的发展,公交的客流开始下降。2016年,广州地铁日均客流量首次超过公交。2023年,公交在广州市公共交通的占比已降至24%,而地铁则上升至69%[6]

Remove ads

巴士公司

中心区

政府持有公司

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公交集团)是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企业[7],前身为广州交通集团有限公司[8]。2017年5月,经广州市委市政府同意,筹备组建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公交集团共整合包括4户地面公交企业在内的12户公共交通国有企事业单位[9],下属巴士公司有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广州公交集团第二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公交集团第三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公交集团电车有限公司。公交集团经营广州市1214条巴士线路,拥有13248辆巴士,营运线路覆盖广州市全市11区,日均服务市民536万人次,占广州市巴士客运量的81.09%[10]

Remove ads

私营巴士公司

空港经济区

空港经济区巴士公司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空港快线运输有限公司。

番禺区

番禺区巴士公司有广州市番禺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市番广客运有限公司、广州锦信公交有限公司、广州悦畅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创大公交有限公司、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和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南沙区

南沙区巴士公司有广州公交集团南沙巴士有限公司、广州南沙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蒲洲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广州南沙润信公交有限公司和广州创大公交有限公司南沙分公司。

花都区

花都区巴士公司有广州市花都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广州花都恒通客运发展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富都客运有限公司。

增城区

增城区巴士公司有广州市粤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增城分公司和广州市荔通公共汽车有限公司。

从化区

从化区巴士公司有广州市从化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广州顺途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和从化中旅旅游运输有限公司。

线路概况

广州于1920年开始出现巴士服务,到1923年初步形成4条巴士线路:

  1. 沙河至大东门;
  2. 东山至西濠口(设东山、大东门、财厅前、西濠口4个站);
  3. 东山至沙基东桥(设东山、东堤、靖海路口、沙基东桥4个站);
  4. 司后街至天字码头。

后为方便市民搭乘,1928年将巴士线路改为三色(红、黄、绿)线路和新辟线路。

  • 红线:普济桥经泰康路至广九站。
  • 黄线:黄沙经长堤、永汉路、惠爱路至东山公园。
  • 绿线:普济桥经丰甯路、惠爱路西至大新公司前。
  • 新辟线路:禺山市至十一甫口。

1948年时有12条市区巴士线,分由六间公司承办,还有4条郊区线;到了1990年时拥有合共270条巴士线,其中市区月票线44条,市区专线78条,郊线29条,市属县线109条,夜班及辅线10条。

目前,广州市全市(含番禺、南沙、增城、从化、花都区)在2018年共有巴士线路1,251条,总里程达2.3万公里;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519.4公里,车辆1.5万辆,其中中心六区的纯电动巴士已达1.1万辆,电动巴士规模居全球第2[13]。中心城区(不含番禺、南沙、增城、从化、花都区)在2020年共有巴士线路865条,线网密度超3.9公里/平方公里,总里程超1.54万公里[14]。2019年3月,广州市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为648万人次[15]

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新开线路运营权招标(2017年及以后)

2017年6月14日,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开展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新开线路运营权招标[16],预中标人名单于同年7月19日公布[17],共设6个标的:

2017年11月27日,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公示,为进一步完善珠江新城公交网络,方便市民出行,拟在珠江新城开行两条公共汽车线路[18],中标人名单于2018年4月10日公布[19]

  • 花城广场西总站环线:编号为668路,由一汽巴士中标,于2018年9月16日开通,2021年5月30日调整为华成路(高德置地广场)总站环线,2024年8月11日停运。
  • 马场路总站环线:编号为669路,由电车公司中标,于2018年9月16日开通,2024年1月1日划归巴士集团第一分公司运营。

2018年10月17日,广州市交通委员会通告,为进一步强化与外围区新兴区域间的公交服务,综合市民出行需求,拟开行四条公共汽车线路[20],中标人名单于同年12月7日公布[21]

  • 富力金港城—钟落潭地铁站:由花都恒通中标,编号为716路,于2019年1月20日开通。
  • 萝岗—永和(崇和花园)、湖山国际公交总站—黄埔体育中心、凤凰城—科学城(天泰二路):由三汽公司中标,编号分别为373路374路375路,于2019年3月3日开通,2024年1月1日划归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运营。

2019年11月29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通告,为加强公交与地铁的衔接,进一步强化与外围区新兴区域间的公交服务,综合市民出行需求,拟开行六条公共汽车线路[22],中标人名单于2020年3月10日公布[23]

  • 龙溪村委总站环线:由电车公司中标,线路编号为670路,于2020年6月1日开通[24]
  • 地铁嘉禾望岗站总站环线:由第二巴士中标,前身为其开行的嘉禾1线便民车。线路编号为671路,于2020年6月6日开通,2021年11月6日大幅调整走向。
  • 瑞东花园总站环线:由三汽公司中标,线路编号为377路,于2020年9月19日开通,2024年1月1日划归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运营。
  • 富力悦禧花园—南岗(国际礼品玩具城):由三汽公司中标,线路编号为376路,于2020年5月10日开通,2024年1月1日划归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运营。
  • 新塘(四望岗公园)—永和(万科里享家):由溢通巴士中标,线路编号为379路,于2020年8月31日开通,2022年5月1日、6月1日分别划归巴士集团第二、第三分公司运营,2024年1月1日划归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运营。
  • 黄埔客运站—东莞碧桂园十里江湾:由三汽公司中标,线路编号为378路,于2020年5月30日开通[24],2024年1月1日划归巴士集团第四分公司运营,2024年5月5日停运[25]

票价

根据《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我市公交线路票价申报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穗发改〔2018〕504号)规定,广州市公共汽车票价与营运里程对应关系为[26]

更多信息 全程营运里程(公里), <11.33 ...

公交企业根据上述对应表确认票价,对票价在3元及以上的线路票价需设置分段收费[27]。营运里程、途经收费路桥不同,具体票价不同。

根据《2018-2020年度广州市城市公共汽(电)车企业营运成本监审报告》,广州公交现行人次票价为1.25元,年均每公里营运成本为2.50元/公里;不冲减财政补贴年均单位人次营运成本为4.28元/人次,年均每公里营运成本为8.58元/公里[28]

2024年9月1日起,广州市中心六区和南沙区所管理的公交线路启用新版票价方案,日班车仅保留两档票价,若线路经过收费路段则在原票价基础上加收1元[29][30]

更多信息 线路类型, 票价标准 ...

相关事件

22路停办

广州巴士22路曾是一条由广州市一汽巴士营办,往来越秀区广卫路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的巴士线路。该线路于1952年开办,2011年5月停办。2011年5月下旬,广州市交委为“减少中心区公交线路间及公交线路与地铁网络的重叠,提高公交资源利用率”而宣布将22路停运,成为广州市第一条因地铁线路的问题而暂停运营的巴士线路。[31]由于22路在开办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为连接石牌、岗顶与广州市区的唯一一条公交线路,其停办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众多市民的回忆与不舍。[32]2011年5月27日晚,执行完最后一趟运营任务的22路车停靠在五山华工大总站时,吸引了上百位市民前来拍照留念。[33]

市交委在此前称22路只是“暂停运营”,22路番号不但不会取消,还将改为从华工始发到其他地方的线路继续运营。[34]2012年年初,市交委对一条从华工出发、前往龙洞的公交线路进行公示,许多巴士迷猜测此线为新的22路,但正式运营时使用775路的编号,线路的属性也被定义为“公共中小巴”。有关工作人员称此前有想过将此线路使用22路的编码,但安排在中小巴线路不合适,便放弃了相关计划。[31]截至2022年6月,22路的编码仍处于空置状态。

随车监视与盘查

在未有广泛预告与公众咨询等情况下,广州市公交集团指定广州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承接2019年重点时期[注 3]巴士线路的安全员服务[35]。同年9月1日,广州市公安局联合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会同广州市公交集团,为首批200进驻巴士的人员举行启动典礼,预计到年尾会覆盖至广州市区71条巴士线路共2005个班车,共投入2500人统一携带通信及手持检测仪等装备登车,随车监视被列为重点巴士线路的乘客及其携带物品;任何乘客都可能随时被盘问与搜查随身物品,而被认为带有违禁品的乘客如果拒绝搜查或离开巴士,有机会被移交警方处理[36]

粤剧文化主题公交

Thumb
泮塘总站的粤剧文化主题公交

2022年6月8日,为庆祝粤剧艺术博物馆开馆6周年,一汽巴士在两部8路配车[注 4]上使用11段粤曲报站[注 5],开全国之先例[38]

粤语相声主题公交

Thumb
白云路总站的粤语相声主题公交

2023年2月28日,一汽巴士与黄俊英合作,在两部4路配车[注 6]的部分常规报站之后添加粤语相声报站,开全国之先例[39]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