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康斯坦茨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康斯坦茨(德语:Konstanz,德语发音:[ˈkɔnʃtants] ⓘ 或 [ˈkɔnstants] ⓘ;阿勒曼尼语发音:[ˈkoʃd̥əts, ˈxoʃd̥əts])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弗赖堡行政区康斯坦茨县的城市,也是康斯坦茨县的县治,南与瑞士接壤,面积54.11平方千米,2023年12月31日人口为85,770人,是博登湖畔最大的城市。
康斯坦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后来也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自由城市。1956年4月1日,该城市发展成为大型县辖城市(Große Kreisstadt),并逐渐在巴登-符腾堡州弗赖堡行政区内的上莱茵-博登湖地区形成了一个主要区域中心。此地通行博登湖阿勒曼尼语,并坐落着德国精英大学计划的康斯坦茨大学和康斯坦茨应用技术大学两所高等学府,使其成为德国最南端的大学城。
Remove ads
历史
康斯坦茨地区的文明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晚期。公元40年左右,第一批罗马人定居于此。这个小镇最初可能名为“德鲁索马古斯”(Drusomagus),属于罗马的雷蒂亚行省。其后来的名字“君士坦提亚”(Constantia)可能源于罗马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他曾在该地区与阿勒曼尼人作战,并于公元300年左右在此建立了一座坚固的堡垒;也可能源于他的孙子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后者曾在354年访问该地区。
585年左右,康斯坦茨设立了一个主教,并标志着这市日后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由中世纪末开始,康斯坦茨约有四分之一是神职人员,神职人员的权利令他们可以免于被收取税款。
中世纪康斯坦茨的贸易蓬勃发展,康斯坦茨拥有该地区唯一可以越过莱茵河的桥梁,令康斯坦茨战略上变得十分重要;康斯坦茨的亚麻布料生产令康斯坦茨国际驰名,该市变得非常富裕。1192年,康斯坦茨获得了帝国自由城市的称号,今后康斯坦茨就直辖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414年—1418年间,第十六次宗教会议于康斯坦茨举行,称为康斯坦茨宗教会议。1415年7月6日会议中,捷克神学家扬·胡斯被处以火刑。这次会议导致大分裂的结束,而这个唯一一次于阿尔卑斯山以北举行的教宗选举当中,马丁五世被推选为新教宗。
1460年,旧瑞士邦联征服了图尔高,康斯坦茨的天然腹地。康斯坦茨之后欲得到许可加入瑞士邦联,但邦联内其他森林州则投票反对康斯坦茨的加入,害怕城市的州分会过多,会影响他们的生存;作为替代,康斯坦茨之后加入施瓦本同盟。在1499年的施瓦本战争中,康斯坦茨对图尔高最后的特权也被瑞士邦联夺走。
宗教改革于15世纪20年代影响康斯坦茨,由安布罗修斯·布拉雷尔领导,很快康斯坦茨就官方宣布改信新教,圣像从教堂里面移走,该地主教暂时迁至康斯坦茨湖湖边的小镇梅尔斯堡。但在1548年,查理五世对康斯坦茨加以帝国剥权令,并需要向立即进攻康斯坦茨的哈布斯堡奥地利投降。因此,康斯坦茨失去了帝国自由城市的称号和他剩余的荣光。
新的哈布斯堡统治者热切地将康斯坦茨重新相信天主教,1604年,一间耶稣会学院于康斯坦茨建立。学院附有的剧场于1610年兴建,是现今德国仍然继续公演的最老一间剧院。
1806年,康斯坦茨成为巴登大公国的一部分。1821年,康斯坦茨采邑主教区解散,并成为弗赖堡总教区的一部分。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康斯坦茨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康斯坦茨被纳入巴登共和国。
1940年10月22日,最后110名当地犹太居民被驱逐到法国的居尔斯拘留营。1942年8月,仍在世的犹太人大多在索比堡或奥斯威辛被杀害。
由于康斯坦茨几乎位于瑞士境内,紧邻瑞士边境,因此在二战期间没有遭到盟军的轰炸。战后,康斯坦茨先是被划入南巴登,后来又被划入新成立的巴登-符腾堡州。
Remove ads
友好城市
康斯坦茨与以下城市结为友好城市[2]:
图集
-
大教堂广场上的古罗马要塞“君士坦提亚”(Constantia)
-
会议大楼(Konzilgebäude)
-
康斯坦茨市场(Marktstätte)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