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建极殿大学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建极殿大学士,嘉靖以前称谨身殿大学士,为明朝内阁大学士之一;清朝称保和殿大学士。清朝为正一品衔。掌管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等职位[1]。
明朝初期,明太祖大兴冤狱,诛杀功臣,洪武十三年(1380年),杀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二千余年来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亲统六部[2]。但由于工作分量实在过于庞大,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不得不设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一开始大学士并无实权,类似今日的秘书之职[3]。之后明成祖靖难夺位后逐渐倚重内阁,内阁权力遂大[4]。
明仁宗即位后,升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仁宗始置,阁职渐崇[5]。
嘉靖时,谨身殿改为建极殿。
清朝改建极殿为保和殿。先后有额色黑、成克巩、李霨、魏裔介、杜立德、索额图、卫周祚、王熙、梁清标、吴琠、马齐、张廷玉、鄂尔泰、讷亲、傅恒等十五人担任保和殿大学士。乾隆十三年十二月初四(1749年1月22日),定内阁大学士由四殿二阁(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改为三殿三阁(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保和殿大学士的名号作为首席大学士的称号。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傅恒死后,一直到清朝灭亡,无人再担任保和殿大学士[6]。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