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汇音宝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彙音寶鑑
Remove ads

汇音宝鉴》(台湾话:汇音宝鉴,白话字:Lūi-im pó-kàm;台罗:Luī-im pó-kàm)为台湾人沈富进于1954年12月20日发行的台语韵书,也是战后首本由台湾人自行发行的音韵书籍。

事实速览 彙音寶鑑(Luī-im pó-kàm), 作者 ...

历史

本书编辑者沈富进出生在台湾日治时期的云林县古坑乡华山村龟仔头,9岁时丧母,家境贫困。他小学四年级即辍学,趁放牛时会临摹墓碑、或拿线装书逐字背诵;夜晚则在私塾外,观看老师授课,自学四书五经等古籍。因当地早时有许多桂竹而盛行造纸业,他也从事造纸工作,进而接触古书,在17、18岁时就能写出好文章与字词。

到了1950年代,沈富进开始计划编写一本台语韵书。他以《增补汇音》为基础,并改良传统的反切,并标注白话字,及漳腔、泉腔等白话语音;还采固定的四十五字作系音;以八个字取其八音,吻合《说文解字》以字解字、以音解音的精神;并增补检字索引及目录来方便查询,为让人“知字则知音、知音则知字”是十五音兼字汇合,沈富进取书名为“汇音宝鉴”。

1954年12月20日首版汇音宝鉴出版,然而起先销路不佳,只有梅山地区的人购买,之后更因国民政府实施国语政策而被查禁,但之后随着本土语言教育的兴起,该书被许多台语研究者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字典,遂销路渐好。

Remove ads

内容

汇音宝鉴是以《增补汇音》为基础编辑,并改善原先的闽南语十五音,使其韵母由原先50个缩小成45个,再加上15音的声母和8个声调字即可记录所有台语字的读音,更加入白话字的罗马拼音供人参考使用,开创韵书之先河。

15声母:

更多信息 声母字头, 柳 ...

45韵母:

更多信息 汉字, 使用读音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