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后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后汉(947年—951年)是五代十国的第四个朝代,由沙陀人刘知远建立,亦称刘汉。后汉承自后晋,根据五行相生的顺序,后晋的“金”德之后是“水”德,因此后汉以“水”为王朝德运。[1]
Remove ads
Remove ads
政权历时
后汉政权存在只有两朝共四年,是五代十国中历时最短的政权。主要原因是刘知远不懂治国,同时鼓励大臣使用严刑峻法,而且朝中争斗激烈、动则族诛,最后其子隐帝刘承祐怀疑大臣郭威想要造反,派郭崇前往魏州杀死郭威,导致郭威起兵讨伐隐帝,隐帝为部属郭允明所杀。
郭威进入都城开封后,本想立刘知远侄子刘赟为帝,后来反悔,杀死刘赟,[2]自己称帝,建立后周。后汉被后周郭威所篡后,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镇守晋阳的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继位称帝,自称延续汉祚,然政权之疆域及地位均已改变,史家一般作为新政权或残余政权定位,列为“十国”之一,称为北汉。
五代史记述:“五代乱世,本无刑章,视人命如草芥,动以族诛为事。是族诛之法,凡罪人之父兄妻妾子孙并女之出嫁者,无一得免,非法之刑,于兹极矣!而尤莫如汉代之滥。然不问罪之轻重,理之是非,但云有犯,即处极刑。枉滥之家,莫敢上诉。军吏因之为奸,嫁祸胁人,不可胜数。而此毒痛四海,殃及万方。后汉刘氏父子二帝,享国不及四年。杨邠、史弘肇、苏逢吉、刘铢等诸人亦皆被横祸,无一善终者。此固天道之报施昭然,而民之生于是时,不知如何措手足也。[3]”
统治范围
君主列表
开国君主刘知远为世居太原的沙陀人,原为五代后晋河东节度使。947年,乘契丹陷开封而于太原称帝,国号汉,史家称“后汉”,以别于汉朝[4]。自称为东汉显宗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继承汉朝,宗庙内祭祀刘邦和刘秀[5][6][7]。后攻克中原,定都汴京(今开封)。唯雄武军因节度使何重建因不愿臣服契丹而投降后蜀而未入后汉版图。
948年刘知远二子刘承祐嗣位,即后汉隐帝。950年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实控凤翔军、永兴军的王景崇、赵思绾等藩镇发生叛乱,勾结后蜀,汉隐帝命郭威平之。但郭威出镇天雄军时,汉隐帝猜忌郭威,欲杀之,郭威进而反叛。十一月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郭威攻入开封。刘承祐连同苏逢吉、聂文进和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十一月二十二日(951年1月2日),至赵村,为郭允明所杀。郭威与太后等商议迎立刘知远的养子,也是刘知远的弟弟河东节度使刘崇的长子刘赟。刘崇原本有意争位,以为儿子可以当皇帝便作罢。但在刘赟入京前,郭威就被部下拥立为帝,后汉亡。
郭威囚禁刘赟,不久杀之。刘崇于是在河东治所太原称帝,建立北汉,为后汉的延续,但已不再是中央政权。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