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决择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决择分梵语nirvedhabhāgīya),玄奘译为顺决择分,又称达分善根[1]四殊胜善根四善根加行,佛教术语,是说一切有部修行次第理论中的位阶之一,位于顺解脱分之后,见道之前[2]。由世第一法,四个善根组成。

释义

大毘婆沙论》记载:顺决择分即为顺圣道分,此四法亦名行谛、修治、善根:

顺决择分,是指能带来圣道之果的四种善法[4]。其中,决择(nirvedha),是决断简择之意,意指圣道,是也就是见道、修道、无学道三者,以及能分别四圣谛之意。分(bhāga),可以译为分段、成分、部分,在此是指见道这一分。决择分(nirvedhabhāgīya)由这两个单字组成,代表着能够导向圣道的见道这一份,因此真谛将其译为决择分。

将“分”(bhāga)形容词化之后,成为bhāgīya,有“属于什么的”,“什么有关系的” ,“促成什么的”之意。也就是说,以这四善根为缘,“顺”这四个善根,可以导向“决择分”,因此玄奘将其译为顺决择分[5]普光解释,这其中存在因果关系,顺着这四种善根是因,引向决择分,也就是见道,是果,因此译为顺决择分[6]

内容

顺决择分善根,以五蕴自性,皆是色界[7],各有六种种性差别[8],四法依次为:ūṣmagata)、mūrdhan)、kṣānti)和世第一法laukikāgradharma)。

迦多衍尼子发智论》中,“煖”法是少分信,始能忍顺“圣所爱戒”[9]

“顶”法是小量佛法僧[13],始能修习“四预流支[14]

在对增上慢的论述中介入了“忍”法,即以前三预流支为加行,修习坚住无间,而得随顺四圣谛理或八圣道之善根:

世第一法

并对是为见道根基的“世第一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由于《发智论》没有明确提及顺决择分和其中的“忍法”,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妙音论师《生智论》等所补充[36]。在见道时,“世第一法”唯一念现前而得“正决定”、入“正性离生”,大众部分别论者某部《舍利弗阿毘昙论》等,在见道之前,立相似相续之“世第一法”为“种性地法”[37]

修行次第

说一切有部菩提分法,特别是四念住为基础,建立了修行次地学说,顺决择分四法,在第一位初业地,和第六位见道之间,《大毘婆沙论》进行了解说:

后世论书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增广演绎。

注释与引用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