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慈山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慈山寺为香港著名寺庙,其位于大埔洞梓,背依八仙岭、面向船湾淡水湖,占地约五十万平方呎,于2003年由香港富商李嘉诚出资兴建,历时十二年方于2015年4月竣工并向公众开放。[1]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5年3月31日) |


设施

慈山寺分三个区域,中间是寺殿、僧寮和观音像则分别座落在两旁。当中大雄宝殿的建筑比例乃依从唐朝(中晚唐)佛寺,屋顶不高,尺度配合八仙岭的高度。在大雄宝殿前,大庭院的青铜灯笼则参照了位于日本奈良的东大寺的作品。
慈山寺的设施包括[1]:
- 一座76米高的户外青铜、合金素白观音圣像,为全球第二高,仅次于108米高的海南南山海上观音圣像,坐北向南,与位于大屿山的天坛大佛遥遥相对。此像的右手持智慧摩尼宝珠,左手持净瓶,施洒净水,让信众获得清净。
- 观音像底莲台内建有慈山寺佛教艺术博物馆,于2019年5月开幕。[2]


Remove ads
历史
2003年12月,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担任社长领导、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担任名誉顾问的香海正觉莲社提出了发展慈山寺及修建观音像的计划。有关项目主要为了传扬佛教,提供静修环境为目的[4][5],并且保证不会作为骨灰龛或者发展成为旅游项目。计划曾经引起环境保护团体以及部分区内居民的关注,例如需要砍伐山林,并且担心区内唯一出入的道路汀角路不能够应付其落成后所增加的交通流量,惟经过觉光法师及工程设计人员在区议会及城市规划委员会解说后,此计划获民政事务局及规划署同意,于2006年6月获得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6]。2008年7月,香港政府以7,121万港元拨地予正觉莲社修筑慈山寺及观音像,土地有效期达50年。
2015年4月15日起,慈山寺接待首批400名透过网站预约的参观者[7]。
-
大庭院
-
供水区
-
钟楼
衣着要求
进入慈山寺需要穿着朴素、庄重的服装,例如:有袖上衣、长裤、七分裙或七分裤,不可穿著背心、短裤(坐下时裤子须及膝)、短裙、透视或暴露的衣饰。如衣着不符合要求,可能会要求穿上袍衣才可以进入。
交通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