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投名状 (电影)
香港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投名状》(英语:The Warlords)2007年由中国大陆和香港联合投资制作的战争剧情片,故事背景是1860年代清朝太平天国时期,故事大纲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
本片由陈可辛执导,程小东任动作指导,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主演,于2007年12月上映[1]。在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夺得8个奖项,包括最佳电影及最佳导演,李连杰获得最佳男主角[2]。同年于台湾的第45届金马奖上,又获得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及最佳视觉效果三个大奖。
Remove ads
剧情
电影剧情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与史实无干。“投名状”是一个江湖黑话,要加入黑帮之前,先被迫犯下一件罪案(如杀人),如此则无法归顺官方,出卖自己的帮众兄弟;否则帮众亦能检举自己犯过的罪。
1860年代天下大乱,太平天国兴起,各地起事不断,清军将领庞青云(李连杰饰)率众镇压太平军,因友军“魁字营”作壁上观而兵力不支,全军覆没。庞装死躲过一劫,在流亡的路上和逃出土匪窝的前扬州歌女莲生(徐静蕾饰)萌生感情。庞为了有饭可吃,加入姜午阳(金城武饰)招募的土匪队伍,在抢劫太平军的粮车过程中显露战斗才华,获姜午阳及姜的义兄-赵二虎(刘德华饰)赏识,但是庞此时方知莲生是赵二虎的妻子。不久,魁字营镇压土匪窝,当中一名小头目更当众鞭打羞辱赵二虎,还抢走了粮食。庞鼓动赵和姜两人加入清军,以获得军械武器及粮食,便可不再被欺负。为了表示忠诚,三个人各杀了一名路人,立“投名状”结拜为兄弟,庞做大哥。
庞率众投靠朝廷军机处,成立“山字营”。山字营在庞青云的指挥下以少胜多,攻占太平军治下的滁州,声势大振,尔后围困苏州。苏州城内的太平军和城外的山字营都面临断粮,庞青云从老对手魁字营以将来对分攻陷天京的战功为条件,借来十日的粮食。此时,赵二虎独自潜入苏州。在穿越城镇的途中,眼见城内的情况其实与城外一样,众人都是挨着饿,甚至到了快出现人食人的危机。及后,苏州太平军将领黄文金为了士兵和百姓不饿死及不被羞辱,自愿死于赵二虎的刀下,让士兵投降回家务农。黄文金此举令生性强悍的赵二虎也为之动容,赵也答应黄会让城内的士兵和百姓存活。但庞为了节省有限的粮食,还是杀死了投降但不愿被收编的太平军降兵,赵二虎因不满庞身为军人却不守信用而被暂时强行禁锢。
在庞青云的谋划之下,山字营顺利取得先机攻下金陵(今南京)。庞青云因此获得慈禧太后垂青,获拔擢为两江总督,不过庞却提议免除两江辖区三年赋税,此举在无意间得罪了慈禧,后庞为了稳固自身的势力,消除慈禧疑虑,计划暗杀可能拥兵自重的赵二虎,以为可以重获太后信赖。姜午阳意外发现庞青云和莲生的婚外情;姜得知庞欲对二虎不利之后,误认为庞暗杀二虎是想抢夺莲生,于是痛下杀手将莲生杀害,以为可以维护二虎的性命,但是二虎依然死于暗杀。姜午阳最后在悲恸之下起了杀意,埋伏在就职典礼上,准备刺杀庞青云。
然而,所谓的就职典礼本身已变为一场阴谋,慈禧太后不可能让手握重兵,而且是“外人”的庞青云成为总督,因为这无疑等于又制造了一个大军阀。因此,朝廷在典礼当中埋伏了枪手,想借此将庞青云铲除。此时,刚好遇上姜午阳行刺,枪手的伏击使得姜午阳刺杀得逞,姜也因而被捕并成了代罪羔羊,于两个月后以“行刺朝廷命官罪”,被判决凌迟处死。
Remove ads
演员
演员 | 角色 |
李连杰(粤配:高翰文) | 庞青云:字鹿山,“山字营”的领头大哥,清军将领 |
刘德华 (粤配:张锦程) | 赵二虎 |
金城武 (粤配:陈旭恒) | 姜午阳 |
徐静蕾 (粤配:郭碧珍) | 莲 生 |
郭晓冬 | 黄文金:历史原型为谭绍光,苏州太平军守城将领。自愿死于赵二虎刀下以换取部将士兵及平民百姓的性命安全 |
魏宗万 (粤配:龙天生) | 陈 公 |
顾宝明 (粤配:李镇洲) | 狄 公 |
王奎荣(粤配:李忠强) | 姜大人 |
石兆琪 (粤配:龚国强) | 何 魁 |
吴优 (粤配:古明华) | 赵副官 |
向佐 | 石锦标:原为赵二虎的山匪小头目,后因不愿跟随赵二虎和庞青云等人投靠清军而改投太平军,并被归入黄文金部下 |
制作
1870年,一名怪异的刺客张汶祥以小刀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供词语焉不详,民间众说纷纭,认为是湘军与太平军旧部的利益瓜葛,是为刺马案,1871年张汶祥被凌迟处死。
影片总投资4000万美元(约三亿人民币),演员片酬占43%。影片的拍摄日期为2006年12月4日至2007年3月28日[3]。拍摄地包括北京市区以西90公里的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4][5]、河北易县、浙江横店的明清民居博览城(室内戏)[6][7][8]和明清宫苑(仿紫禁城)。其中最大的一场战争场面共动用了15名副导演和八架摄影机同时拍摄,舒城大战共拍了20多天,在片中剪成12分钟[9]。后期工作在香港、洛杉矶和曼谷三地进行制作[3]。
本片在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上映的为不同剪接及配音版本,大陆版本在剧情及台词上有所修剪更动,相较于港台版本剧情删减为较平面及单纯化[10][11][12]。
票房
投名状在台湾上映41日,票房一亿四千万台币;香港上映30多日,票房27,495,779港币,位列香港年度华语片第二位(冠军是李安的《色戒》);大陆累计2.1亿人民币(因受冯小刚的《集结号》半路截杀导致后期票房腰斩,跟预期的3亿有比较大的差距)。加上北美等地的海外票房不佳,导致本片亏损[13]。
奖项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