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巴达300勇士
2007年美國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斯巴达300勇士》(英语:300)是一部2006年的美国史诗战争电影,改编自弗兰克·米勒关于温泉关战役的视觉文学《300》。电影由扎克·施奈德执导,弗兰克·米勒担任顾问和执行制作人。为了达到原本漫画中的视觉效果,本片几乎都在绿幕前拍摄。《斯巴达300勇士》由杰哈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卫·温汉、多米尼克·韦斯特和迈克尔·法斯宾德主演。
本片于2007年3月9日在美国和台湾同步上映,并有传统戏院版和IMAX版本[4],香港则在3月15日上映。这部电影有着很成功的票房,票房收入超过4.5亿美元。2007年7月31日发行 DVD、蓝光光盘和HD DVD。
电影在影评界的评价褒贬不一,影评家主要称赞视觉效果和风格,但是剧中描绘波斯人的形象与史实不符的桥段则造成了争议,部分评论将其描述为偏执或伊朗恐惧症。续集2014年3月7日发行 ,名为《300勇士:帝国崛起》。
Remove ads
剧情
公元前479年,温泉关战役结束后的那一年,斯巴达军队中的士兵迪里奥斯回忆起斯巴达的国王列奥尼达一世的一生。列奥尼达是位按照斯巴达的传统长大的英勇战士,在他成为国王后的某日,波斯使节造访斯巴达城邦,要斯巴达归顺于波斯帝国的帝王薛西斯一世,列奥尼达一世拒绝臣服将波斯使者踹下深坑。
为了向波斯进军,列奥尼达请示监事并提出战略,由于双方兵力悬殊,他的规划是占据温泉关隘口后取得防守的优势,监事依照先知的指示,下令列奥尼达不得在卡尼亚节期间发动战争,在列奥尼达愤而离开后,来自波斯的间谍向监事表达谢意,并给他们金币作为协助的奖励。
在歌果王后提点列奥尼达,要他为了家园和自由而战后,列奥尼达召集了三百名壮士向隘口前进,期间会同了友邦阿卡迪亚人的部队。中途,一名身障的斯巴达人艾菲亚提希望加入列奥尼达的部队效力,以洗刷父亲污名,但被列奥尼达拒绝,因为他的身障使他无法维持军队的阵型,这让艾菲亚提非常愤怒。
波斯大军杀至,三百壮士靠着隘口的优势和出色的战技接连挡住了步兵、弓兵和骑兵的攻势,薛西斯一世前来招降,他表示自己有无比神力,只要斯巴达向他跪拜,便可以享有富贵和权力。被激怒的波斯王派出麾下的菁英部队“幽灵战士”,在三百壮士的战术和阿卡迪亚部队的协力下,他们击退了幽灵战士,以及犀牛、战象、炸弹兵等各式部队。不受重用的艾菲亚提效忠了波斯王,并向他提供情报,阿卡迪亚人得知后认为无法与波斯军队抗衡,就此撤退。
在斯巴达,歌果王后希望能进入议会发言,说服议员派兵支援国王,但在斯巴达的制度下,她即使贵为王后也只是女性,因此不得不屈服于赛隆议员的淫威之下,用自己的肉体换取出席议会的机会。歌果王后进入议院大厅争取议员支持,但赛隆背叛了王后,将她指为荡妇。王后愤而杀死赛隆,赛隆身上带着的波斯金币证明了他是叛徒,而议员也一致同意派兵增援。
在战场上,列奥尼达面对处于优势的波斯军队,假装弃兵卸甲跪下臣服,却借机投掷长矛刺伤薛西斯一世,证明薛西斯自称的神力不过是虚言。战事立即爆发,三百壮士虽顽强抵抗,但仍很快就被消灭,列奥尼达坚持许久,终于因身中数箭而倒下。列奥尼达派遣的使者返回斯巴达城邦,将其遗物交给王后,列奥尼达的儿子继承了遗物。
迪里奥斯以及诸多的斯巴达士兵受到列奥尼达的感召,在一年之后组织了过万人的部队,连同希腊的三万兵马共同作战。迪里奥斯率领部队,与波斯军队在普拉提亚交战。
Remove ads
演员
演员 | 角色 | 电视台粤语配音 | 备注 |
杰拉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 |
列奥尼达一世 King Leonidas I |
招世亮 | 斯巴达国王 |
琳娜·海蒂 Lena Headey |
歌果王后 Queen Gorgo |
刘惠云 | 斯巴达王后 |
多米尼克·韦斯特 Dominic West |
赛隆 Theron |
陈廷轩 | 斯巴达议员,也是一名叛徒 |
大卫·温汉 David Wenham |
旁白/迪里奥斯 Dilios |
潘文柏 | 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300壮士中的一员,最后在温泉关之役的300名斯巴达战士中仅存的一人,负责传达国王与300壮士的死讯给斯巴达王国。 |
文生·雷根 Vincent Regan |
阿提米斯队长 Captain Artemis |
雷霆 | 300壮士中的一员,列奥尼达的挚友兼斯巴达亲卫队队长 |
汤姆·威斯登 Tom Wisdom |
阿斯提诺 Astinos |
曹启谦 | 阿提米斯队长之子 |
安德鲁·普列文 Andrew Pleavin |
达索斯 Daxos |
古明华 | 与列奥尼达联手的阿卡迪亚领袖。 |
安德鲁·泰尔南 Andrew Tiernan |
厄菲阿尔特 Ephialtes |
冯锦堂 | 一个畸形的斯巴达弃儿。想要洗刷父母污名要求加入斯巴达队伍但被列奥尼达拒绝,愤而告知薛西斯绕道将斯巴达军队从后方的路线包围,以致斯巴达军队全灭。 |
罗德里格·桑托罗 Rodrigo Santoro |
薛西斯 Xerxes I |
何承骏 | 波斯帝国的国王,自认为自己是神,仗着拥有百万大军一路上没有人敢反抗他,直到遇上列奥尼达。 |
史蒂芬·麦克哈蒂 Stephen McHattie |
忠诚者 | 林国雄 | 忠诚的斯巴达政治家。暗中与歌果皇后联系,并为她争取在议会发表的机会。 |
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
史帝流士 Stelios |
黄启昌 | 300壮士中的一员,一位年轻、充满活力且技能娴熟的斯巴达战士。在温泉关开战前拿波斯斥侯的尸体砌墙,并且砍断波斯密使的右手,与列奥尼达战死前最后一位跟他对话的人。 |
彼得·门萨 Peter Mensah |
波斯使者 Persian messenger |
黄启昌 | 来到斯巴达想威胁列奥尼达与斯巴达人民,反被列奥尼达踢进洞里。 |
泰隆·班斯金 Tyrone Benskin |
波斯密使 Persian Emissary |
梁志达 | 在温泉关来斯巴达阵营试图威胁斯巴达人,看到他们拿波斯斥侯的尸体来砌墙大发雷霆想拿鞭子抽打,被史地流士砍断右手。 |
Remove ads
制作
在2003年5月,电影的制作计划展开,由贾尼·努纳利(Gianni Nunnari)和马克·坎顿(Mark Canton)主导,同时迈克尔·戈登(Michael B. Gordon)也完成了电影的第二版剧本草稿,共有121页[5]。2004年6月,导演扎克·施奈德(曾执导过《活死人黎明》)受邀执导本片[6]。施奈德在编剧寇特·强斯塔(Kurt Johnstad)的协助下,改写了戈登的草稿以符合制作需求[6]。原著漫画作者弗兰克·米勒也以执行制作人和顾问的身份参与电影计划[7]。
评价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公开指责这出电影不符史实,妖魔化伊朗人的祖先波斯人,把他们描绘成残暴不仁的民族,这片等同是对伊朗宣战,并禁止国内播放,并呼吁其他伊斯兰国家禁播。香港传媒在盛赞此片的特技时,亦觉电影过分黑白分明,不符史实。[9]
奖项
流行文化

二十世纪福克斯制作了一套谐仿该片的电影,名为《这不是斯巴达》(Meet the Spartans)。
片中主角大叫的对白:“This is Sparta!”(“这就是斯巴达!”)成为了不同媒体的恶搞的网络爆红材料[11]。
续集
本片的续集《300勇士:帝国崛起》于2014年3月7日上映[12]。《帝国崛起》的导演已经不是由扎克执导,而是改为诺姆·穆罗(而扎克则担任监制和剧本工作)。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