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竹县 (1945年—1950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45年至1950年间的中华民国台湾省曾设立行政区新竹县,位于台湾西北部,与台北县、新竹市、台中县相邻。1945年二战终结后,日治时期新竹州改制为新竹县。新竹市改制为省辖市。县治设桃园镇(今桃园市桃园区)。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改名桃园县,并分出部分辖区新设新竹县、苗栗县。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0年6月8日) |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台湾脱离日本统治,新竹州改制为新竹县,新竹市改制为省辖市,县市分治,县治迁至桃园镇,辖有8县辖区、共计44个乡镇。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竹东镇与宝山乡划入新竹市,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将大溪区角板乡与竹东区尖石乡、五峰乡和大湖区大安乡(现称泰安乡)等4乡合并为新峰区。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改名桃园县[1],缩减为桃园区、中坜区、大溪区,与新峰区角板乡等4镇9乡组成,辖4镇、9乡,其余原辖区及原新竹市新设新竹县、苗栗县[2]。
政治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