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朝年号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朝年號列表
Remove ads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国祚总计276年[1]。明朝沿用着汉武帝以来的帝王年号进行纪年,共使用17个年号,其中首个使用的年号为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所启用的洪武年号,最后一个年号则是朱由检于甲申之变煤山自缢后停用的崇祯年号;使用时间最长的是达约47年又7个月的万历年号,最短的则为仅约5个月、后继万历的泰昌年号[2]

Thumb
明宣宗的一份敕谕上书有日期“宣德元年正月初三日”(1426年2月10日),“宣德”是明宣宗在位期间的年号

甲申之变后,明朝宗室于江南地区相继成立南明诸政权。明朝宗室的最后政权于昭宗朱由榔被俘并被杀后被铲除,而奉明朝为正朔的明郑最终亦向清朝投降[3]。南明共使用3个年号[4],各南明年号亦列于此处。

明朝以前的多数帝王在位期间使用2个以上的年号,到了明太祖时期确立一世一元[5],以后的帝王一般只使用一个年号,因此在民间便有以年号来代指皇帝本人[6],惟英宗朱祁镇曾经使用两个年号[2]。明朝年号变换不大,年号使用时间平均下来都比较长[7]。改元大致以新任皇帝即位的隔年开始,不过也有几次特殊情况:如1402年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在当年革除建文年号,改以洪武年号纪年[8][9];1457年“夺门之变”后太上皇朱祁镇复位,于当年改元天顺[10]。也曾发生一年内颁布两次改元诏书的情况,如1620年神宗驾崩,光宗即位,预定在明年(1621年)启用泰昌年号,但同一年光宗驾崩,新即位的熹宗采纳了群臣的意见,在当年启用泰昌年号,明年改为启用天启年号[11]。由于明朝多个年号重复前朝年号的名称,有些还重复到民变起义军使用的年号[注 1],以致于到了明末还有人在调侃此事[12]

明朝的外藩朝鲜琉球国等也曾遵用明朝年号,其中朝鲜在1637年被迫臣服于清朝以后,表面用清正朔,暗中遵用崇祯年号,以表示朝鲜的尊明反清之志[13]

由于明朝皇帝的年号的释义多无正式文告记载[14],故此处列出冯天瑜于《明清年号探微》所给予的释义供参考。各年号的使用期则出自张廷玉主纂的《明史》及温睿临所著的《南疆绎史》。

Remove ads

列表

更多信息 年号, 使用期 (西历年月日) ...
Remove ads

南明

更多信息 年号, 使用期 (西历年月日) ...
Remove ads

以年号冠名

更多信息 类别, 名称 ...

注释

  1. 比如永乐年号与五代十国的张遇贤、北宋末年方腊的永乐年号重名,天顺年号与金末的红袄军、元朝天顺帝的天顺年号重名,正德年号与西夏的正德年号重名等等。
  2. 洪武年号启用时间以《明太宗实录》为准;《明史》作七月壬午朔(初一日)启用。[8]
  3. 鲁王政权奉“弘光”年号至1646年2月15日(弘光元年十二月三十日)。[44]
  4. 隆武年号启用时间以《南明野史》及《南明史》为准[46];李崇智作起于闰六月[45],《明史》及《南疆绎史》作闰六月丁未(二十六日)改元[46]
  5. 明郑政权奉“永历”年号至1683年9月15日(康熙二十二年/永历三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因于澎湖海战战败而向施琅投降并灭亡为止,共使用“永历”年号36年又7个月又25日。[49]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