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春光乍泄

1997年香港電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春光乍洩
Remove ads

《春光乍泄》(英语:Happy Together)是1997年上映的香港浪漫剧情电影,该片由王家卫执导[2],故事主要发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描述张国荣梁朝伟所饰演的一对男同性恋伴侣的爱情故事。

事实速览 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 基本资料 ...

《春光乍泄》被认为是新酷儿电影运动英语New_queer_cinema中最佳的LGBT电影之一,并获得了积极的评价,并在1997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影展上放映,本片获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3]。在2005年,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票选为“最佳华语片一百部”之一[4]。2011年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主办的“影史百大华语电影”获选为第二十六名。

2022年,《春光乍泄》在《视与听》影评人调查中被评为史上最伟大的电影第225名。[5]2016年,该片在英国电影协会的民意调查中被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LGBT电影第三名。[6]2018年,该片在BBC民调中被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外语片第71名。[7]

Remove ads

剧情简介

黎耀辉(梁朝伟 饰)与何宝荣(张国荣 饰)是一对恋人,他们从香港来到阿根廷。一天,何宝荣买了一盏灯,两人觉得漂亮,于是前去寻找在灯上转动的伊瓜苏瀑布。旅程中,二人开始迷路,其后发生争执。何宝荣主动向黎耀辉提议暂时分开。

二人分道扬镳后都凑巧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生活。黎耀辉与何宝荣于酒吧重遇后,二人的关系依旧僵硬。一次,黎耀辉酒醉后,向何宝荣埋怨自己的钱被何宝荣花光。其后,何宝荣为了偷一只手表送给黎耀辉,遭人暴打,浑身是伤的何宝荣坚持踉跄著来到黎耀辉的住处……

主要演员

演员 角色
张国荣 何宝荣
梁朝伟 黎耀辉
张震 张宛
关淑怡 黎耀辉女友(已被删剪,及后删剪片段于幕后纪录片《摄氏零度·春光再现》重见天日)
连碧东 张宛父亲[8]

制作

Thumb
博卡区色彩鲜艳的房屋,该地为阿根廷探戈的发源地,亦为两名主角的居住地点。

根据导演王家卫于1997年的访谈,《春光乍泄》之所以选择于阿根廷取景,主要基于他对探索未知事物的偏好。他表示希望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中进行创作,而阿根廷除了地理上的异国感外,其相对低廉的制作成本亦成为选址的重要考量,相较于美国等地的高额预算,阿根廷更为可行。此外,王家卫原本计划改编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的小说《布宜诺斯艾利斯之恋》(The Buenos Aires Affair)[9],但该计划最终未能实现,《春光乍泄》遂成为他延续对阿根廷兴趣的另一创作实践。[10]

《春光乍泄》而后于1996年8月开拍[11],初期的剧本构想与最终成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相关资料,最初的剧情设定为何宝荣前往阿根廷处理其父亲的后事,却意外发现父亲在当地有一位同性情人。出于好奇,何宝荣开始对同性恋产生兴趣,进而展开探索。张国荣原本饰演的是其父亲的同性伴侣。然而王家卫后来决定大幅修改剧情结构,相关已拍摄片段亦未纳入正片。

在阿根廷的拍摄过程中,剧组主要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近郊的博卡区取景,该区拥有强烈的在地色彩与历史感,常被视为与九龙寨城相似的贫民文化象征。由于当地的劳工制度每周仅工作五天,而剧组时间与预算紧迫,因此安排两组阿根廷工作人员轮班协助拍摄。尽管拍摄期间曾遭遇持枪索财等治安问题,王家卫则强调与当地居民始终保持良好关。起初,剧组原计划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取景,但王家卫在场勘过程中认为该地景观与他所构想的氛围有所落差,遂改于更具生活气息与视觉特色的博卡区进行主要拍摄。[10]

关于片中同性恋主题的设定,王家卫曾表示,这一方向并非事前预设。他与主演张国荣、梁朝伟皆为多年合作伙伴,两人过往常在其作品中担任“性感诱惑者”的角色。有一次王家卫曾开玩笑询问两位演员:“为何你们不干脆饰演一对恋人?”当时二人笑言置之,未料最终该玩笑成真。王家卫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爱情本质上并无差异,皆涉及渴望、依赖与分离等情感经验。此外,《春光乍泄》的拍摄时机正值香港主权即将于1997年移交中国之际,王家卫提到,当时中国导演张元的作品《东宫西宫》因涉及同性恋议题而遭中国大陆禁映,在此背景下,不少香港导演担忧回归后电影审查制度将趋于保守,因而加快制作进度,试图在制度变革前完成具挑战性的题材。[10]

接拍《春光乍泄》前,梁朝伟并未得知自己所饰演的角色是一位同志。他基于对王家卫的信任而爽快答应演出,然而抵达拍摄现场后,第一场戏即为涉及同志情感的情爱场面,让毫无心理准备的他颇感震惊。导演王家卫亦曾分享拍摄期间梁朝伟与张国荣之间的情谊。指出梁朝伟一向细心体贴,是“真正的好护士”。早在拍摄《东邪西毒》期间,张国荣曾在榆林遭蝎子螫伤,梁朝伟即时给予关怀。而在阿根廷拍摄《春光乍泄》时,张国荣感染阿米巴菌,出现严重腹泻,甚至有生命危险,梁朝伟特地介绍自己的家庭医生给张国荣,这位医生后来也成为张的长期主诊。拍摄期间,梁朝伟每日亲自熬粥喂张国荣服用,所以在电影中,两人的感觉才那么贴切自然且亲昵。[12]

歌手关淑怡原在片中饰演黎耀辉的女友,但最终其所有演出片段皆遭删除。根据他在2008年接受香港电视节目《志云饭局》访问时透露,参演契机是透过与王家卫的一位共同朋友介绍。当时王家卫向她表示拍摄期约为十天左右,但实际拍摄时间延长至约两至三个月。最终王家卫认为该角色与两位男主角之间的情节过于抽离,因而决定将所有相关戏份剪除。[13]

电影结尾所呈现的台北市场景摄于1997年1月。拍摄地点涵盖宁夏夜市、辽宁街夜市,以及台北捷运科技大楼站一带。[8]

主题和解释

国籍、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在电影开场,王家卫以黎耀辉持有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镜头作为引子,点出本片将触及国族身份与认同议题。[14]

香港主权移交

Thumb
导演王家卫曾形容剧中所呈现的阿根廷为“对香港人而言,世界的尽头”。[10]

《春光乍泄》于1997年5月上映,刻意选在香港经历百年英国殖民统治、即将于同年6月30日主权移交中国的前夕发行,突显当时香港社会对未来的集体焦虑与不确定性。电影的副标题“关于重逢的故事”(A Story About Reunion)亦被视为对主权移交的象征性暗喻。[15]片末穿插了1997年2月20日邓小平逝世的新闻片段与具体日期,进一步将故事的时空明确地定位于回归前夕的香港。

一些评论认为,电影的英文片名《Happy Together》不仅呼应剧中主角关系的反复纠葛,也隐含对香港与中国“重聚”后能否真正“幸福在一起”的深层疑问。[15]王家卫曾在访谈中阐述,英文片名《Happy Together》的意涵,也是对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后未来情势的一种期望与投射。表示:“我希望1997年以后,我们会happy together,但实际上1997年7月1日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没有人能有决定性的答案。”王强调片中角色并非刻意作为象征两地政治实体的符号,明言:“我的故事中的两位主角是‘人’,不是用来作为象征两个国家的‘符号’。”[10]

在其中一种解读中,何宝荣与黎耀辉象征香港难以调和的两种面向。剧中何宝荣若无法找到护照,便无法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象征那些未能持有真正英国护照的香港人,如同永远被排除于家国之外的“异乡人”。黎耀辉在目睹伊瓜苏瀑布后选择前往台湾,其是否最终与剧中多次提及的父亲和解,电影并未交代。而当何宝荣后来试图寻回被黎耀辉藏起的护照时,也透露出他内心渴望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念头,进一步强化了两位角色对自身“异乡人”处境的不安与迷惘。[16]

另一种诠释则认为,黎耀辉代表香港人所拥有的社会自由与自主性,同时也是离开故土、远游至世界另一端的“儿子”;而布宜诺斯艾利斯则象征过往殖民宗主国英国。尽管如此,这位“儿子”(象征香港)终究必须回到以父亲形象代表的中国,以化解历史上的分歧与对立。片中张震所饰演的角色被解读为象征台湾,在历史经验与中国相似的地方,他在故事中给予黎耀辉慰藉,也带来对未来的希望。电影的视觉语言亦呼应此意涵:开场以黑白画面呈现,随着黎耀辉生活逐渐趋于稳定,画面色彩渐趋饱和,象征希望与重生。

王家卫刻意选择布宜诺斯艾利斯作为《春光乍泄》的主要场景,因其位于地球彼端,与香港形成强烈对比,也象征角色远离熟悉文化与生活背景的状态。这样的设定使何宝荣与黎耀辉的“出走”带有一种文化流亡与身份漂泊的隐喻。尽管电影表面上并未以政治寓言为主轴,但其核心关注的是文化认同、家庭关系、归属感与移民经验等议题。另有观点指出,电影将香港场景进行视觉上的“倒置”,象征角色对原乡的陌生与距离。[15]

此外,两人从香港远赴布宜诺斯艾利斯,体现了身处异乡的失落与疏离。与王家卫早期作品中对香港都市景观的描绘相对照,此片更突显两座城市之间的相似性,进一步强化主角在情感与身份上的漂泊感。正因这种“无家可归”与缺乏归属感的状态,最终导致两人关系无法稳定,走向分离。[15]

Remove ads

禁闭感

在《春光乍泄》的另一元素,何宝荣与黎耀辉的关系展现出强烈的压迫与禁闭氛围。电影透过摇晃不定的手持摄影、昏暗灯光下的封闭空间,以及破旧公寓、狭窄厨房、脏乱小巷、探戈酒吧、餐厅后厨和公共浴室走廊等场景,营造出令人窒息的视觉环境,反映出角色心理状态的压抑。

这种封闭感进一步体现在何宝荣因手伤暂住黎耀辉公寓期间的脆弱。即使黎耀辉离开后,他仍滞留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未能离去。相较之下,黎耀辉前往伊瓜苏瀑布的旅程被视为释放与重生的象征,与何宝荣原地踏步的处境形成对比。[15]

伊瓜苏瀑布和瀑布灯

Thumb
片中出现的伊瓜苏瀑布被广泛视为象征两位主角关系的重要意象。

片中,伊瓜苏瀑布作为两人关系的象征,其意义自电影早期制作阶段即已确立。当瀑布以装饰形式出现在何宝荣为黎耀辉购买的灯饰上,亦暗示两人选择来到阿根廷的原因。电影中的第一个彩色画面即为瀑布,透过鸟瞰镜头与不自然的蓝绿色调营造出超现实感,象征大自然的壮阔与未来的不可预测性。一位学者指出,瀑布的意象强化了观众面对自然与未来的无力感,对应于两人关系终将恶化的宿命。[17]

另一解释则将瀑布视为两人情感的象征:“他们的激情汹涌奔腾,具有破坏性,如同瀑布倾泻而下、直奔未知的终点”。[18]电影末段,黎耀辉实地前往瀑布,象征其终于放下这段关系,而何宝荣则透过重新点亮那盏瀑布灯,意识到黎耀辉的决绝。两人分别以实景与象征方式告别过去,从而完成情感上的告别与转变。

酷儿

《春光乍泄》的酷儿叙事引发广泛讨论。一方面,该片被誉为“史上最佳同性爱情片之一”,其核心关注不在何宝荣与黎耀辉的性倾向,而是普遍的人际关系冲突,使其具备跨越性别与性向的共鸣。[19]不少评论认为,尽管同性恋不是电影主题,但片中对同性情感的刻画却真实细腻。[20]此外,电影未以性别划分角色,对男性气质提出质疑,并呈现同志角色的复杂性与社会定位。

导演王家卫曾表示:

事实上,我拍的不是一个纯粹的同性恋电影,而是一个关于爱情故事。同志并不是主题,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才是重点,只不过这两个人恰巧都是男人而已。通常我讨厌带有“同性恋电影”之类标签的电影,或“艺术电影”或“商业电影”。只有好电影和坏电影。”

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两位主角之所以远赴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因其同志身份在原生文化中遭排斥,从而成为“被流放的酷儿”。[21]不过,评论家杰里米·谭布宁(Jeremy Tambling)指出,电影并未聚焦同志身份的社会处境,反而抹去了他们所承受的社会偏见与历史特质。影片也大量呈现新儒家式的价值观,如勤劳、节俭与自我克制:黎耀辉透过工作、储蓄、照顾他人以及试图与父亲和解的行为,获得某种“回报”,而何宝荣则因沉溺情欲与消费而被困于困顿之中。张震饰演的角色也符合这种价值取向:勤奋工作、储钱旅行、拥有稳定家庭,象征顺从主流价值者获得奖赏,而违反者则受到惩罚,使电影呈现出某种“异性恋叙事的道德结构”。[22]

音乐

与王家卫先前作品多采用美英音乐不同,《春光乍泄》大量使用南美音乐,以去中心化的跨国文化策略将阿根廷与香港置于意想不到的对话之中。电影首曲为卡耶塔诺·费洛索翻唱的〈Cucurrucucú paloma〉,一首描绘情人思念的悲伤民谣,在两位主角首次分手时播放,与黎耀辉对瀑布的幻想场景相呼应,强化其内心的哀愁与思念。。[21]

主题

此外,弗兰克·扎帕的〈Chunga's Revenge〉亦多次出现在电影中,其强烈的吉他象征何宝荣浮夸多变的性格,低沉的小号与缓慢节奏则象征黎耀辉的稳定与敏感,两者形成对比。[21]阿斯托尔·皮亚佐拉创作的〈Prologue〉、〈Finale〉与〈Milonga for Three〉等探戈乐曲构成电影重要配乐,贯穿于角色共舞、分离等关键场景。例如在厨房探戈、最后一次分手、以及何宝荣与陌生男子跳舞时出现。电影最后黎耀辉抵达瀑布时,背景播放〈Finale〉,据悉王家卫是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购买皮亚佐拉专辑后,决定采用其音乐。[23]

电影的压轴曲为锺定一翻唱的〈Happy Together〉,改编自海龟乐队英语The_Turtles原曲,在黎耀辉乘坐台北捷运时响起。该曲一方面讽刺西方音乐对浪漫的理想化,一方面也展现黎耀辉已能平静面对过去,为重新出发留下伏笔。[21]

虽然解释各不相同,但王家卫曾表示:

在这部电影里,有些观众会说这个片名似乎很愤世嫉俗,因为它讲的是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到最后他们只是分开了。但对我来说,幸福可以适用于两个人,也可以适用于一个人和他的过去,我想有时当一个人对自己和他的过去感到平静时,我认为这是一段可以幸福的关系的开始,并且他可以更开放地接受未来与其他人的更多可能性。[24]

Remove ads

电影原声大碟

出版日期 : 1998年6月20日

  1. Waterfall
  2. BAR SUR I
  3. Chunga'S Revenge
  4. BAR SUR II
  5. Prologue (tango apasionado)
  6. 3 amigos take one NG
  7. 3 Amigos III
  8. Milonga For 3
  9. I Have Been In You
  10. Finale (tango apasionado)
  11. Happy Together
  12. Goal

其他制作人

  • 出品人:陈以靳
  • 策划:泰镇 筱原弘子 曾敬超
  • 统筹:朱继生
  • 制片:彭绮华
  • 制作总监:彭绮华
  • 美术指导:张叔平
  • 录音:梁志达
  • 出品:春光映画
  • 摄制:泽东

发行

票房

在香港院线上映期间,《春光乍泄》的票房收入为8,600,141港币。[25]《春光乍泄》还通过奇诺国际公司在北美进行了有限的影院放映,票房收入为320,319美元。[26]

奇诺国际公司于2010年6月8日发行了这部电影的DVD和蓝光光盘。该版本现已绝版。[27]这部电影后被标准收藏收录,并于2021年3月23日与其他七部王家卫电影发行蓝光版本。[28]

评论

《春光乍泄》在香港获得普遍好评,受到周蕾、陈剑梅等众多中港学者和影评人的深入分析。[29][17]一家香港影评网站称其称为“椭圆的水银实验,是纯粹的王家卫,渴望、遗憾和悲惨的美并重。”[30] 由于《春光乍泄》获得了国际认可,它在美国几家主要出版社上发布了相关评论。《旧金山纪事报》的爱德华·古斯曼(Edward Guthmann)对这部电影进行欣喜若狂的评论,对杜可风的创新摄影和导演手法大加赞赏[31];《纽约时报》的斯蒂芬·霍尔顿表示,这是一部比王家卫以前的电影还更加连贯、更发自于内心的电影,同时又不失他早期作品的鲁莽风格。[32]综艺》的德里克·埃利(Derek Elley)给出了总体正面的评价,称其为王家卫在一段时间以来最感性和最成熟的作品,埃利也称赞了电影场景布置、音乐和张叔平的美术设计。他强调杜可风是这部电影“真正的明星”,因为其在画面所造的高对比度摄影技术,亚洲电影脉搏一方则表示,张国荣梁朝伟都是电影中的主角。[33]

然而,乔纳森·罗森鲍姆在《芝加哥读者杂志》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34]。对于电影的总结中批评其情节模糊。在《票房杂志》中,韦德梅杰给了这部电影最负面的评价之一,称它“在风格或叙事上几乎没有进步,尽管它应该是取悦他的核心粉丝”。他不赞成王家卫的摄影称其为“随机实验”,表示由于缺乏叙事性,电影“令人难以忍受的乏味”。[35]

烂番茄上,根据38条评论,这部电影的支持率为82%,平均评分为7.30/10。该网站的评论共识是:即使叙事乏味,但《春光乍泄》强烈的风格性与其生活中的爱情故事反倒相得益彰。[36]Metacritic则根据17条评论,这部电影的加权平均得分为70分(满分100分),获得“普遍好评”的分数。[37]

审查

在该片最初上映时,电影制片人考虑对影片进行审查,特别是针对特定观众审查片头的性爱场景。[38] 电影海报中两位主角衣着整齐、双腿交缠的画面被禁止在香港的公共场所张贴,并在电影上映前被全部撤下。[39]

该片由于以同性恋为主要剧情,在新加坡申请放映的时候,新加坡媒体发展局拒绝颁发分级证明,该片成为新加坡的禁片,迄今为止仍旧无缘新加坡院线上映。[40]

影响

自上映以来,《春光乍泄》长期被誉为“最受赞誉的亚洲同志电影”之一,并在华语与国际影坛留下深远影响。[41]韩国曾举办“王家卫历年作品中最配情侣”票选活动,由梁朝伟与张国荣所饰演的黎耀辉与何宝荣获得第一名。[42]在韩国电影杂志《KINO》举办的“最佳电影情侣”选举中,两人亦名列第三。

《春光乍泄》的影响也延伸至其他电影音乐领域。歌手古巨基曾发行歌曲《Dear Leslie》,由刘宏基作曲、陈少琪填词,其中歌词“当风吹起某年某一刻不忍远离,期待转移时空宝荣耀辉又重遇故地”,第一句致敬张国荣的经典歌曲《风继续吹》,第二句则直接引用《春光乍泄》中的角色名,表达对张国荣及其作品的致敬。

2016年,美国电影月光男孩》(Moonlight)的摄影指导詹姆斯·拉克斯顿在《时代杂志》受访时表示,该片视觉风格受到《春光乍泄》与《花样年华》的启发。他特别提及王家卫在使用自然光与环境光结合补光方面的手法,及色彩上的表现,帮助其在《月光男孩》中营造出“如梦似幻的现实感”。其中一幕中,男主角齐朗遭母亲斥责时卧室散发出的粉红灯光,即为王家卫风格的直接影响。[43]

2006年开播的俄罗斯情景喜剧《Happy Together》(俄语原名:Счастливы вместе)亦借用了《春光乍泄》的英文片名作为剧名。[44]

2017年适逢《春光乍泄》上映20周年,第54届金马奖特别重映本片,并将片中主角剧照与伊瓜苏瀑布画面作为当届典礼主视觉的海报设计元素之一。[45][46][47]

2022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独立影展(Buenos Air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为纪念本片25周年,再次放映《春光乍泄》作为特别活动。[48][49]滚石杂志》称本片为该影展的“非正式主角”,因为在影展的“特别之夜”单元中,也首映以王家卫为主题的纪录片处女作《BJ:The Life and Times of Bosco and Jojo》,片中亦提及《春光乍泄》对创作的影响。[50]

荣誉

更多信息 颁奖典礼, 奖项 ...

其他媒体

幕后纪录片

《摄氏零度·春光再现》是一部于1999年上映,从《春光乍泄》衍生的纪录片,由关本良英语Kwan_Pun_Leung与李业华共同执导。该片于1998年初投入制作,记录《春光乍泄》拍摄期间的幕后过程,并纳入导演王家卫最终未采用的部分片段,例如张国荣与梁朝伟学习探戈的训练花絮及涉及到关淑怡的所有镜头。王家卫将拍摄时遗留下来的录像带与胶片素材交予导演团队后,关与李两人亲赴阿根廷,重返原片取景地点进行拍摄,该纪录片收录王家卫与梁朝伟的专访。[5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