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棕榈奖
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金棕榈奖(法语:Palme d'Or)是法国戛纳电影节正式竞赛项目的奖项之一,颁发给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电影[1],也是戛纳电影节的最高荣誉。该奖项于1955年起由组委会颁发,在此之前,电影节的最高奖为国际影展最高奖(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1964年至1974年间,最高奖亦为国际影展最高奖所取代[1]。
事实速览 金棕榈奖 Palme d'Or, 地点 ...
| 金棕榈奖 Palme d'Or | |
|---|---|
| 地点 | 戛纳 |
| 国家/地区 | |
| 主办单位 | 戛纳电影节 |
| 首次颁发 | 1955年 |
| 最近颁发 | 2025年 |
| 官方网站 | https://festival-cannes.com |
关闭
金棕榈奖的奖杯是138克重纯金棕榈叶,共19片分叶,放在水晶基座底上,象征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项。
历届获奖者
以下是所有获得此奖的电影与导演:
更多信息 年分, 电影 ...
| 年分 | 电影 | 电影原名 | 导演 | 制作国 |
|---|---|---|---|---|
| 1939(法语:Festival de Cannes 1939) | 《和平联盟(英语:Union Pacific (film))》 | Union Pacific | 塞西尔·德米尔 | |
| 1939年至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展未举办。2002年特别评审团观赏1939年12部原定入选电影之中7部[2],追授金棕榈奖予《和平联盟》[3]。 | ||||
| 最高奖称为“国际影展最高奖”(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 ||||
| 1946 | 《相见恨晚(英语:Brief Encounter)》 | Brief Encounter | 大卫·利恩 | |
| 《最后的机会(德语:Die letzte Chance (1945))》 | Die Letzte Chance | 利奥波德·林特贝格(德语:Leopold Lindtberg) | ||
| 《失去的周末》 | The Lost Weekend | 比利·怀尔德 | ||
| 《玛丽娅的画像(西班牙语:María Candelaria)》 | María Candelaria | 艾米利奥·费南德兹(西班牙语:Emilio Fernández) | ||
| 《没有翅膀的男人(斯洛文尼亚语:Men Without Wings)》 | Muži bez křídel | 弗朗蒂塞克·卡普(斯洛文尼亚语:František Čáp) | ||
| 《下层都市(旁遮普语:ਨੀਚਾ ਨਗਰ)》 | नीचा नगर | 契坦·阿南德(印地语:चेतन आनन्द) | ||
| 《田园交响曲(法语:La Symphonie pastorale (film))》 | La symphonie pastorale | 让·德拉努瓦(法语:Jean Delannoy) | ||
| 《大地将变成红色(丹麦语:De røde enge)》 | De røde enge | 波迪尔·伊普森(丹麦语:Bodil Ipsen) 小刘·劳里岑(丹麦语:Lau Lauritzen junior) |
||
| 《不设防城市》 | Roma, città aperta | 罗伯托·罗塞利尼 | ||
| 《折磨(瑞典语:Hets)》 | Hets | 阿尔夫·斯约堡(瑞典语:Alf Sjöberg) | ||
| 《转折点(俄语:Великий перелом (фильм))》 | Великий перелом | 弗雷德里希·埃姆勒(俄语:Эрмлер, Фридрих Маркович) | ||
| 最高奖称为“最高奖”(Grand Prix) | ||||
| 1947 | 《安东与安东妮(法语:Antoine et Antoinette)》(最佳心理与爱情电影) | Antoine et Antoinette | 雅克·贝克尔 | |
| 《十字炮火(英语:Crossfire (film))》(最佳社交电影) | Crossfire | 爱德华·迪麦特雷克(英语:Edward Dmytryk) | ||
| 《诅咒合唱团(法语:Les Maudits)》(最佳冒险与犯罪电影) | Les Maudits | 勒内·克莱芒 | ||
| 《小飞象》(最佳动画设计) | Dumbo | 班·夏普斯廷(英语:Ben Sharpsteen) | ||
| 《齐格菲富丽秀》(最佳音乐喜剧) | Ziegfeld Follies | 文森特·明内利 莱缪尔·艾尔斯(英语:Lemuel Ayers) 罗伊·德尔·鲁斯(英语:Roy Del Ruth) 乔治·希德尼(英语:George Sidney) 罗伯特·路易斯(英语:Robert Lewis) |
||
| 1948 | 因财政问题,影展未举办。 | |||
| 1949年 | 《第三人》 | The Third Man | 卡罗尔·里德 | |
| 1950 | 因财政问题,影展未举办。 | |||
| 1951 | 《米兰的奇迹(意大利语:Miracolo a Milano)》 | Miracolo a Milano | 维托里奥·德西卡 | |
| 《朱丽小姐(瑞典语:Fröken Julie (film, 1951))》 | Fröken Julie | 阿尔夫·斯约堡(瑞典语:Alf Sjöberg) | ||
| 1952 | 《奥赛罗(英语:Othello (1951 film))》 | Othello | 奥逊·威尔斯 | |
| 《两分钱的希望(意大利语:Due soldi di speranza)》 | Due soldi di speranza | 雷纳托·卡斯特拉尼(意大利语:Renato Castellani) | ||
| 1953 | 《恐惧的代价》 | Le Salaire de la peur | 亨利-乔治·克鲁佐 | |
| 1954 | 《地狱门》 | 地狱门 | 衣笠贞之助 | |
| 最高奖称为“金棕榈奖”(Palme d'Or) | ||||
| 1955 | 《君子好逑》§ | Marty | 德尔伯特·曼 | |
| 1956 | 《沉默的世界(法语:Le Monde du silence (film))》 | Le Monde du silence | 雅克-伊夫·库斯托 路易·马勒 |
|
| 1957 | 《四海一家(英语:Friendly Persuasion (1956 film))》 | The Friendly Persuasion | 威廉·惠勒 | |
| 1958 | 《雁南飞》 | Летят журавли | 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 | |
| 1959 | 《黑人奥菲尔(法语:Orfeu Negro)》§ | Orfeu Negro | 马西·卡缪(法语:Marcel Camus) | |
| 1960 | 《甜蜜的生活》§ | La Dolce Vita | 费德里科·费里尼 | |
| 1961 | 《维莉蒂安娜(西班牙语:Viridiana)》§ | Viridiana | 路易斯·布努埃尔 | |
| 《长别离(法语:Une aussi longue absence (film, 1961))》§ | Une aussi longue absence | 亨利·柯比 | ||
| 1962 | 《诺言》§ | O pagador de Promessas | 安塞尔莫·杜阿特(葡萄牙语:Anselmo Duarte) | |
| 1963 | 《浩气盖山河》§ | II Gattopardo | 卢基诺·维斯孔蒂 | |
| 最高奖称为“国际影展最高奖”(Grand Prix du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 ||||
| 1964 | 《秋水伊人》 |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 雅克·德米 | |
| 1965 | 《色情男女(英语:The Knack ...and How to Get It)》 | The Knack ...and How to Get It | 理查·雷斯特(英语:Richard Lester) | |
| 1966 | 《男欢女爱》 | Un Homme et une Femme | 克劳德·劳路许 | |
| 《绅士现形记(意大利语:Signore & signori)》 | Signore e Signori | 皮亚托·杰米(意大利语:Pietro Germi) | ||
| 1967 | 《春光乍现》 | Blow-up |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
| 1968 | 因该届在中途被取消,以声援在五月风暴中示威的学生和工人,而未颁奖。 | |||
| 1969 | 《如果…》 | If.... | 林赛·安德森 | |
| 1970 | 《外科医师》 | MASH | 罗伯特·奥尔特曼 | |
| 1971 | 《一段情(英语:The Go-Between (film))》 | The Go-between | 约瑟夫·罗西(英语:Joseph Losey) | |
| 1972 | 《工人阶级上天堂(意大利语:La classe operaia va in paradiso)》§ | La classe operaia va in paradiso | 艾利欧·派特立(意大利语:Elio Petri) | |
| 《马蒂事件(意大利语:Il caso Mattei)》§ | Il caso Mattei | 法兰西斯科·罗西 | ||
| 1973 | 《流浪奇男子(英语:Scarecrow (1973 film))》 | Scarecrow | 杰瑞·沙兹堡(英语:Jerry Schatzberg) | |
| 《受雇者(英语:The Hireling)》 | The Hireling | 艾伦·布里吉斯(英语:Alan Bridges) | ||
| 1974 | 《对话(英语:The Conversation)》 | The Conversation | 弗朗西斯·科波拉 | |
| 最高奖称为“金棕榈奖”(Palme d'Or) | ||||
| 1975 | 《烽火岁月志(阿拉伯语:وقائع سنين الجمر (فيلم))》 | وقائع سنين الجمر | 穆罕默德·拉卡达-哈米纳(阿拉伯语:محمد الأخضر حمينة) | |
| 1976 | 《出租车司机》 | Taxi Driver | 马丁·斯科塞斯 | |
| 1977 | 《我父我主》 | Padre, Padrone | 保罗·塔维亚尼 维托里奥·塔维亚尼 |
|
| 1978 | 《木鞋树(意大利语:L'albero degli zoccoli)》§ | L'Albero degli zoccoli | 埃曼诺·奥尔米(意大利语:Ermanno Olmi) | |
| 1979 | 《现代启示录》 | Apocalypse Now | 弗朗西斯·科波拉 | |
| 《铁皮鼓》 | Die Blechtrommel | 沃克·施隆多夫 | ||
| 1980 | 《影武者》 | 影武者 | 黑泽明 | |
| 《爵士春秋》 | All That Jazz | 鲍勃·福瑟 | ||
| 1981 | 《铁人》 | Człowiek z żelaza | 安杰伊·瓦伊达 | |
| 1982 | 《大失踪(英语:Missing (1982 film))》§ | Missing | 科斯塔·加夫拉斯 | |
| 《自由之路(土耳其语:Yol (film))》§ | Yol | 伊尔玛兹·顾内(土耳其语:Yılmaz Güney) 雪利夫·果伦(土耳其语:Şerif Gören) |
||
| 1983 | 《楢山节考》 | 楢山节考 | 今村昌平 | |
| 1984 | 《德克萨斯州的巴黎》§ | Paris, Texas | 维姆·文德斯 | |
| 1985 | 《爸爸出差时》§ | Отац на службеном путу | 埃米尔·库斯图里察 | |
| 1986 | 《战火浮生》 | The Mission | 罗兰·约菲(英语:Roland Joffé) | |
| 1987 | 《恶魔天空下(法语:Sous le soleil de Satan (film))》§ | Sous le soleil de Satan | 莫里斯·皮亚拉 | |
| 1988 | 《征服者佩尔》 | Pelle erobreren | 比利·奥古斯特 | |
| 1989 | 《性、谎言和录像带》 | Sex, Lies, and Videotape | 史蒂文·索德伯格 | |
| 1990 | 《我心狂野》 | Wild at Heart | 大卫·林奇 | |
| 1991 | 《巴顿·芬克》§ | Barton Fink | 乔尔·科恩 伊桑·科恩 |
|
| 1992 | 《善意的背叛(丹麦语:Den gode vilje)》 | Den Goda viljan | 比利·奥古斯特 | |
| 1993 | 《钢琴课》 | The Piano | 简·坎皮恩 | |
| 《霸王别姬》 | 陈凯歌 | |||
| 1994 | 《低俗小说》 | Pulp Fiction | 昆汀·塔伦蒂诺 | |
| 1995 | 《地下》 | Подземље | 埃米尔·库斯图里察 | |
| 1996 | 《秘密与谎言》 | Secrets & Lie | 迈克·利 | |
| 1997 | 《鳗鱼》 | うなぎ | 今村昌平 | |
| 《樱桃的滋味》 | طعم گيلاس |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 ||
| 1998 | 《永远的一天》§ | Μια αιωνιότητα και μια μέρα |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
| 1999 | 《罗塞塔》§ | Rosetta | 尚-皮耶·达顿 卢·达顿 |
|
| 2000 | 《黑暗中的舞者》 | Dancer in the Dark | 拉斯·冯·提尔 | |
| 2001 | 《人间有情天》 | La stanza del figlio | 南尼·莫雷蒂 | |
| 2002 | 《钢琴家》 | The Pianist | 罗曼·波兰斯基 | |
| 2003 | 《大象》 | Elephant | 格斯·范·桑特 | |
| 2004 | 《华氏911》 | Fahrenheit 9/11 | 迈克尔·摩尔 | |
| 2005 | 《孩子》 | L'Enfant | 尚-皮耶·达顿 卢·达顿 |
|
| 2006 | 《风吹麦浪》§ |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 肯·洛奇 | |
| 2007 | 《4月3周又2天》 | 4 luni, 3 săptămâni şi 2 zile | 克里斯蒂安·蒙久 | |
| 2008 | 《墙壁之间》§ | Entre les murs | 洛宏·康铁 | |
| 2009 | 《白丝带》 | Das weiße Band | 米夏埃尔·哈内克 | |
| 2010 |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 | ลุงบุญมีระลึกชาติ | 阿披差蓬·威拉社他恭 | |
| 2011 | 《生命之树》 | The Tree of Life | 特伦斯·马利克 | |
| 2012 | 《爱》 | Amour | 米夏埃尔·哈内克 | |
| 2013 | 《阿黛尔的生活》§ | La vie d'Adèle | 阿布戴·柯西胥 (与演员阿黛尔·艾克阿切波洛斯 和蕾雅·赛杜共享)[4] |
|
| 2014 | 《冬眠》 | Kış Uykusu | 努里·比尔盖·杰伊兰 | |
| 2015 | 《流浪的迪潘》 | Dheepan | 贾克·欧迪亚 | |
| 2016 | 《我是布莱克》 | I, Daniel Blake | 肯·洛奇 | |
| 2017 | 《方形》 | The Square | 鲁本·厄斯特隆德 | |
| 2018 | 《小偷家族》 | 万引き家族 | 是枝裕和 | |
| 2019 | 《寄生虫》§ | 기생충 | 奉俊昊 | |
| 2020 | 因COVID-19疫情,影展未举办。 | |||
| 2021 | 《钛》 | Titane | 朱利亚·迪库诺 | |
| 2022 | 《悲情三角》 | Triangle of Sadness | 鲁本·厄斯特隆德 | |
| 2023 | 《坠落的审判》 | Anatomie d'une chute | 朱斯蒂娜·特里耶 | |
| 2024 | 《阿诺拉》 | Anora | 肖恩·贝克 | |
| 2025 | 《普通事故》 | یک تصادف ساده | 贾法·潘纳西 | |
关闭
- § 表示该得主是评审团成员全体无异议通过。
Remove ads
荣誉金棕榈奖
主条目:荣誉金棕榈奖
荣誉金棕榈奖是非常设奖项,主要是授予其电影作品有极大影响力,但从未获得金棕榈奖的导演、演员或工作室[5]。
更多信息 年, 获奖者 ...
| 年 | 获奖者 |
|---|---|
| 1997 | |
| 2002 | |
| 2003 | |
| 2005 | |
| 2007 | |
| 2008 | |
| 2009 | |
| 2011 | |
| 2015 | |
| 2016 | |
| 2017 | |
| 2019 | |
| 2021 | |
| 2022 | |
| 2023 | |
| 2024 | |
| 2025 |
关闭
特别金棕榈奖
2018年,开创“特别金棕榈奖”(法语:Palme d'or spéciale)先例,亦是迄今孤例。入选当年正式竞赛单元、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的瑞士与法国合制电影《影像之书(法语:Le Livre d'image)》获得此奖。[6]
多次诞生最高奖的产地
| 美国(其中3次在1947年并列得奖) 22次
|
| 法国(其中2次在1947年并列得奖) 17次
|
| 意大利 12次
|
| 英国 10次
|
| 日本、瑞典 5次
|
| 丹麦 3次
|
| 苏联、西德、南斯拉夫、波兰、比利时、奥地利、土耳其、伊朗 2次
|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