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杜叶锡恩

香港政治人物及教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杜葉錫恩
Remove ads

杜叶锡恩大紫荆勋贤CBE(英语:Elsie Tu,1913年6月2日—2015年12月8日[3]),原名爱诗·胡姆(英语:Elsie Hume,艾略特及是两段婚姻的冠夫姓)是香港立法局议员、香港革新会成员,活跃于1960-70年代的香港社会活动。生于英国,但操流利粤语普通话。杜叶锡恩曾在1960年代直接到英国游说英国国会议员批准成立廉政公署,以打击香港贪污行为。199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委任为港事顾问,后于2002年时发表公开信支持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又在2014年撰文反对占中运动

事实速览 临时立法会议员, 香港立法局议员 ...
Remove ads

生平

叶锡恩生于英国纽卡斯尔,名为Elsie Hume,并且于贫民窟地区长大,是家庭四个孩子中的第二个。她在1924年至1932年间就读英国 希顿中学英语Heaton Secondary School[1],1933年至1937年修读达勒姆大学文学士学位[1],双修历史学及艺术[1]。在1932年,即大学一年级时,她成为一名基督徒[4]:3毕业后,她在西约克郡哈利法克斯当一名学校老师,二战时期她亦参与民事防护成为志愿者。

1946年,年届32岁的叶锡恩与与威廉·艾略特(William 'Bill' Elliot)结婚,1948年,当时夫妇二人参信奉的教会普利茅斯弟兄会组织了一个名为“传播福音于众多大陆”的行动,二人因此被派往中国传教,第一站在江西省宜丰县,后转至江西省南昌市[5]

1949年中国大陆易帜,教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驱逐,夫妇二人被迫南下香港,是传教士中几乎最后一批离开的。当时他们居住在香港黄大仙启德一所非法公寓,叶锡恩在目睹遍地难民于贫富悬殊,自己又亲身体验向交黑社会交保护费后,不久便认识到香港严重的贪污腐败。在这之后,叶锡恩被香港的情况震惊,深深同情香港社会,立志帮助香港贫民并对抗社会的不公。她开始参与社会运动,为基层争取权益。[4]:11

1954年,叶锡恩与杜学魁创立了慕光英文书院,为1950年代香港清贫子弟提供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机会。当时,她居住环境狭小,只有面包与食水等基础生活物资以维生,直至受聘于香港浸会学院教授英文英语文学法文课程后,状况才逐渐改善。[6]

然而,1955年,因夫妇二人信奉的普利茅斯弟兄会不愿意介入对抗社会的不公义、宗教信念不同,叶锡恩与艾略特离异,离开教会开始以香港为家。[4]:3-4当时她居住在九龙城寨的一间厨房。[7]

1963年,叶锡恩作为革新会成员被选入市政局。1963年至1995年,叶锡恩出任香港市政局议员。经常与殖民地政府对抗,在她眼中认为港英政府统治有很多不公地方,她利用传媒的压力逼使殖民地政府正视当时各政府部门日益严重的贪污问题;并且为社会基层争取权益[8]

1960年代时,有小巴商会及司机向她投诉小巴职工与香港警察勾结收取保护费,其后杜叶锡恩明查暗访之后,直接到英国游说英国国会议员批准成立廉政公署,打击香港贪污行为,为香港的廉洁及法治奠定基础。[来源请求]

1985年,年届72岁的叶锡恩与杜学魁结婚,并改名为杜叶锡恩。1986年就任市政局副主席,1988年被选为立法局市政局功能界别议员。[来源请求]

1995年3月5日,杜叶锡恩参选市政局观塘北选区,与司徒华竞逐议席,最后杜叶锡恩得6,778票,42.3%得票落选。由于司徒华胜出与杜叶锡恩的选举,杜叶锡恩失去循市政局界别进入立法局的途径,遂参与立法局直选,二人在九龙东选区再次对决,最后杜叶锡恩得到23,855票,再以五千多票的差距不敌落选,可见其民意支持已不复从前。票站外,杜叶锡恩因为不认同民主派的立场而拒绝与司徒华握手,因杜叶锡恩认为民主自由的真正意义是要包容不同的声音和政见,对泛民主派有关民主的立场并不认同,且对他们向其他国家发表对香港政府的不满感到反感。此外,她亦质疑民主派为何在1960、70年代,香港社会仍然贫穷和贪污腐败时没有出来为基层市民争取自由和权益;1980年代香港社会已经变得富裕和廉洁时才出来争取普选,认为民主派为求目的,不择手段。[9]此外,她对美国的民主和人权加以鄙视,批评美国人权纪录差强人意[8][9][10]。自此其政治立场开始出现转变。

1995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委任为港事顾问;1997年至1998年,获委任为临时立法会议员,在深圳及香港出席会议,曾在临时立法会支持废除集体谈判权。直到199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时,杜氏的一年临立会任期完结,决定不连任并退出政坛。

1997年获前行政长官董建华授予大紫荆勋章(GBM),成为香港首批大紫荆勋章得主之一。

2001年11月,杜学魁病逝。

2002年12月9日,杜叶锡恩发表公开信支持《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指条例比美国新加坡宽松[10]

2007年11月,杜叶锡恩公开支持叶刘淑仪参加立法会港岛选区补选,并赞扬她正直诚恳[11][12]。同年12月,杜叶锡恩不但批评刚刚当选为立法会议员的陈方安生对民生一窍不通,也批评她出任布政司政务司司长期间对教育不闻不问;杜叶锡恩更力斥她在出任社会福利署署长期间便应掌握到基层市民的苦况,而不应在参选立法会时才了解到基层市民的苦况[13]

2012年淡出政坛多年的杜叶锡恩谈国教争议,她表示看过国教课程指引的纲领,看不到有“洗脑”的地方,直指反对者态度才是“独裁主义”的根本,无法容让异己,呼吁港人体现民主、包容多元意见。[14]2014年亦曾撰文反对占中并批评香港追求西方民主制度。

2015年:杜叶锡恩健康一直无大问题,亦没患高血压或心脏病[15]。直至2015年10月,她健康开始转差[15]。同年12月7日,因身体不适入住观塘基督教联合医院[16]。翌晨9时35分因肺部感染及年老机能衰退病逝[15]享嵩寿102岁[2][17]。包括时任特首梁振英、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时任立法会主席曾钰成等建制、泛民政界人士均表哀悼[18][19]

Remove ads

荣誉

Thumb
深水埗公园启用礼由叶锡恩议员主持

勋衔

荣誉博士学位

其他

参看

参考资料

  • 杜叶锡恩著、隋丽君译,《我眼中的殖民时代香港》,香港:香港文汇出版社,2004年8月,ISBN 9623741448(本书2017年再版的ISBN为ISBN 9789888466078)。
  • Tu, Elsie Hume Elliot,Colonial Hong Kong in the Eyes of Elsie Tu,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3年, 。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