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束穗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束穗山泰雅语:Taboho,意为生活用具编织之地;日治时以日文汉字束穂 Tabaho”转译;有些地图错标为“东穗山”)为台湾中央山脉北段宜兰支脉的一座山峰,邻近南湖大山东北侧,标高2764.703米,设有三等三角点标号6343,[1][2]是南澳群泰雅族匹亚南鞍部翻越南湖大山往南澳迁徙的比亚毫古道途中重要据点。位在宜兰县南澳乡金洋村境内,西南方距离花莲县边界约4公里,于宜兰县与花莲县交接的和平溪及其支流阔阔库溪上游的集水地区、太平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以南,武陵农场的东北方向。距宜兰县大同乡四季村约二十公里。束穗山地区目前划归罗东林管处和平事业区。[3]

事实速览 束穗山, 最高点 ...
Remove ads

地理环境

束穗山在台湾地理学上归属于中央山脉宜兰支脉太平山地区。邻近山地等高线密集,悬崖陡峭、山谷深邃,登山难度高。西南方向则邻近中央山脉高山最北段,台中市、宜兰县、花莲县交界的南湖山群,于南湖大山东北峰往东北再往东分出的支脉上。南方隔着阔阔库溪源头与马比杉山对望。[3][4]

登山路线

日治时1914年4–5月,测量技师野吕宁一行34人与原住民武装护卫队275人,沿大浊水北溪南澳群泰雅大部落比亚毫社传统猎路,从南湖山区的东方,经束穗山上登,向南穿越阔阔库溪上游,越岭马比杉山支棱,进入大浊水南溪上源谷地(泰雅语:Bunaagan),登顶南湖大山,再由奇烈亭路线下山,此为首次有记录的非原住民攀登南湖大山与地理测量。[5]:66-77

束穗山可由宜兰县南澳乡南澳村进入、再走比亚豪山道(旧武塔古道);或由宜兰县大同乡四季村四季林道进入,经由南湖北山抵达束穗山。现今这两个方向均遇“束穗断崖”而完全断裂,隔断南澳村至四季村的原有比亚豪山道路段,属于登山危险路径。[3]

1988年台大登山社南湖11路会师,其中一路北西棱线在抵达南湖圈谷后,续行南湖东南棱,沿南湖东南峰东北支棱,下降至阔阔库溪上游,过溪后往上游沿支流溪谷猎路,上登至束穗山西侧鞍部,再往东沿棱登上束穗山。[6]:170-176

2011年8月10日,著名的技术登山家林克孝,探访南澳群泰雅族迁徙史中,由匹亚南鞍部翻越南湖大山通往比亚毫部落的古道时,急切想找到史料所载大浊水北溪与束穗山间的路,于束穗山断崖,因抓附的树枝断裂而坠谷身亡。[7][8][9]1914年当时野吕宁登南湖测量队路线所经的束穗山路段,现早已崩断而无法通过。[8]

Remove ads

注释

参阅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