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梅花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梅花鱸
Remove ads

梅花鲈学名Gymnocephalus cernua)又名欧亚梅花鲈,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科梅花鲈属的其中一。分布于欧洲中亚北亚淡水半咸水流域。[3][4]

事实速览 梅花鲈,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命名

本鱼由瑞士生物学家卡尔·林奈在1758年命名,原名为“Perca cernua”,归于鲈属。直到1949年才重组学名为“Acerina cernua”,接着,1977年“Acerina”作为本属的异名,才重组为现名。[3][5][6]

本鱼的种小名“cernua”来源可追溯到1555年的法国旅行家皮耶·贝隆英语Pierre Belon所取的名,拉丁语“cernua”意为“坠落”或“脸朝下”,可能是基于本鱼的嘴略微下弯。[3][5]

分布

本鱼原生分布于欧洲里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列颠群岛亚洲咸海流域,东达科力马河流域。[3]包括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本土、德国匈牙利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黑山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瑞典瑞士乌克兰英国[1]

加拿大美国五大湖流域、法国科西嘉岛意大利土耳其则有引入的种群。[1]

本鱼为淡水半咸水鱼类,适应酸醎值pH7.0-7.5,硬水值8-12 dH。

本鱼为大洋底栖性,栖息水深2-85米,具洄游性。

本鱼为温带鱼类,分布范围从北纬74度至北纬43度、东经6度至东经169度。适应温度10°C至20°C。[3]

形态

本鱼为中小型鱼,成体体长平均10.0公分,最大体长全长25.0公分,通常是全长12.0公分。本鱼体呈纺锤型,背鳍硬棘11-19枚;背鳍软条11-16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5-6枚。可用于区分本鱼的特征是:体高达24-27%标准体长,还有体色淡黄褐,体侧具黑色圆斑,背鳍软条11-16枚、尾鳍条16到17枚。背鳍融合,呈褐色并带有黑色斑纹[3]

生态

本鱼栖息在栖息于溪流的湖,静止的池水与边缘。偏爱大河出海口的半咸水域、咸水湖,盐度可达10-12 pp,喜欢在流速缓慢有沙与碎石而无植被的地方,还有底部有沙石沉积层的深水区,能容忍一些环境的恶化,能与河鲈Perca fluviatilis)在深水湖共存,因为两者适应不同水层,本鱼在更深的水聚集。本鱼头管的膜状外壁提供高度的方向敏感性;能在夜间于黑暗中利用侧线系统觅食,属肉食性,以鱼类浮游动物片脚类等为食。[3]

雌鱼寿命可达10年,而雄鱼只达7年。[3]

本鱼会在水深3米或更浅的不同类型的底土上产卵。白至黄色的粘黏成丝串的卵可见于浅水的石头与水草上。卵遇水后会变粘,并粘附在石头或植物上。雌性会产下两批或多批卵,夏季通常间隔约30天。第一批卵比第二批卵大。鱼苗没有或仅有短暂的浮游鱼苗期,很早就转为底栖生活,隐密且独居,不成群结队。在10°C以下和20°C以上时,鱼苗存活率低。[3]

Remove ads

经济利用

可作食用鱼,为小规模渔业对象,也会作为游钓鱼饵鱼。常用来钓狗鱼[3]

保护现状

本鱼分布广泛,未受任何重大威胁,无论是在欧盟27国还是全球,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于2023年将两者均评估为“无危物种”。[1]

风险管理

本鱼被引入到非原生地,有可能成为入侵物种[3]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