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民族语

在網絡和印刷品上發布的世界語言數據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民族语:全世界的语言”(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又译为“民族语言网”,是一个语言学的相关网站,是基督教以传教为目的的少数语言研究服务机构“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简称SIL国际,先前称为“暑期语言学院”)的旗舰网站。

事实速览 持有者, 网址 ...

民族语提供了使用人口的数量、分布、方言、语言学的联系,以及圣经版本的有无等资料与数据,并通过“世代失调分级表”(Expanded Graded Intergenerational Disruption Scale,缩写EGIDS)来判断其生命力。[2][3]美国语言学家威廉·布莱特英语William Bright认为民族语是“研究全球语言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4]

Remove ads

概述

民族语由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基督教语言学研究机构SIL国际出版。SIL国际是一个帮助众多小语种发展,并与他们母语使用社群一起将圣经翻译为自己语言的组织。[5]

如何认定为一种语言由社会语言学来评估。正如其序言所说:“并不是所有学者都采用同一种标准来判定何种情况该建立‘语言’,何种情况又该认定为‘方言’。”民族语采用了通用的语言学标准,这一标准主要建立在相互理解性的基础之上[6]。分享语言的可理解性特征是复杂的,通常包含了专家承认的语源学和语法迹象[7]

在为每种语言选择一个主要的名称之余,民族语也同时纪录了它们的使用者、政府、邻国,以及其他族群等为该语言的称呼,以及这些名称是如何被命名、历史渊源等资料,无论该称呼是否符合政治正确性或是对何者有冒犯。可惜的是这些“别名”的纪录虽然够广,但仍常常不是完整的资讯。

1984年,民族语释出了由三个拉丁字母组成的语言代码来作为每种语言的标识,这种语言代码被称为“SIL码”[注 1]。这个版本对于先前的版本是突破性的。

2000年出版的第十四版中列出了6809种语言,并且采用了自己的SIL码,而不是ISO 639-2代号。然而,早期的SIL码与ISO的代号并不相同,因此有时会引起混乱[注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2年,民族语获邀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合作,以将其SIL码整合进国际标准。2005年发布的第十五版第一次采用了新的国际标准——ISO 639-3,民族语依靠这个标准来判定是否是一种语言[8][注 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民族语所采用的代码和ISO的代码之间并非完全一致。例如ISO认定阿坎语(aka)是一种宏语言,其下有方提语(fat)和契维语(twi)两种语言;但民族语却不承认方提语契维语,把它们都认定为阿坎语的方言。

2015年释出的第十八版,一共包含了7472种语言(其中有7102种是仍在使用的语言),以及228个语族(包含96种孤立语言)和六种语言分类(手语克里奥尔语皮钦语混合语人工语言未分类语言[9]

民族语的最新版本是2020年释出的第23版,一共包含了7117种仍在使用的语言[10]

Remove ads

语系

《民族语》第16版(网页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共列出128个语系索引。除了121个自然语言语系外,还包含1个孤立语言、3个混合语言、1个未分类语言、1个人工语言以及1个手语语系。以下仅列出121个属于自然语言的语系。

更多信息 语系, 地理分布 ...

而在刚刚出版的第17版则列出了320个语系索引,包括225个语系以及95种独立语言,比第16版要增加一倍半。

Remove ads

对民族语的批评

民族语作为一个基督教背景的国际性语言学研究机构,在世界语言学界有很大的知名度,其中立性和准确性都受到一些人士的质疑。

对资料的中立性的质疑

作为一个学术机构,“民族语”的中立性有时却受到质疑与争论,尤其是与《圣经》或闪米特诸教相关的语言分类的领域。

民族语的语言认定标准主要建立在互通性的基础之上,因而在语言还是方言的认定上与各国主流语言学界多有冲突。例如,汉语被认定为由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晋语江淮官话吴语粤语闽语客语湘语平话赣语徽语等等独立语言所组成的宏语言,而在中国大陆,不少学者都把它们认定为汉语的“方言区”,并批评民族语的做法。民族语把琉球语分为喜界语北奄美语南奄美语德之岛语冲永良部语与论语国头语中央冲绳语宫古语八重山语与那国语等等众多独立语言,而日本本土的许多学者却把琉球语称作“琉球方言”,作为一个整体当作日本语的方言对待。[11]

丹麦记者奥利·斯蒂格·安德森德语Ole Stig Andersen则认为民族语的创立的最初动机并非为了语言学发展,而是为了传播基督教。他批评说:“民族语的核心不是调查世界上的语言,而是调查世界上对圣经翻译的需求。”(In its core Ethnologue is not a survey of the world's languges, but a survey of the world's need for Bible translations.)[12]

Remove ads

对资料正确性的质疑

在资料的正确性方面,由于此计划是如此庞大,因此“民族语”所记录的资料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错误,因而受到了批评。丹麦记者奥利·斯蒂格·安德森便批评其错误百出,最为荒唐的是,优勉(Iu Mien)曾一度被民族语列为丹麦的一种语言,事实上它是中国南部瑶语的一种。[12]

不过,在每一次的新版本中都会修正之前版本的一些错误,例如一直到第十四版的发布,一些如雪诺瓦语等语言陆续被加入,而其他谣传的语言如内马地语乌塔纳语则被移除。但其他可能存在的错误如 Imraguen 语Senhaja de Srair 语Ghomara 语Kwavi 语Molengue 语Yauma 语Fer 语Yeni 语Hwla 语Ofayé 语的资料则仍然被保留下来。

参见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content...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