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中横公路
是台灣三條橫貫東西部的公路,但連接玉里的路線最終成為一條未完成的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中横公路,又称新中部横贯公路,为台湾一条未完成将东部与西部之间横贯的公路,位于台湾岛中央地带,介于中横公路和南横公路之间,以玉山为中心,分出:嘉义—玉山、水里—玉山、玉里—玉山,由此三线构成丫字状路网[1][2]。虽然是以玉山为中心,实际的交会点却是于沙里溪头,历经数次变更,最后将交会点设于东埔山垭口,如今则被称塔塔加为新中横公路最高点,海拔2610米[3][4]。

1970年代,正值十大建设的实行之际,中华民国政府计划新辟三条横贯公路[注 1],并列为十二项建设之一[5]。1980年代,已经开工的新中横公路,因生态保育的意识逐渐抬头,以及玉山国家公园划设于新中横公路通过之路线,形成公路开发与生态保育之间的转捩点,政策有六年时间游移不定,一度允许荣工处(今荣民工程公司)继续向西辟建至大分[注 2],最后在环境影响评估审查下,由行政院下达放弃兴建之行政命令,全线于1991年1月1日通车,形成一条“没有横贯”的公路[7][8]。
Remove ads
历史
1974年9月20日,有鉴于既有三条东西横贯公路,仍不足以便利东部与西部的开发,为达到区域均衡发展,行政院预定计划再开凿三条东西横贯公路,分别于北部、中部以及南部辟出[9]。1977年9月23日,行政院宣布将新辟东西横贯公路三条列入十二项建设计划,待十大建设完成后,即可实行[5]。由于嘉义与玉里之间受到地形阻隔,且是台湾岛中央地带,并因玉里位于花东纵谷之中央地带,使嘉义与玉里之间的来往得仰赖中横公路或南横公路,为改善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以缩短运输里程,可促进东部地区繁荣,以达到均衡发展之目的,故兴建新中横公路[10]。另外,沿线富产山地资源,可发展林业、农业、矿业等,以及沿线有高山景观与不同的林相呈现,配合第三条内陆纵贯公路计划,可联系日月潭、阿里山、曾文水库等风景区,构成一条旅游线[10][11]。

台湾省公路局从五万分之一地形图进行选线,选出乌来宜兰线、雾社铜门线、水里凤林线、嘉义玉里线、三地门知本线,其中嘉义玉里线即新中横公路,该线的踏勘人数最多,开辟的路线也最长[2][12]。1975年10月15日,由14个单位组成一支踏勘队,从和社出发,沿八通关古道,经八通关后,舍弃从大水窟翻越棱线之路线,沿荖浓溪而行,在大水窟至尖山之间棱线通过中央山脉,沿阔阔斯溪而行,经大分后,一路沿拉库拉库溪下降[13]。25日抵达终点玉里[14]。踏勘期间,对外通讯是使用飞鸽传书,与外界保持联系[1][14]。
水里玉里线行经信义乡之路段,基于经济价值的考量,该路段与嘉义至阿里山的公路同等重要,也为配合施工之需,从阿里山东延,与原计划路线相接,将嘉义玉山线纳入该计划内,形成三条横贯公路的雏型[7]。1978年5月,行政院核准办理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玉里玉山线,全线总长265.6公里,工程费总计新台币36点2亿元,工期预计6年完成[7]。由于新增一条嘉义玉山线,在1978年10月成立新横贯公路工程总处,便于同年11月派出测量队前往嘉义玉山线[7]。1979年4月,新中横公路进入定线测量工作,三线交会点计划设于沙里溪头,海拔约2100米[3][7]。基于迫切的需要,嘉义玉山线早于1977年进行嘉义阿里山路段改善工程[7]。1979年9月,嘉义玉山线动工[3]。1980年1月[注 3],水里玉山线动工[15]。1980年10月,有鉴于沙里溪头之地形不利于三线交会,故变更至塔塔加鞍部附近,海拔约2500米[3]。1980年11月,为配合水里玉山线改线而测量,经测量人员发现,嘉义玉山线与水里玉山线皆于玉山前峰北麓行经,形成上、下两线接近的情况,恐有养护疑虑,经讨论后,决议变更至东埔山垭口,海拔2610米,因此使嘉义玉山线里程数缩短7.5公里[3]。
Remove ads

1981年7月,玉里玉山线动工[15]。因玉里玉山线有97公里路段是计划通过玉山国家公园,在生态保育的意识抬头之下,引起民间与学界关注[16]。1983年6月,为配合内政部营建署的三项原则:不超过海拔2600米、不经过八通关、避让玉山国家公园,台湾省公路局对塔塔加鞍部至大分之路段选出三条路线,唯第四条路线是符合三项原则,其路线沿林道,经过梅兰鞍部,于梅山口衔接南横公路,台湾省公路局认为此一路线不符计划效益[16]。最后,经由中华顾问工程司进行玉里玉山线环境影响评估,评估结果认为公路的开辟会造成环境受到破坏,有水土流失之虞,以及玉山国家公园的设立,公路的开辟会对生态保育与自然面貌的维护有不良影响,因此台湾省政府决定放弃兴建[17][18]。1986年4月3日,行政院决议通过,玉里玉山线依现状予以停止办理[7]。1989年5月31日,行政院发函回复台湾省政府,对于玉里玉山线的恢复兴建之问题,待台湾省公路系统的评估完成后,再行决定[19]。1991年,行政院决定放弃玉里玉山线兴建计划,予以停止兴建[8]。
Remove ads

1982年9月30日,嘉义玉山线在嘉义至阿里山之路段完工通车[20]。1983年1月,水里玉山线在顶崁至神木村之路段完工通车[20]。1986年6月,嘉义玉山线全线完工通车[7]。水里玉山线的通车延宕多时,直到克服47K~53K的地层滑动,才于1990年12月完工[7][21]。1991年1月1日,水里玉山线开放通车[22]。自此连贯嘉义与水里之间的交通,唯玉里玉山线中断,东埔山垭口成为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交会所在,位置也就是现今的塔塔加,以下路段为台29线的水里玉山线为台21南段,此路段长度超越390公里[4]。
公路总局为解决每逢台风大雨造成道路与桥梁中断的问题,于2002年间便开始着手办理,将台21线95K~114K分成两项路基桥梁复建工程,十八重溪桥、陈有兰溪桥、笔石桥先于2003年12月动工,松泉桥、神和桥与爱玉桥则于2004年3月动工,工程全采用长跨径箱型钢梁[23]。2006年10月26日,台21线十八重溪桥~爱玉桥等六座桥梁全线通车[24]。由于丰丘明隧道南端路段,受到土石流及边坡坍塌,造成台21线中断,故公路总局于2006年间办理规划“台21线丰丘明隧道改建桥梁工程”[25]。
2007年1月9日公告,为配合玉长公路通车,台18线有15公里路段并入台30线[26]。2007年6月,为配合高铁嘉义站的启用,公路总局将阿里山公路起点西迁,总里程数增加近14公里,使旧桩号得全数换新,其终点于塔塔加,总长度为109.9公里[27][28]。2007年7月,台21线丰丘明隧道改建桥梁工程动工[29]。2008年9月14日,辛乐克台风降下暴雨,导致八掌溪水冲垮五虎寮桥[30]。2009年3月,于原桥址下游约300米处动工新建五虎寮桥[30]。同年3月27日,台21线丰丘明隧道改建桥梁工程完工,沙里洞桥随新桥启用后,将桥名变更“沙里冻桥”[31]。2010年7月31日,举行通车剪彩仪式,新建五虎寮桥启用[30]。
Remove ads
路线概述

新中横公路最初计划是北起于南投水里,经沙里溪头、八通关,东迄于花莲玉里,后来考量到嘉义通往阿里山的公路也具有重要价值,故将嘉义玉山线列入该计划,三线交会于沙里溪头,使新中横公路的三线形成丫字状路网[1][7]。这三线分别是: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玉里玉山线,其中横跨于台湾岛中央地带,计划连接起东部与西部是嘉义玉山线、玉里玉山线,两线的总长度约204公里[注 4][2]。其路线历经数次变更后,现今的新中横公路如下所示:
嘉义玉山线又称嘉义玉山段,西起于嘉义后庄,东迄于东埔山垭口,全长90.2公里[3]。全线横跨嘉义县中埔、番路、竹崎、阿里山等四乡以及南投县信义乡,并以触口分成平地与山区两路段:触口以西是利用原有道路进行改善,其行经后庄、顶六、吴凤庙,越过八掌溪后,抵达触口,此路段计长16.8公里;触口以东属于山区路段,仅在20K~24K与60K~66K为新辟成道路,以及从72K开始之路段,乃利用原有的运材铁道新辟成道路,其余路段皆利用原有道路进行改善,其行经触口、龙美(濑头)、隙顶、石桌、十字路、阿里山、自忠、新高口,抵达终点东埔山垭口止,此路段计长73.4公里[3]。当通车后,嘉义玉山线在省道系统中,与玉里玉山线同被编入台18线[注 5][3]。历经调整与变更后,现今台18线位于太保至塔塔加之路段[34]。嘉义玉山线正因是嘉义通往阿里山的道路,故称为“阿里山公路”[3]。
嘉义玉山线大致呈东西走向,由西向东横贯了嘉南平原、嘉义丘陵、阿里山山脉。由于玉山山块以玉山主峰为中心,棱脉呈十字状棱延伸,其中向西延伸的棱脉连接至阿里山山脉,嘉义玉山线便沿该棱脉之北面而行[35]。此外,该棱脉也为浊水溪与高屏溪之分水岭,分布着楠梓仙溪、博博犹溪、郝玛嘎班溪、沙里仙溪等诸多河川之上游[36][35]。在现今台21线中止处与台18线之终点则位在海拔2610米,即新中横公路计划中三线交会点,此处有东埔山与鹿林山的山脊线之鞍部上,即称“东埔山垭口”[3][4]。嘉义玉山线在行经于嘉义县之路段,境内主要的水系有八掌溪、曾文溪、清水溪,其中自嘉南平原出发的嘉义玉山线,沿八掌溪畔来到触口,这里是八掌溪由山区进入平原的出谷地带,触口的地形不仅出现新旧交叠之复成冲积扇,在公路两侧可见内埔台地、客庄台地,这是受到切割而呈现河阶化的冲积扇[37][38]。嘉义玉山线于触口越过八掌溪后,蜿蜒于独座溪谷,高度由海拔250米攀升至海拔1070米,自龙美开始沿八掌溪与曾文溪之分水岭而行[39][40]。当公路向西经过扶蓉山后,则沿清水溪与曾文溪之分水岭而行,当公路行经至曾文溪上游,此一河段则改称后大埔溪[注 6],由于上游河段深入至阿里山山脉,可见河床狭隘,两岸地势高耸之峡谷[37][43]。
塔塔加断层以西至公田断层之间的地质,阿里山公路除了扶蓉山路段是属关刀山砂岩,其余路段大多是属南庄层[44][45]。当公路向西行经公田断层与触口断层之间,该路段的地质分布卓兰层、南港层(和社层[注 7])、锦水页岩、十六份页岩与大窝砂岩等地层,并且有数条向斜线、背斜线及断层交织通过,此外在阿里山公路仁爱桥附近有大窝砂岩出露[45][51]。向西驶离触口断层之后,阿里山公路的地质受到八掌溪影响,分布冲积层、台地堆积层等地层,只有在台地会分布头嵙山层,向西通过五虎寮桥之后,全属于冲积层的产物[47][52]。
Remove ads

阿里山公路经历921大地震后,据统计发现,公路坡向以北、西、南三面,当坡度逾55%以上,且距水系200米,这三项要素成为崩塌发生因子[53]。据1984至1994年统计止,95%崩塌发生是由豪雨造成,岩层不稳定而受降雨侵蚀,里程以旧桩号为准,发生崩塌集中于20K~25K(41.9%)、55K~60K(39.2%)、65K~70K(39.2%),并且有91%是崩塌造成道路损毁之主因[53]。台18线43K~45K路段是一处面积约50公顷的地滑区,由于此一路段呈之字形,共有五个回头弯而得名“五弯仔”,曾于2006年列为全台危险公路之首[54]。五弯仔地滑区自阿里山公路通车以来,受到獭头断层与公田断层直接通过的影响,使该地的岩层脆弱,当降雨渗入至岩层缝隙中,地下水的压力与对地层的润滑作用,加上该地的坡脚受独座溪支流侵蚀,经过历年台风降下大雨,诱发了五弯仔路段出现地滑,造成公路灾情发生,每年5月~9月雨季期间就平均滑动1.8公分[55][56]。有鉴于地滑致灾,危及行车安全,如今在五弯仔路段已经对独座溪护岸、道路边坡、坡面排水做整治工程,并完成架设监测仪器,公路总局有专人随时监测[57]。
水里玉山线又称水里玉山段,北起于水里顶崁,南迄于东埔山垭口,全长71公里[10]。全线位于南投县境内,行经水里、信义两乡[10][58]。自顶崁至神木村是利用既有道路改善而成,此路段计长34.3公里;由神木村至东埔山垭口之路段为新辟,此路段计长36.7公里[10]。在和社以北之路段,水里玉山线大致是沿陈有兰溪畔而建,直到陈有兰溪于龙神桥附近与浊水溪汇流后,便沿浊水溪畔而行[59][36]。由北向南,水里玉山线途经顶崁、新山、郡坑、上安、信义、丰丘等聚落[60]。由东岸横跨陈有兰溪之后,水里玉山线改行西岸,继续向南,经过和社后,便沿和社溪西岸而行[61]。跨越和社溪之后,路线急遽改向,高度逐渐攀升,以东埔山块为分水岭,由和社溪东岸行至沙里仙溪西岸,之后的路段多以回头弯方式攀升,经同富山后,水里玉山线大致与东埔山棱线的走向近乎平行,直到终点东埔山垭口[36][62]。现今,水里玉山线在省道系统中,被台湾省公路局编入台21线的一段[注 8][64]。由于台21线是第三条纵贯公路,且位置靠近中央山脉,故称为“第三条内陆纵贯公路”[11][12]。

提醒:图左下角有砂石车行驶的公路是河床施工便道,并非新中横公路。
水里玉山线的地形由东埔山块与陈有兰溪纵谷构成,此两地形的位置恰为一南一北,故为便于陈述,依地形分成南段与北段。南段行经于东埔山块,棱线呈南北走向,地形上属于阿里山山脉,位置上为和社溪、沙里仙溪之分水岭,其中行经于东埔山块东面,因公路被沙里仙溪途的支流所经,比如乌干溪、大勇桥都发展成蚀沟,侵蚀旺盛[62][65]。此外,自乌干溪直上塔塔加之路段,受因于地形的限制,使水里玉山线得以数次的回头弯方式攀升,此一路段被地理学家王鑫称“大回头弯”,到了东埔山路段,路线走向大致与棱线平行[62]。北段是沿陈有兰溪,邻畔而行,此一路段受限于纵谷的走向,由断层穿过而成一纵谷地形[65]。在陈有兰溪桥上可见陈有兰溪东岸有一片裸露的山壁,这是受断层作用所留下与溪谷近乎平行的证据,为该界限断层出露明晰之断层面[66]。水里玉山线沿途可见陈有兰溪流域出现16处冲积扇,后来经过下蚀复活,这些冲积扇大多被河阶化,其中新乡、罗娜等地的河阶都是台湾溪谷中面积最大的切割冲积扇,许多聚落位居于之上,因地势高于公路之故,除郡坑一带有小规模冲积扇,其余大多无法完整见得其全貌[35]。
水里玉山线因路线的行经东埔山块、陈有兰溪,故地质的分布以此两地形区分。东埔山块位于塔塔加断层以西,因水里玉山线迂回而行,当中通过多处山沟、神木断层、十八折坑断层、儿玉断层、和社背斜等,使该路段的岩性脆弱[50][62]。至于此一路段的地质,除了同富山向斜两翼有南港层出露,其余路段多属南庄层[47][48]。当公路越过和社溪之后,便会进入到冲积层、台地堆积层等地层,此一路段的地质主要受到陈有兰溪与其支流的影响[47][48]。在十八重溪桥是横跨十八重溪,溪谷两岸分布十八重溪层[66]。继续沿公路向北行经龙神桥路段,因路线行经紧邻山壁,地质是介于白冷层、冲积层之间,于龙神桥往东望去浊水溪岸的山壁,可见白冷层露头[67][68]。继续北行至顶崁,沿线的地质则是水长流层与白冷层分布[68]。

陈有兰溪沿岸生成许多冲积扇是受因于流域内许多崩塌地,由于溪谷陡峭且长度短,加上地质复杂且岩层破碎,在河川本身的向源侵蚀与侧蚀,以及降雨冲蚀、地震崩坏等因素,使土石随着山坡崩塌或滚落下溪谷里,直到台风或梅雨等时机降下大雨,累积到足够的推进力量会将溪谷里土石给推动,形成河水混拌著土石般泥浆流动[70]。当排洪断面不足以河水挟带大量土石与杂木流过,便会将桥孔淤塞,并发生土石流带来的巨石粗砾撞击桥身,导致桥梁流失、桥身倾斜、桥面移位,例如:贺伯台风造成新兴桥被土石流冲走,信义桥、郡坑桥皆结构受损,陈有兰溪桥的桥孔被土石淤塞,其桥墩有发生倾斜的现象,神和桥的桥台、桥墩遭土石流冲刷裸露;桃芝台风造成信义桥一端被土石流冲走,陈有兰溪桥、松泉桥、爱玉桥、神和桥等四座桥梁全被土石流冲走;辛乐克台风造成丰丘明隧道南口被土石流埋没;莫拉克台风造成横跨乌干溪的桥梁被土石流冲走[71][72]。河岸侵蚀主因是受支流挟带的土石淤积于主流,导致主流的河道缩减,水流方向被改变,使水量集中且流速加快的情况下,河水的侵蚀作用因此加剧,造成河岸淘刷,最后桥台塌陷,例如信义桥、十八重溪桥与陈有兰溪桥皆曾于贺伯台风、桃芝台风发生过[71][72]。再以莫拉克台风为例,台21线在水里、信义之间的路段,受到陈有兰溪的淘刷,使寿山桥与一旁的山坡被冲走,还有住宅房舍承受不住淘空,因而滚落溪里[73]。河道曲折会使河水宣泄不及,造成河流截弯取直流过平缓地,例如笔石溪在桃芝台风就发生改道,直接流入陈有兰溪,造成新中横公路被冲断[71]。

在边坡陡峭的路段,其坡角约40度~79度,落石发生率不明显,当坡角超过80度,边坡呈现崖形,其发生率高达100%,并受到岩性差异、节理发达、断层通过、不连续面的间距等都会影响落石发生率,加上新中横公路开辟之时,使用炸药开路造成地层不稳,也留下炸孔与破裂面,尤以台风降下大雨,落石发生率会高于干燥季节[74]。新高口、石山、塔塔加等路段,因公路接近棱线,故坡高不大,大多是细粒的土石崩落,其余路段可见落石发生[74]。地理学家王鑫曾对新中横公路调查,以施工前、兴建中、完工后比对道路工程对于边坡稳定影响,发现崩塌是以大回头弯路段最为严重,主要以岩屑滑落与岩屑滑崩发生居多[62]。由于神木村以南开始,公路全属于新辟,因此是直接将坡脚挖开,使岩层裸露,易受风化、降雨侵蚀,加上有背斜线与断层通过,岩层褶皱,节理发达,岩性属于砂页岩互层的南庄层,容易发生差异侵蚀,正好这些因素集中在大回头弯路段,由乌干溪谷、大勇桥溪谷与东埔隧道这三区较为易见,例如:莫拉克台风发生乌干溪桥被土石流冲毁,也造成路基被淘空52米之深,公路总局为应付这地形,叠砌50余个货柜,其内填充土石成为路基,使工期可于20天内抢通[62][75]。由于乌干溪谷上缘是较开阔,呈现圈谷状崩塌地,并有断层通过,使边坡岩层破碎,当大量雨水冲刷边坡,成为乌干溪土石流的土石来源[62]。
玉里玉山线又称玉里玉山段,西起于东埔山垭口,东迄于花莲玉里[注 9][10]。起初,计划全长102.7公里,利用既有道路7.1公里改善,其余95.6公里路段则需要新辟;经变更后,全长为122公里,利用既有道路7.2公里改善,其余114.8公里路段则需要新辟[10][79]。全线横跨于南投县信义乡、高雄市桃源区[注 10]、花莲县卓溪乡以及花莲县玉里镇[80]。原计划于东埔山垭口与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交会,因玉里玉山线自玉里向西兴建至14.6公里处便终止,使得东埔山垭口仅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交会,东埔山垭口现今改称“塔塔加”[4][7]。玉里玉山线在省道系统中,与嘉义玉山线同被编入台18线,后来为配合玉长公路的通车,公路总局将台18线玉里至山风之路段纳入台30线[注 11][26]。

原计划路线是自三线交会点开始,先通过塔塔加鞍部、沙里溪头,经玉山之路段,乃配合地形折绕,之后抵达全线最高点,海拔2800米八通关[2][80]。转向东南,沿荖浓溪而行,在尖山一带计划兴建隧道穿过中央山脉,此为南投、花莲两县分界[80]。通过中央山脉后,路线大致沿拉库拉库溪而行,沿途会计划兴建数座隧道及桥梁,以避开地形与地质的工程难题,其中部分路线大致沿八通关古道兴建[注 12],最后至终点玉里,与台9线衔接[2][79]。
后来因原计划路线行经高山环境,有鉴于生态丰富,民间人士与专家学者忧感于公路的辟建,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经政府核准设立玉山国家公园,使玉里玉山线为配合玉山国家公园,故变更原计划路线[16][64]。台湾省公路局[锚点失效]将大分至塔塔加鞍部之路线变更,南玉山垭口至塔塔加鞍部之路段是计划沿用楠梓仙溪林道进行改善,南玉山垭口至大分之路段则是新辟路线,行经安东昆山,跨越荖浓溪,穿过中央山脉[15]。由于玉里玉山线的计划路线变更前与变更后皆会通过玉山国家公园,内政部营建署曾建议其路线沿楠梓仙溪林道,向南与南横公路衔接,后来台湾省公路局认为路线冗长而迂回,最后经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的审查,由行政院宣布将玉里玉山线依现状予以停止办理,使当时已完成14.6公里之路段就戛然而止[7][15]。
在玉里玉山线未停建前,计划由东埔山垭口穿过东埔山块,通往塔塔加鞍部[80]。玉里玉山线沿拉库拉库溪向东而行,直到卓乐(卓麓)附近,因清水溪于此汇入拉库拉库溪,出谷后的河床开阔,带来大量的泥砂冲积于下游,故呈现冲积扇地形,扇顶高度165米,扇径约6000米,总面积17平方公里[84][85]。当公路沿拉库拉库溪畔上行,由于河谷两岸陡峭,逐渐呈现出峡谷地形[84]。至于地质,玉里玉山线当初计划沿八通关古道开辟,将大南澳片岩[注 13]分成两种地层:太鲁阁层、玉里层,可对比中横公路之天祥层、长春层、九曲大理岩,再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模式分出:高温低压的太鲁阁带、高压低温的玉里带[86][87]。在《台湾地质图》中可见,玉里玉山线由大南澳片岩与冲积层之间,还夹有板岩带的毕禄山层[88]。玉里玉山线的终点玉里,位于花东纵谷中央地带[85],紧邻中央山脉的山脚,玉里断层直接穿过市区[89];同时,该地亦为拉库拉库溪、秀姑峦溪、卓溪汇流之处,地质为来自拉库拉库溪与清水溪挟带的泥砂,属于冲积层的产物[84][90]。
自然资源
由于新中横公路横跨嘉义、南投及花莲三县,其计划中开发效益[注 14],主要是藉开发山地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在透过踏勘队勘查后,发现嘉义玉山线有阿里山煤田,蕴藏量约60万公吨,煤质颇佳,储藏于南庄层的含煤层,受到断层与褶皱等构造线切割,使煤层分布零散,最高只达10万公吨,故开采效益不高[10][92]。水里玉山线并无自然资源,可由邻近的东埔温泉可知该地区地层中蕴藏地热资源,经过评估认为,温泉位置偏远,地形对架设钻井探勘工作不易,就以中央山脉所发现的温泉而言,对台湾整体电力供应需求不及2%,突显出地热蕴藏量是不合乎发电效益[93]。在三线之中蕴藏资源最多是玉里玉山线,当初计划通过八通关至瓦拉米一带,沿线有结晶石灰岩(又称大理石)、白云石、石英片岩、含金石英脉等矿产,其中又以瓦拉米蕴藏约50亿公吨以上的大理石是最具开采规模,然而质地优良的大理石可供开采并不多[94][95]。此外,台湾电力公司曾构想开发拉库拉库溪与陈有兰溪的水力资源,主要投入于拉库拉库溪,其中玉里玉山线有计划通过[96][97]。由于缺乏进一步调查,因此在目前资料甚少下,至今对于玉里玉山线沿线矿产仍了解有限。
生态

据屏东农业专科学校(今屏东科技大学)杨胜任、邱创益、叶庆龙等三位教授,于1987年9月~1988年1月对新中横公路沿线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依优势种与特征种可分出7种林型,由低海拔至高海拔介绍:五节芒型、茵陈蒿虎杖型、白校钻红桧型、台湾红榨槭型、台湾赤杨型及台湾二叶松型,台湾泽兰型分布广泛,自平地到高山,沿途可见[100]。出现于海拔350~1300米之山坡,以五节芒为优势,尚有木芙蓉、葛藤及木苧麻等组成其群落,从触口往阿里山方向,沿途可见该植群,当高度达1400米以上,取而代之是柳杉为主的人工造林地[100]。在海拔2000~2700米是高山柳与台湾赤杨生长,也伴随高草型植物出现,如高山芒,但该植群仍以草本植物生长居多,如茵陈蒿、虎杖、黄菀、木苧麻、台湾泽兰、台湾珍珠梅及阿里山油菜等,其中以茵陈蒿、虎杖为优势,分布于岩壁或崩塌地[100]。白校钻红桧型生长的群落与茵陈蒿虎杖型重叠,分布于海拔2200~2400米,在自忠、水山一带可见,为针阔叶混生林型之一代表植群[100]。海拔2300~2600米是以台湾红榨槭为特征,出现在自忠至东埔山庄之路段,林相呈疏状,植群夹杂高山柳、台湾鸭脚木、台湾红桧、台湾二叶松、虎皮楠、白校钻、森氏栎及小西氏石栎等树种[100]。在海拔2400米左右,因林相单纯,以台湾赤杨为优势,伴生树种有高山柳、大叶校力及长尾柯等,在东埔山庄至信义之间以及神木村路段可见[100]。海拔2100~2700米台湾二叶松型,该群落有台湾华山松、台湾鸭脚木、奥氏虎皮楠夹杂其间,是新中横公路分布最高的植群,甚至于海拔3000米以上山区也可见,故称高山松林型,因喜好阳光充足的环境,故易见于向阳的山坡,加上种子散播力强,有利于纯林生长,但因树干富含松脂,冬季干燥,在阳光直射下易自燃,常造成森林火灾,使玉山箭竹与高山芒得以进入生长,两者大致以海拔2700米区分:分布在以下南面山坡,则是以高山芒为主;海拔2700米以上的地被植物,则是以玉山箭竹为主[100]。在垂直分布最广则属台湾泽兰,平地向上至海拔3000米,甚至3000米以上也可见,其群落以黄菀、冷饭藤、台湾绣球菊、木苧麻、台湾赤杨及高山柳等组成,由于生长在岩层不稳定的环境,故树形矮小,植被覆盖率低[100]。

新中横公路辟建之时,计划通过台湾岛中央地带,正好是高海拔山区,配合气候环境,许多水源与密林是高山生态系的生物栖息地,曾因为生态保育的问题,使后来玉山国家公园划设于此,范围广达10万余公顷,如今新中横公路大部分路段通过园区,当中的玉里玉山线则通过路段最长,因此并未兴建[7][101]。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专家学者或研究单位,对于园区内的生态进行各项调查与统计,故将其结果陈列至新中横公路。此外,邻近尚有、塔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鹿林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楠梓仙溪野生动物保护区、玉里野生动物保护区[102]。
据研究指出,台湾猕猴与游客互动距离保持两米以上,台湾猕猴行为模式则偏属静态,若低于一米,加上互动频繁或行为激烈,往往使台湾猕猴有抢食或攻击行为[103]。从平地至高山,台湾猕猴遍布足迹甚广,其中在石山路段易见,玉山国家公园于此设置绳索天桥,是为避开车辆,以供台湾猕猴通过公路[104][105]。台湾黑熊从3000米以下山区,分布在针叶林与阔叶林,以瓦拉米、大分为主要栖地,在静山期间,曾发现台湾黑熊出没于孟禄亭及塔塔加森林,由于这两处是接近塔塔加游憩区,显示出人类活动的增减,对台湾黑熊的活动有所影响[106]。帝雉又名黑长尾雉,属第二级保育鸟类,山羌属第三级保育哺乳类,它们为避开人类干扰,觅食活动常选择在人烟稀少或浓雾天气,才会在公路上或两旁活动[104]。
运输网络

新中横公路由嘉义玉山线、水里玉山线、玉里玉山线构成,其中塔塔加至山风路段并未兴建,使通车后的嘉义玉山线与水里玉山线自成系统,也使玉里玉山线与东部交通系统结合,故公路总局将其与玉长公路并编台30线[7][26]。至于嘉义玉山线则编台18线,水里玉山线则编台21线,两线是嘉义至水里往来之干道[3][64]。

台18线沿途与县道165号、国道3号、台3线、县道169号、县道159甲线交会,直到塔塔加与台21线相接[注 16][58]。在后庄分岔成两线,向北往嘉义市区,向南则是县道165号,可往白河[58]。于顶六附近,国道3号在台18线设立中埔交流道,来往嘉义、水里之间,经由国道3号抵达竹山交流道,沿台3线转接台16线,最后抵达水里,此一路程可取代新中横公路绕行于高山地带之长程[58]。台18线、县道169号、县道159甲线集结于石桌,除向南仅通达里佳而止,以及沿县道169号得藉其它公路,可再继续向北通至云林、南投,其余各线则联系嘉义、南投,也是串连阿里山、奋起湖、特富野等周边景点的风景线[58]。
台30线玉里以东之路段原属台18线,如今台30线起点设立于瓦拉米步道口[26][81]。沿台30线向东而行,途经玉里有台9线交会,可往花莲、台东,全线纵贯于花东纵谷之中,也可改行海岸公路,在安通进到玉长公路,亦属台30线,穿越海岸山脉后,直奔终点宁浦,接上台11线则是沿海岸而行的公路,可往花莲、台东[58]。就位置而言,台30线是玉山国家公园东部园区唯一对外道路[81]。
台16线在顶崁路段有短暂与台21线共线,是人和、地利、双龙等村通往水里、集集、名间等乡镇的必经路段[58]。共线结束后,台21线纵贯于南投县,联系信义、鱼池、埔里等乡镇,途经日月潭、玉山国家公园等景点[58]。当初政府兴建新中横公路,已将水里玉山线计划为内陆纵贯公路,故向北可接中横公路,向南可至南横公路,如今塔塔加与达卡努瓦(旧称民生)之间中断[注 17],呈现出台21线被分隔南北两段,也使新中横公路的南北之间运输网络受到限制[11][63]。
就运输效益而言[注 18],新中横公路失去东西横贯之运输作用[注 19],来往玉里、水里或玉里、嘉义之间,取而代之是中横公路与南横公路。如图右《新中部横贯公路运输路网图》所示,若由台湾西部欲往东部之玉里,在穿越中央山脉之路段,因新中横公路未兴建,可经由棕色路线(往北向东折绕)、紫色路线(往南向东折绕)前往。棕色路线:自顶崁向北绕,经埔里、雾社,抵大禹岭接台8线,沿台8线东行至新城,接台9线南下,最后抵达玉里[58][114]。紫色路线:自阿里山公路向南,得先行至隆兴[注 20],或是透过图中所示之橘色路线,由龙美转接嘉129线南下至石硖内[注 21],两线皆可接台3线[58]。沿台3线南下,经大埔、玉井至北寮接台20线,之后抵达初来,转北行经初来桥,沿台20甲线抵池上,接台9线北上,最后抵达玉里[58]。
医疗救护
自新中横公路通车后,便担负了山区医疗与救护作业,沿途穿越信义、阿里山等山地乡,但受限于地形,故道路曲折而蜿蜒,使路途遥远且行车安全的风险都增加,也因为深入山区,因此当地发展缓慢,相对地产生医疗资源呈现不足,每当山区交通事故、重大疾病或其它意外等状况发生时,往往要耗费许多时间、人力进入山区救援[117]。
在玉山国家公园东部园区的瓦拉米步道,由于步道口是衔接台30线,距离玉里有15公里的车程[注 22],其市区内有慈济医院、荣民医院与玉里医院等三家医院[119]。香林联合卫生室位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是提供中正、中山、香林等三村居民的诊疗[注 23],当园区有游客发生意外状况时,也是第一线面临状况而立即反应的医疗站,因此各项急救设备大多齐全,但并没有紧急救护技术员(EMT)驻守,平日只有护理人员,在周六、周日会派驻医师,以应付假日人潮发生的各种状况,若一旦面临患者急需直升机后送,阿里山则设有停机坪可供直升机后送[121]。位于石桌的阿里山医疗站,每日有医师从圣马尔定医院到当地驻诊、轮诊服务,是为改善山地医疗而设置,但缺乏急救所需的资源,若患者出现严重伤况或病情,只能利用直升机后送来提高抢救时效[121]。
新中横公路是山区居民的生命线,由于各地的医院甚远,当使用救护车后送时,从塔塔加或阿里山,通常耗需超过1小时以上的时间[121]。嘉义市区有长庚医院、圣马尔定医院、荣民医院、嘉义基督教医院等五家医院,阿里山后送至嘉义得花90分钟车程[121][122]。信义乡最近的医院则在竹山秀传医院,塔塔加无论后送至竹山或嘉义的医院,所需时间都得花2小时[121]。若是加上救护车的反应时间,阿里山可以在5~10分钟以内做出紧急救护,因阿里山发展的紧急救护服务(EMS)较健全,相对于塔塔加,一旦需要救护车赶赴现场,距离最近的阿里山得至少花20分钟车程才能抵达[121]。新中横公路之台18线、台21线于塔塔加衔接,供联系嘉义、南投两县,行经多为山区,加上车程冗长,成为后送时最大的问题。
旅游
俗称阿里山公路的台18线,由嘉义爬升至阿里山,沿途林相呈现热、暖、温、寒等四种森林带[注 24],又因午后经常起雾,使阿里山桧木群被称雾林带[注 25],也蕴藏许多巨木被称为神木,除了阿里山栈道所经30余株巨木,在台18线沿线上有水库神木、鹿林神木,以及上东埔大铁杉、神木村万年神木[123][124]。此外,日出、云海、晚霞也是台18线的自然景观,又以阿里山的对高岳与祝山为知名的赏景地点[125]。在塔塔加有玉山国家公园设立的游憩区,周边有东埔山、鹿林山、鹿林前山、麟趾山等山岳,在台18线、台21线交会点有东埔山垭口,由东埔山与鹿林山构成的一处鞍部[3][126]。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将台18线105.2K至台21线119.5K之路段规划成一条景观公路,以玉山国家公园界碑划设,沿途有观山、观峰、夫妻树等景点,若逢秋季,可见路旁的台湾红榨槭叶面正在变色,并伴随着落叶的景致[107][127]。新中横公路在台30线有南安瀑布,由于位置接近公路[注 26],距离南安游客中心仅2公里车程,为南安游憩区景点之一[128]。至于台18线则因瀑布位置深入山区,如情人瀑布、仙井瀑布、兄弟瀑布、万丈瀑布,以及台21线的瀑布得藉其它道路前往,如东埔有彩虹瀑布、乙女瀑布、云龙瀑布,得经由投60线抵达东埔后,再沿步道前往即达[61][129]。东埔温泉区仰赖投60线连接新中横公路,再与对外交通联系,成为当地一条的观光动线,在距离东埔不远有处乐乐谷温泉[130]。
如今八通关古道是条登山路线,由日人于1921年完成兴建,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负责维护,在南安游客中心前立有“八通关越道路开凿纪念碑”,其中古道东段一部分规划成瓦拉米步道[注 27][132][133]。瓦拉米步道口与台30线相接,由于玉里玉山线的兴建是戛然而止,故呈现出台30线起点位置是深入山区[7][81]。至于其它还有水山、福山、巴沙娜讨生等古道,可由台18线步行进入[134][135]。被称为“新高口”是日治时期攀登新高山(今玉山)的登山口,如今登山口位于塔塔加鞍部[136][137]。在顶崁村圳头巷立有“新高登山口”石碑,则是日治时期进入新高阿里山的入口,为台湾总督府指定的国立公园候补地[138][139]。游客中心的位置在塔塔加,正好是新中横公路三线计划交会点,如今台18线、台21线于此交会,计划中玉里玉山线的兴建也是于此中断[7][107]。台18线的庙宇景点有吴凤庙、龙隐寺、慈云寺、受镇宫,其中吴凤庙在社口与石桌各有一座,庙内主祀吴凤公,又以社口吴凤庙的历史最久,被列为县定古迹(三级古迹)[140][141]。当中最晚兴建是龙隐寺,于1980年建于嘉义县番路乡触口村台18线上,主祀济公禅师[142]。另外,天长、地久两座吊桥被合称“天长地久”,位置在龙隐寺附近,其中地久吊桥横跨八掌溪,与台18线触口桥并行,早年阿里山公路未兴建,公田与触口往来的居民都经由这两座吊桥进出[143]。阿里山公路的完工,沿线纷纷开始栽种茶叶,1990年代以后则发展饱和,自石桌以下之路段,沿途都是茶园景观[144]。在水里、信义的台21线,则有水里蛇窑、草坪头观光茶园,以及上安、丰丘等地有观光果园,沿途还有青梅为农产所设的酒庄与工厂[145][146]。若适逢赏梅期,于风柜斗、乌松仑等地可见梅花绽放的景象[146]。
相关条目
注解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