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玉井区
台南市的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玉井区(台湾话:Gio̍k-tsénn-khu;大武垅语:Tapani;西拉雅语:Tamani),旧称“大武垅”、“噍吧哖”,前身“玉井乡”,位于台湾台南市东部山区的玉井盆地内,居台20线(南横公路)、台3线(内山公路)与台84线(北门玉井线)三省道交会处,邻近曾文溪,是台南市东部山区的最大城镇暨农特产集散区域中心,目前台南市政府已在此兴建“农产加工及冷链物流中心”[1]。
玉井在日治时期以制糖兴盛。1960年代由政府推广芒果改良种,郑罕池率先大幅种植爱文芒果,今已成重要产地,有芒果的故乡之美誉,因此在台湾,提到“玉井”差不多就是“芒果”的同义词,享有极高的声誉。不过事实上邻近各区包括大内、楠西、左镇、南化均有种植芒果。
Remove ads
历史
玉井位在玉井盆地(旧称大武垅,大武垅又为族名,17世纪荷兰文献称为Tevorangh、Tevoran、Tefurang)之内[2],旧称噍吧哖(台湾话:Ta-pa-nî,为音译大武垅语:Tapani,1650年代以后荷兰文献称为 Tamani[3]),是大武垅族(又称大满族)所属噍吧哖等社的居住地[3]。明郑时期,住在大目降(今新化区)一带的西拉雅族因受汉人侵扰而迁居并占据此地,迫使大满族人往台南白河与高雄内门、杉林、甲仙及六龟一带迁居。清雍正年间,汉人在此建庄。
1915年,余清芳等人在此发动抗日行动,史称“西来庵事件”(又称噍吧哖事件),是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牺牲人数最多的武装抗日事件;2014年初,于新化区发现约3000具骨骸,疑为此事件之牺牲者[4]。
1920年地名大变革,日人顺势将语音艰涩的“噍吧哖”(Tapani)改为日语音近之“玉井”(Tamai)。并设置“玉井庄”,归台南州新化郡管辖。战后改设台南县玉井乡至2010年12月24日,2010年12月25日因市县合并而成玉井区至今。
Remove ads
人口
根据台南市玉井户政事务所统计,2024年底玉井区户数约5.3千户,人口约1.3万人,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玉田里与三埔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4,000人与494人[5]。
政治
玉井区公所是台南市政府在玉井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南市政府。区长由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4课3室等7个内部单位[7]。
现今玉井区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玉井庄属台南州新化郡。玉井庄辖玉井、竹围、鹿陶、口宵里、沙子田、三埔、芒子芒、九层林等8个大字[8]。1945年,改为“玉井乡”,属台南县新化区。1950年,裁撤区署,玉井乡改直隶于台南县。2010年12月25日,台南县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玉井乡改制为市辖区“玉井区”,隶属台南市。玉井区的行政区划辖有中正里、玉田里、沙田里、竹围里、三埔里、望明里、三和里、玉井里、层林里、丰里里等10里,共计103邻[9]。
节日庆典
教育
- 台南市立玉井国民中学
- 台南市玉井区玉井国民小学
- 台南市玉井区层林国民小学【九层林】
- 天主教德兰启智中心
交通

台南市YouBike 2.0于2023年2月23日正式营运,截至2024年6月21日于玉井区内设置5处站点。
- 战后延长左镇线糖业铁路穿越山区至玉井,1953年试办“玉善线”(玉井-善化)营业线。唯公路发达后难以竞争,1975年全线废止。今日仍可见若干遗迹。
旅游

特产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