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海滩的一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灘的一天
Remove ads

《海滩的一天》(英语:That Day, on the Beach)是一部于1983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由杨德昌担任导演,杨德昌与吴念真担任编剧,并由张艾嘉胡茵梦主演,本片为台湾新浪潮电影的首批作品之一。[1]

事实速览 海滩的一天That Day, on the Beach, 基本资料 ...

1983年,该电影的摄影师杜可风凭借《海滩的一天》中获取第28届亚太影展的最佳摄影奖。[2]

剧情简介

旅外的钢琴家谭蔚青,受邀归国演出时,与友人佳莉重逢,两个女人在咖啡厅里聊著往事;当年蔚青与佳莉的哥哥佳森相恋,却因为佳莉的医生父亲反对而分手,佳森另娶他人但过着不快乐的生活。

目睹这一切的佳莉,决定脱离家庭的安排,与她大学认识的男友德伟,来到台北组成属于自己的小家庭。不料,德伟事业成功后,夫妻关系渐渐陷入僵局。

某天,德伟仿佛人间蒸发,佳莉从先生的友人阿财那边得知德伟亏空公款的消息,寻找德伟的过程中,佳莉发现德伟逐渐改变的原因,也渐渐从中寻回自我的价值。此时,海边发现疑似德伟的尸体,但是对佳莉而言,死者是谁已经不再重要。

人物角色

按电影片尾演出表排序。

更多信息 角色, 演员 ...
Remove ads

制作

《海滩的一天》的起源可追溯到导演杨德昌早期的电影经历。在1981年为余为彦执导的《1905年的冬天》编写剧本后,杨则繁提出制作一部电影制作,其构想涉及到“一个女人在沙滩上,吹风,不知道她的丈夫在哪里”的主题。吴念真因观看《1905年的冬天》而结识了杨德昌。而余为彦和徐克也向中影推荐了杨德昌后,则为《海滩的一天》的编剧合作奠定了基础。[4]

杨德昌的延续1982年执导短片《光阴的故事:指望》的女性成长主题[5],将之推向更加庞大的社会转型观察,然而其不擅长用文字或口语表达自己的构思,许多概念只存在于他的思维中,鉴于杨德昌的电脑背景,吴则采用了流程图的方式将多重叙事的复杂概念绘制在白板上。随后,吴和杨则带着流程图前往垦丁,并于十天后完成了《海滩的一天》的初稿剧本。最初,杨德昌仍对初稿剧本不满意,但中影已经表现出失去耐心,拒绝了他要找张毅重新编写剧本的建议,只允许他和吴念真对现有剧本进行一次修订。[6]

杜可风受道杨德昌的邀请,首次在《海滩的一天》担任摄影师工作。该举曾引起中央电影公司内部摄影师的愤怒反应。但杨德昌最后不顾一切压力,仍坚持使用杜可风[7]。杜可风在参与本片后则持续担任电影摄影师一职。[8]

奖项

更多信息 主办单位, 奖项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