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淀號劫機事件
劫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淀号劫机事件(日语:よど号ハイジャック事件),是指1970年3月31日由共产主义者同盟赤军派所制造的劫机事件,这也是日本史上第一起劫机事件[1]。
1970年3月31日,注册编号为JA8315(昵称“淀号”)的波音727-89客机,正执行日本航空351号航班(原定由东京羽田机场飞往福冈板付机场)。该客机被自称赤军派的九名成员劫持。劫机团伙表示有意流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要求客机飞往该国。
“淀号”客机在经停福冈机场和韩国的金浦国际机场后,于4月3日抵达朝鲜首都平壤的美林机场,劫机团伙随后流亡北朝鲜。[2]除飞行员外的机组人员和乘客在福冈和汉城被分批释放,运输政务次官山村新治郎则以人质身份登机,与飞行员一同前往平壤后返回日本。
Remove ads
背景
1966年,自1960年起停止活动的新左翼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完成重组,成立了第二次同盟(日语:第二次ブント Dainiji Bunto)。该组织中以京都同志社大学为据点、由京都大学学生盐见孝也领导的“关西派系”,在此基础进一步形成极左翼分支。
约1968年6月,关西派系改称“赤军派”,开始策划在日本发动武装起义,并策划在安保斗争期间进行[3]。
赤军派认为,要在国内持续进行共产主义斗争,必须在海外建立作为后方基地的避难所(即“国际根据地论”)。1969年开始,他们便已经制定向海外派遣成员的计划。
筹备
赤军派选择朝鲜并非因为支持其现有体制,而仅仅因为它是在地理上距离最近的“与日本帝国主义处于敌对关系的国家”[4]。根据赤军派的真实意图,他们计划将朝鲜作为赤军派的军事基地,并通过暴力革命来将朝鲜体制彻底变革,“赤军化(オルグ,意指组织改造)北朝鲜”。
值得注意的是,赤军派此前并未与朝鲜在日本的关联组织朝鲜总联进行任何联络。
1970年3月15日,赤军派议长盐见孝也被捕。[5]被捕时,其随身携带的笔记上写有"H・J"字样(英语hijack,即“劫机”),但当时公安警察并未察觉该缩写与劫机计划的关联。由于担心警方的侦查会牵连自己,以田宫高麿为首的预定执行小组紧急决定在3月27日提前执行计划。[6]
劫机团体在行动前发布的声明中写道:“我们明日即将从羽田出发。在历次斗争前,从未感受过如此从内心涌出的自信、勇气与信念……最后再次确认:我们就是明日之丈”。不过,劫机团体并不打算伤害人质,他们准备的“武器”和“炸弹”几乎都是仿造品。[7]
声明中提到的《明日之丈》是高森朝雄(梶原一骑)原作、千叶彻弥作画的漫画作品,于1968年至1973年间在讲谈社的《周刊少年Magazine》上连载。据信,犯人集团将自己比作漫画主角矢吹丈,以表达“战斗至燃尽为止”的决心。[8]
Remove ads
事件经过
1970年3月31日上午7时33分,原定由羽田机场飞往板付机场(今福冈机场)的日本航空351号班机,在飞经富士山上空时遭到劫持。被劫持的班机“淀号”(波音727-89型,机体编号:JA8315,制造编号:19139/255),该航班的运行乘务员共三人,包括机长石田真二、副机长江崎悌一(昆虫学家江崎悌三的长子)和航空机械师相原利夫。此外,机上另有四名客舱乘务员[9]。
劫机团伙持有疑似武士刀、手枪、斧头和炸弹等武器。他们将男性乘客转移至靠窗座位并用自带的绳索加以捆绑。随后,部分劫机者闯入驾驶舱,控制了航空机械师相原利夫,并指示机长石田真二和副机长江崎悌一将飞机飞往平壤(使用的日语为ピョンヤンシ)[10]。由于当时日本国内普遍称呼平壤为“へいじょうし”,机长石田一度不知道要飞往哪里[9]。副机长江崎则向劫机者表示,机组没有飞往朝鲜的航图,劫机者则称可以依靠雷达飞行(实际上飞机雷达并不具备此功能)[8]。
Remove ads
针对劫机者前往北朝鲜的要求,副机长江崎悌一向他们说明:“本次航班是飞往福冈的国内航线,燃料不足以直飞平壤。”,并以此为由,请求劫机团伙允许加油,并在机场取得前往平壤的航图。劫机者被迫改变计划,并对乘客进行广播[11]:
各位乘客,本架飞机因燃料不足,将按原定计划降落福冈,但我们的目的地并非福冈。加油完毕后,我们将立即飞往北鲜(当时日本国内对北朝鲜的歧视性称呼)。如果在我们逗留机场期间,各位稍有鼓动之举,我等持有自制炸弹,将坚决采取行动(略)
“淀号”于8时59分降落在原定目的地福冈板付机场,进行加油。实际上,由于机上载有备用燃料,这架飞机完全具备直飞平壤的续航能力[12]。福冈县警方为阻止劫机,采取了多种手段阻滞航班,例如延迟加油流程,并安排航空自卫队战斗机伪装故障阻塞跑道[7],但这些措施反而激怒了劫机团伙。在机组人员协调下,劫机者同意以移开战斗机为条件释放部分人质,最终于13时35分释放包括妇女、儿童、老人及病患在内的23名乘客[1]。
在部分人质获释后,防暴警察突然冲上登机梯,空乘人员在田宫高麿的命令下及时关门。13时55分,“淀号”开始滑行,并于13时59分再次起飞。飞机起飞前,机场工作人员曾经试图爬上并关闭燃料箱的阀门,但行动最终未果[8]。
Remove ads
机长在福冈收到的航图只是一份中学生用地图册的复印件,不仅粗糙,而且上面甚至没有标注航线。不过,在这份地图的一角写着:“请监听121.5MC”(MC为兆周缩写,即现行兆赫,为民航紧急通讯频率),机组据此调整通信接收频率并继续飞行。[10]
根据乘客日野原重明的著作记载,当飞机飞过对马海峡时,客舱中的一名劫机者曾对乘客表示,若想阅读他们携带的书籍,可以借阅。这些书籍包括:赤军派的机关报《赤军》、《列宁全集》、《金日成传记》、《毛泽东传记》、《共产党宣言》、《亲鸾传记》、伊东静雄的诗集,以及《卡拉马佐夫兄弟》等[13]。
“淀号”沿着朝鲜半岛东侧持续向北飞行,并于14时40分将航向改为向西。此时一架隐匿国籍的战斗机突然出现在客机右侧,飞行员向机长做出拇指朝下的手势,示意下降高度准备着陆(另有记载称出现的是未隐藏国籍、带有韩国空军徽章的战机)。[9]
“淀号”当时正飞行于北纬38度线附近。虽然实际已越过理论上的三八线,但因休战线并未完全沿该纬线划定,飞机仍处于韩国领空。此时一度传出“客机遭朝鲜防空炮火袭击”的消息(后证实为误报)。机组此时误判已进入朝鲜领空,遂使用指定频率多次以英语呼叫“这里是日航351航班,请求在任何机场降落”,但始终未获回应。[1]
此后,飞机收到了一条无线电通讯:“这里是平壤进近管制。”该管制员指示将无线电频率从121.5MC切换至134.1MC。实际上,这是韩国空军的管制员在总统朴正熙“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让‘淀号’降落金浦”的直接命令下,冒充北朝鲜航空管制所发出的指令。[10]在飞机降落福冈期间,朴正熙已经计划好了如何引导飞机在韩国境内降落,还提前开始布置金浦国际机场,以迷惑劫机者已经到了平壤。[8]
机组通过该频率属资本主义国家常用频段判断并非平壤信号,副机长江崎也注意到管制员声音与汉城频率高度相似,意识到航班正被诱导向南飞行。但因劫机组织者既不通晓朝鲜语也缺乏英语能力,未能察觉通讯异常,机组得以按照广播频率的指示逐渐向南飞行[7]。
Remove ads
15时16分,“淀号”在管制员的引导下飞越了平壤以南约50公里的区域,降落于所谓的“平壤国际机场”(实际上是金浦国际机场)。在管制员的引导下,飞机降落过程中,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乡村景色,而非汉城的城市景观。但这反而增加了劫机者的疑虑,因为地面的稻田弯曲不规则且面积很小,看起来不像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农场。[8]
为了欺骗劫机者、企图在韩国境内解决劫机事件,韩军士兵身着朝鲜人民军制服,并举着“欢迎抵达平壤”的标语牌进行伪装,韩国当局还准备了身着韩服并手持花束的女性。在金浦国际机场,韩国中央情报部(KCIA)在飞机抵达前紧急实施了伪装工程:悬挂朝鲜国旗、疏散停靠中的韩国及欧美飞机,并将带有韩国企业标识的车辆全部涂刷为黄色。[10]
然而,劫机者开始察觉到异常,发现机场内停有西北航空等明显不属于朝鲜的飞机,而且机场内还有壳牌石油标志的加油车。伪装成朝鲜官员的韩国警察对劫机者表示“稍后就能见到日本大使了”也让劫机者们觉得疑惑,因为此时日本与朝鲜并未建交。[8]
当劫机者向靠近机身的男子确认“这里是平壤吗?”时,对方虽给出肯定答复,但在被问及朝鲜五年计划细节时却语塞(另有说法称该人员回答“正处于九年计划第三阶段”)[10]。另有劫机者向其他军人询问"这里是汉城吗?",不知内情的军人直接回答“是汉城”。察觉异常的劫机者随即要求对方提供金日成的大幅肖像照片,这一要求在韩国显然无法实现,此举彻底暴露了伪装行动(关于照片事宜存在不同记载,亦有说法称韩方最终提供了照片)[14]。
Remove ads
在劫机者识破降落地点实为金浦国际机场后,韩国当局随即展开谈判。尽管劫机团体强烈要求立即起飞,但韩方以拒绝提供飞机引擎重启必需的辅助启动机为由,使飞机陷入无法起飞的困境。期间管制塔曾提出“若释放普通乘客则允准飞往平壤”的条件[10],劫机者虽保持强硬姿态,但接受了食品等物资补给[4]。
3月31日下午,日本航空的道格拉斯DC-8专机载着运输政务次官山村新治郎等日本政府代表及日航工作人员从羽田机场起飞,于4月1日凌晨抵达汉城。日方人员随后与韩国国防部长丁来赫、交通部长白善烨、内务部长朴璟远共同组成谈判团队。由于劫机者不通英语及韩语,曾受日式教育的丁来赫等韩方官员全程使用日语与劫机者进行交涉[7]。
僵持过程中,副机长江崎悌一曾趁劫机者不备,将记录有劫机者人数、位置及武器信息的纸杯从驾驶舱窗口掷出,使当局掌握了劫机者的布防情况。尽管韩国当局依据该情报计划派遣特种部队实施突击,但在日本政府出于人质安全顾虑的强烈要求下,最终放弃强攻方案。[8]
4月2日,日本政府通过苏联红十字会及国际红十字会,向朝鲜政府提出若“淀号”搭载人质飞抵朝鲜境内需予以保护、遣返人质、归还飞机的请求。朝鲜当局对此回应称“基于人道主义原则,若该机进入北朝鲜领空,将立即遣返所有机上人员”,朝鲜红十字会也发表了相同立场。[4]
然而,对韩国而言,由于前一年发生的大韩航空YS-11劫机事件中人员至今仍未获释,此次必须绝对避免“淀号”重蹈覆辙,防止出现人质未能获释即飞往朝鲜的局面。日本政府进一步向韩方强烈要求:若劫机者释放乘客,则应允许其飞往朝鲜。基于人道考量,韩国最终接受此方案。值得关注的是,飞机上除日本乘客外还有两名美国公民。若飞机进入北朝鲜,作为“敌对国家公民”的美国人可能面临比日本人更为严峻的处境,此情况已引发美国联邦政府高度关注并积极提出交涉。[8]
Remove ads
4月1日下午,运输大臣桥本登美三郎赶赴汉城,与日本驻韩大使金山政英等人共同协调韩方当局。经过数日谈判,运输政务次官山村新治郎于4月3日与劫机团体达成协议——以自身替换人质。在劫机成员之一田中义三与山村新治郎进行交换登机期间,乘客被分批依次释放,最后,在登机梯上,田中义三与最后一名乘客进行交换,该名乘客获释。此外,机组人员中的客舱乘务员也获准离开飞机。[5]
据称田宫高麿在与乘客告别时,曾吟诵了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诗歌,而其中一名乘客则以歌曲《北归行》作为回敬。[7]
获释人员搭乘日本航空DC-8-62型专机"飞驒号"(JA8040)返回福冈机场,但其中一名美籍乘客选择留在韩国未随机返日。[10]
劫机者曾要求由日本社会党的众议院议员阿部助哉对山村新治郎政务次官的身份进行证明。在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成田知巳和泽田政治的同意下,阿部助哉议员于4月2日飞往首尔,证明了“山村政务次官”确系本人[7]。关于当时的情势,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日记中写道[15]:
国民和各方面都感到焦躁不安,虽然北鲜(北朝鲜)是令人厌恶的地方,但为了保全近百名乘客的生命,对付采取暴力的学生,(允许飞机)北上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相关人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辛劳……
4月3日18时05分,“淀号”从金浦国际机场起飞,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领空。此时,机长仍未获得一份像样的航图,在进入北朝鲜领空后,无线电也未收到任何回复,且朝鲜空军也未有紧急起飞的战斗机进行拦截。[10]
客机继续向着平壤国际机场飞行,但由于夜色渐浓,机长利用其在战时曾担任空军教官的经验,凭肉眼确认了一条小型跑道[9],并于19时21分在该跑道上着陆。该跑道并非平壤国际机场,而是位于平壤市寺洞区域、距平壤国际机场南南东方向约25公里处的美林机场。
在朝鲜方面要求解除武装后,劫机团体放下武器走出机舱。事后调查发现,被收缴的武士刀、手枪及炸弹等武器实为玩具与仿制品,只有一把斧头是真实的[8]。
最终,“淀号”上的全部13人,包括劫机者9人、机组人员3人以及人质山村新治郎,均由朝鲜当局接管并进行后续处理。
NHK于19时30分至21时30分播出的特别新闻节目《淀号乘客归来》(日语:よど号の乗客帰る),在Video Research(视听率调查公司)的关东地区调查中,创下了43.0%的收视率记录。
Remove ads
“淀号”抵达后,朝鲜方面的态度转趋强硬,声称“无法保证尽早归还机组人员和飞机”。朝鲜同时谴责日本政府未履行应尽职责,并将问题推给他们。[4]此外,朝鲜当局对劫机团伙、机组人员及山村新治郎进行了公开审讯,形势一度严峻,外界预料他们可能会被长期扣押。不过,对机组人员和山村的审讯只是形式上的。尽管他们“想要休息”的意愿被忽略,但他们仍被提供了朝鲜料理、单人房间,并安排了电影观赏等款待[16]。
4月4日,朝鲜方面在再次谴责日本的同时,宣布将“从人道主义观点出发,归还飞机和机组人员”。同时,朝鲜表示将对“劫持飞机而来的学生”(指劫机者)进行必要的调查并采取适当措施,表明了接受他们流亡的立场。
对此,日本政府发表了向朝鲜表示感谢的声明。时任首相佐藤荣作也在其日记中写道:“众人皆感欣慰,谨此感谢北朝鲜的厚意”[15]
4月5日清晨,机组人员被送往美林机场准备驾驶“淀号”出发。然而,由于朝鲜境内没有与波音727客机兼容的辅助启动机,飞机一度面临无法起飞的困境。日本航空随即开始安排经由莫斯科运送辅助启动机。最终,通过在当地采购压缩空气瓶,并利用车辆蓄电池对机内电池进行充电,引擎成功启动。[10]
“淀号”从美林机场起飞后,依循朝鲜方面指示的航线进行飞行。机组向地面联络表示将直接飞往羽田机场,并踏上归途。客机经由美保上空,最终安全抵达羽田机场。运输大臣桥本登美三郎等政府官员在机场迎接[1],随着四位核心人员顺利归国,这起持续八日的跨国劫机事件终告落幕。
NHK于上午8时30分至12时20分播出的特别新闻节目《归来的淀号》日语:帰ってきたよど号,在Video Research(视听率调查公司)的关东地区调查中,创下了40.2%的收视率记录。
Remove ads
涉事航机

遭劫持的JA8315号飞机于1966年制造,最初交付给日本国内航空(后来的日本佳速航空)。这架飞机的名称来自近畿地方河流淀川,而日航其余的波音727亦是以河流命名。
1976年,JA8315转售赫伯罗特航空(即今TUIfly),编号改为D-AHLS。进入1990年代后,该机被多次转卖给美国和欧洲等世界各国的公司。该机在美国被用作包机期间(机体编号:N511DB),曾被用于电影《挑战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中,作为片中球队出行的包机。
该客机曾有一段时间被停放于美国一处被称为飞机坟场的停机坪。在此期间,日本电视台曾制作并播放了一档名为《那些人现在怎么样了?!“日航劫机事件当时的机长,石田真二先生,与淀号的再会”》的特别节目。节目内容是当年劫持事件的机长石田真二前往停机坪与“淀号”重逢,并回顾当年的事件。[9]
2004年8月,该客机被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科扎航空(CO-ZA Airways)购得,以金沙萨的恩吉利国际机场为基地,用作贵宾包机。然而,在科扎航空于2006年左右破产后,该客机便被遗弃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机场。随后,该机于2012年在当地被拆解。
乘客与机组
- 由于事件发生当天原定在福冈举行日本内科学会总会,因此乘客中包含大量医生。这些医生后来在福冈协助选定了以“病人”为由被释放的人质[7]。
- 在韩国被释放的乘客搭乘日本航空的专机返回日本,但其中一名美国籍神父并未登机,而是留在汉城过夜,并于次日(4月4日)抵达日本[17]。 坊间推测他可能在获释后暂时性地入境了韩国。事件发生后不久,曾有报道称美国政府官员致电日本航空高层,要求避免飞机飞往平壤,理由是其中一名美国籍乘客“身负重要任务”。此外,当时有三名美国人相继自愿提出要成为神父的人质替身。由于该神父并未经过正式的日本出境手续,事件后他如何进入韩国境内也未获明确说明,且日本政府和日本航空均未获告知其行踪,因此引发了“他是否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特工”等猜测。[7]
- 事件发生后,日本航空向除两名幼儿以外的所有乘客支付了“抚慰金”。[18]
- 在“淀号”劫机事件的乘客中,有一人在1977年日本航空472号班机劫机事件中再次遭到劫持。
- 当时还是东京大学学生的舛添要一原已购买了该航班的机票,准备返回家乡福冈。但由于前一晚与同伴饮酒,导致他未能按时登机,从而躲过一劫。当时舛添要一写给父母的信件原定也由“淀号”送至福冈。事后,这封信被退还给了舛添本人。值得一提的是,舛添要一后来也躲过了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
- “淀号”机长石田真二归国后,曾一度成为英雄,获得了时任首相佐藤荣作的表彰,并受邀参加了皇室园游会。然而,由于其私生活中的丑闻被曝光,他在事件发生两年后的1972年从日本航空辞职。此后,他转行担任受雇飞行员、经营泡菜店等,职业生涯几经波折。晚年,他曾担任夜间停车场警卫。[9]
- 副机长江崎悌一和机械师相原利夫归国后,也和机长一样受到了大众的赞扬。此后,他们继续留在日本航空,分别担任副机长和机械师(江崎后来晋升为机长),直至退休。
- 作为人质的山村新治郎因营救乘客的功绩,获得了首相的表彰。他凭借此事一举成为家乡的英雄,并以“男子汉·山村新治郎”的宣传口号屡次当选议员,此后历任农林水产大臣和运输大臣等要职。1992年4月12日,在即将以自民党访朝团团长身份访问朝鲜的前一天,山村新治郎被患有精神疾病的次女刺杀身亡。[19]
事后
作为日本首例劫机事件,此案直接推动《劫机防治法》(《关于处罚劫持航空器等行为的法律》)于同年6月颁布。不过依据日本国宪法第39条禁止溯及既往的原则,该法不适用于已逃亡境外的劫机者。若其归国,将面临针对“航空器财物”与“航空运费财产利益”的强盗罪,以及对机组乘客的略取诱拐罪指控。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55条关于逃亡境外中止公诉时效的规定,其追诉期目前处于冻结状态。尽管劫机团体多次要求通过政治协议实现无罪归国,日本政府始终未予认可。[1]
虽然赤军派干部盐见孝也、前田祐一、高原浩之、川岛宏和上原敦男等人并未加入实际执行劫机的团体,但他们因共谋参与劫机计划,在事件发生后遭到起诉。
鉴于劫机事件中使用了仿制武士刀,日本于1971年通过《铳刀法》修正案,明文禁止携带仿制刀具并增设刑事处罚条款。
1972年11月6日,与此次遭劫航班同号的日航351号班机(同样是波音727)再次遭到劫持,劫机犯企图将飞机劫至古巴。[11]
逃亡朝鲜的劫机核心成员被日本媒体统称为“淀号集团”。该团体初抵朝鲜时曾获当局厚遇,被誉为“推进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同志”,但其“朝鲜赤军化”的政治诉求因脱离现实遭朝方断然否决,全体成员随后被迫接受主体思想体系的思想改造。[8]
据多方证据显示,部分成员涉嫌参与朝鲜对日本公民的绑架活动,但具体细节仍待查明。目前所有成员均被日本警察厅列入国际通缉名单。该团体曾通过推特账号及网站“淀号日本人村”发声,主张自身与日本人绑架事件无关并要求返日。虽于2022年8月29日发布账号停用声明,其历史推文仍可公开查阅。
各方态度
美国:美国将朝鲜给淀号劫机分子提供庇护的行为认为是支持恐怖活动,在朝鲜方改变态度后去除
朝鲜:最开始将事件认为是“朝日问题”,于是在这之后日本对其进行了多年的经济制裁,最终于2008年6月11到12日举行的朝日会谈上表示这是日本人和日本的“日日问题”,因此日本解除了针对朝鲜的部分经济制裁措施
日本:对劫机人员采取零容忍态度,并多次向朝鲜方面施压,在这之后还发起了对赤军派劫机分子的国际通缉令
劫机成员一览
- 田宫高麿(在朝鲜病死)
- 田中义三
- 鱼本宫博
- 吉田金太郎(在朝鲜病死)
- 冈本武(因沙土塌方死亡)
- 若林盛亮
- 赤木志郎
- 柴田泰弘
影视改编
- 凶降喜讯(2025年)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