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深坑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深坑庄为台湾日治时期1920年至1945年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台北州文山郡,辖域即今新北市深坑区及台北市文山区,而深坑庄役场设于内湖大字下的木栅小字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深坑在清治时期及日治时期初期属文山堡的街庄,在1896年3月隶属“台北县直辖”,在1897年7月1日隶属“景尾辨务署”。1900年12月1日,景尾辨务署改为“深坑辨务署”。1901年11月11日,台北厅深坑辨务署改为“深坑厅”,深坑地区隶属深坑厅直辖、景尾支厅。1903年4月21日,深坑厅实施街庄整并[1]。1909年10月25日,深坑厅废止,深坑地区被并入台北厅深坑支厅、新店支厅。深坑地区在此时的街庄如下:
- 文山堡:万盛庄、兴福庄、内湖庄、深坑仔庄、土库庄、升高坑庄、乌月庄、万顺藔庄、阿柔坑庄、陂内坑庄[2]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区废除,街庄改为大字;前述10庄合并为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庄”,辖域内分为深坑子、土库、升高坑、乌月、万顺寮、阿柔坑、万盛、兴福、内湖及坡内坑等10个大字。
- 深坑子大字下有“深坑”、“深坑子”、“半山”、“草地头”、“麻竹寮”、“新埤内”小字名
- 土库大字下有“土库”、“土库尖”、“崩山”、“大坪”、“赖仲坑”小字名
- 升高坑大字下有“升高坑”、“炙子头”小字名
- 乌月大字下有“乌月”、“旺耽”小字名
- 万顺寮大字下有“三脚木”、“大坑外股”、“万顺寮”、“圳古后”、“草地尾”小字名
- 阿柔坑大字下有“阿柔洋”、“公馆后”、“炮子仑”、“枧脚坑”、“大仑脚”、“大仑尾”、“向天湖”、“土巷”、“南邦寮”、“王军寮”小字名
- 万盛大字下有“溪子口”、“景尾”、“三块厝”、“番婆厝”、“挖内”、“顶公馆”、“公馆”、“溪洲”小字名
- 内湖大字下有“木栅”、“打铁寮”、“岐山”、“草湳”、“猫空”、“石坡坑”、“苧子园坑”、“石碣坑”、“吊硞坑”、“樟脚”、“石狮脚”、“炮子林”、“蕃子公馆”、“渡船头”、“阿泉坑”、“待老坑”、“港墘”、“梓湖”、“新厝”、“中仑尾”、“下仑尾”、“马明潭”、“沟子口”、“埤腹”小字名
- 坡内坑大字下有“坡内坑”、“军功坑”、“抱子脚”、“抱子脚坑”、“大竹林”、“灰窟坑”、“石壁坑”、“密婆坑”、“象头埔”、“福德坑”、“鱼衡子”、“猴山坑”、“头廷魁”、“新兴”、“小坑”小字名[3]
二战后,深坑庄在1946年改为台北县文山区深坑乡。1950年3月1日,万盛、兴福之范围新设景美镇,内湖、坡内坑设木栅乡,其余仍为深坑乡,隶属台北县。1968年7月1日,景美镇与木栅乡划入台北市。1990年3月12日,景美区与木栅区合并成立文山区。2010年12月25日,台北县深坑乡改制为新北市深坑区。
Remove ads
历任庄长
设施
交通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