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深堀大尉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深堀大尉事件是台湾日治初期1897年发生,由日本陆军步兵大尉深堀安一郎(1863-1897年[注 1])率领的台湾高山探险队一行,全队在奇莱山区失踪遭击杀的事件。台湾在1895年日清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日本领台平定平地之后随即展开台湾高山的探险。1896年日本参谋本部陆军步兵中尉长野义虎经由八通关古道、关门古道东西来回横断中央山脉探查台湾内山形势并攀登台湾最高峰玉山(当时又称モリソン山)探险成功之后,鼓舞了台湾总督府军务局陆军部再派遣5支探险队伍进行高山探勘,其中编为第2班的“中央横断队”陆军步兵大尉深堀安一郎等一行十四人于1897年1月出发,进行中央山脉横断道路及铁道测量,在2月预计通过东西分水岭奇莱山前往花莲港时失联。搜救队在3月发现深堀等人遗物,证实遭袭击遇害,推定遭泰雅、赛德克或太鲁阁族人击杀。[注 2][8]
背景
深堀安一郎出身于长崎县肥前国西彼杵郡深堀村四百六番地士族的军人世家,父亲深堀弼之大尉曾在西乡从道都督麾下参与台湾征伐。安一郎在甲午战争时已升任大尉,在朝鲜战场立功赠勋正七位勋六等,日本领台后被派遣到台湾守备队第一连队担任中队长。1897年1月6日,深掘进入军务局后,自愿担任第2班探险队队长,并受命前去埔里社一带至东海岸探查铁路及道路路线,探险队中还有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蕃务课技师林学士原音吉、负责地图测量的板仓龟五郎等成员。[2][5]深掘接受军务局命令要旨为以下几点:
- 以埔里社为出发点,方向订为东方,尽可能不要依通往分水岭之清国旧道而抵达花莲港,希研拟在40日以内能回台北之计划。
- 本次着眼点并非以威力压制蕃人进行,尽量安抚蕃社,请依照向蕃社说明取得许可后再往其他蕃社移动方式进行之。
- 研究经过道路建铁路、开道路之难易。
- 研究沿途之地形、殖产及其他各部蕃社风俗[9]。
军务局试图寻求可避开中央山脉,直接抵达台湾东部的通道,因此在第1项提及避开清国旧道,即八通关古道,寻找其他不必穿越中央山脉,即可通往台湾东部的路线。
Remove ads
过程
官方调查显示探险队在1月11日从台北出发,15日抵达埔里社,22日抵达浊水溪上游雾社溪米纳肯溪谷德路固群(又有译哆啰咕、德鹿谷、太鲁阁,太鲁阁语:Truku,日语:トロック)的萨斗社(又有译沙都、日语:サード)原预定停留7天,期间给予族人苛刻待遇,又在进行测量任务时辱骂殴打好奇围观的当地族人,引起族人怨恨,后来在1月28日原来的向导和通译因为染上疟疾、天气恶劣严寒降雪、又害怕要前往后山花莲未知危险敌对势力范围而自行离开了探险队。在没有向导、只剩下通汉语官话的通译下,深堀大尉一行在天气恶劣严寒降雪在德路固群部落停留十天后的2月初仍继续盲目往后山出发,新征用的德路固向导在语言不通、为避开后山的敌对太鲁阁群部落而不往东改往北将探险队带往泰雅族马力巴群白狗社(泰雅语:Hakul,《台湾府志》称福骨社,日语:ハック)的势力范围。白狗社在清代开山抚番有遭讨伐的惨痛历史,深恐深堀大尉一行如清代旧事一般是随后讨伐军的前导部队,于是拒绝探险队进入,探险队只好退回萨斗社。[注 3]深堀大尉仍旧坚持要从萨斗社往东出发翻越中央山脉,但是过了许多天花莲港端一直不见探险队出现。埔里社抚垦署派出的搜救队3月中在合欢山南方、奇莱山西方、浊水溪上游雾社溪米纳肯溪谷(日语:ミナッケン溪),即在合欢瀑布下方发现深堀等人遗物,证实遭袭击遇害。[4][5][6][11]3年后1900年的搜索,在德路固群的萨斗社找到了疑似探险队成员的5具头骨和更多的遗物。日方推定是德路固族人在山上无法忍受严寒暴雪的天气,于是反抗击杀深堀大尉一行。[7][10]
Remove ads
后续
为纪念此事件,将事发地点附近米纳肯溪谷号称为“日本帝国第一大瀑布”的合欢瀑布(日语:合歡瀧)命名为“深堀瀧”,另将奇莱南峰西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峰、后来的能高越岭道能高驻在所(今天池山庄)西北侧依托的山头命名为“深堀山”(今又另称“奇莱主山南南峰”)。为此事件对雾社区域进行五年长期“生计大封锁”,禁止食盐、铁器、枪弹等日用品输入山区,逼迫族人求和,后续“人止关之役”、“姊妹原事件”、“太鲁阁战争”、“雾社事件”等一连串与赛德克、太鲁阁等族人冲突的肇始。[12][8]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