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滨顿别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滨顿别站(日语:浜頓別駅/はまとんべつえき Hama-Tombetsu eki */?)是位于北海道枝幸郡滨顿别町字滨顿别,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的天北线车站(废站)。随着天北线废线,车站在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废除。此站曾经在日本国有铁道时代可换乘兴滨北线。

基于日本国土交通省之地图和航拍图浏览服务制作
Remove ads
历史
- 1918年(大正7年)8月25日 - 铁道院宗谷线中顿别站至此站之间开通,此站启用[1]。当时为一般车站。
- 1919年(大正8年)
- 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 - 音威子府站至稚内站之间的路段改名为北见线,成为北见线车站[1]。
- 1936年(昭和11年)
- 1942年(昭和17年)8月26日 - 车站大楼翻新[3]。
- 1943年(昭和18年)12月10日 - 车站大楼被烧毁[3]。
- 1944年(昭和19年)
- 1945年(昭和20年)12月5日 - 兴滨北线重开。
- 1946年(昭和21年)6月13日 - 设置跨线桥[3]。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 - 日本国有铁道成立,成为日本国有铁道车站。
- 1956年(昭和31年)4月1日 - 废除稚内机关区滨顿别分区。变成驻泊所。
- 1961年(昭和36年)4月1日 - 线路改名为天北线,成为天北线车站[4]。
- 1969年(昭和44年)9月25日 - 车站大楼翻新[3]。
- 1974年(昭和49年)10月1日 - 营业范围变更为旅客、行李和车载货物[5]。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 - 结束处理货物和行李。营业范围只处理旅客[6]。
- 1985年(昭和60年)7月1日 - 兴滨北线废除[7]。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随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由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营运[1]。
- 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 - 天北线全线废除,此站也废除[1]。
Remove ads
车站构造
截至车站废除前,车站是一座地面车站,设有1面2线的岛式站台。当时可进行列车会让。曾经此站设有2面3线的岛式站台(车站大楼一方的站台为单式站台)[8]。在1985年(昭和60年)7月1日,兴滨北线废除后,把1号站台的路轨撤走。截至1983年(昭和58年),从车站大楼一方(东边)的站台编号为1、2、3号站台。2、3号站台与车站大楼靠近南稚内一处设有跨线桥连接,1号站台邻接车站大楼。当时的1号站台是兴滨北线专用站台[9],2号站台为天北线上行线,3号站台为天北线下行线。而1号站台另一边曾经为旧货物侧线,该处有一条路轨。在3号站台外侧(西边)设有五条侧线,在分支侧线的地方附近设有转车盘[8]。
此站是职员配置站。车站大楼位于站内东边[8]。车站大楼由钢筋建造,内部空间比较大,因此成为天北线的中心车站。大楼内观光据点建筑物[8]。截至1983年(昭和58年),候车室内展示了松叶蟹的标本[8]。站内设置了“我的旅程纪念章”[8]。
兴滨北线的车长由此站派遣。
Remove ads
站名的由来
车站之名称,乃是因为“位于顿别川注入鄂霍次克海的附近”,故取名为“滨顿别”。[10]“顿别”的阿伊努语为“トウ・ウン・ペツ”,其意思是“从沼泽中流出的河流”。然后再冠以“滨”字。
后来,行政中心与市区迁移至车站周边,在1951年(昭和26年)实施町制时,町名便随站名称为滨顿别町。[3][11]砂川站也是有同样情况。
使用状况
- 1981年度(昭和56年度)的1日上下车人次为495人[8]。
车站周边
现况
在废站后,设备被撤走,车站遗址建设了滨顿别町的“滨顿别公交总站”。该处设有宗谷巴士的柜台。天北线代行巴士、兴滨北线代行巴士和长途客运会驶入总站。公交总站建筑物楼高2层,内部设有滨顿别町立图书馆和铁路纪念馆。截至1997年(平成9年),空地比较多[13]。在2001年(平成13年)8月,滨顿别町公所迁移至公交总站后方。
部分路轨遗址转变为国道275号、公园和人行道。在南稚内一方的路轨遗址中,从此站至猿拂站之间转变为“北鄂霍次克自行车道”[14]。
其他
截至1987年(昭和62年)4月(1987年(昭和62年)3月20日时间表修正[15]),于此站到发的区间列车中,上下行各有1班(音威子府站至此站之间)。
相邻车站
- 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
- 天北线
注脚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