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热带风暴三巴 (2018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熱帶風暴三巴 (2018年)
Remove ads

热带风暴三巴(英语:Tropical Storm Sanba[1],国际编号:1802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22018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Basyang),是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三巴”一名由澳门提供,意为澳门旅游景点大三巴[2][3]。三巴源自一个在2月5日早上生成的低压区,形成初期受到偏强的垂直风切变抑制。它先后在2月9—14日先后影响密克罗尼西亚和菲律宾,并成为2017—18年冬季连续第7个在菲律宾登陆的风暴,在当地造成毫雨引发山崩,14人因此而死亡。

事实速览 热带风暴三巴, 路径图 ...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继2018年1月出现有纪录以来第3早形成的热带气旋后,2018年2月再有热带气旋活动。一个低压区关岛东南方海域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5日早上6时半给予扰动编号93W,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翌日(6日)下午2时将该低压区在24小时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低”[注 1][5]。该系统初时对流薄弱,组织散乱而未具螺旋性[5];不过之后对流开始爆发,并且打开极地方向流出[注 2]通道,呈现热带气旋雏形[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7日早上8时将该系统在24小时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评级升为“中”[注 3][8],至翌日(8日)早上6时进一步提升至“高”,并同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注 4][9]。与此同时日本气象厅台湾中央气象局在接连在早上8时和下午5时将该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压[10][1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至9日凌晨5时跟随升格,并且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2W[注 5]。该热带低压初时受副热带高压脊带动,采取北偏西路径[12],随后路径出现逆时针转变,转向西偏南。电脑数值预报模式英语Tropical cyclone forecast model指出,该系统将朝向菲律宾附近,只是强度上存在分歧[9]

受到偏强的垂直风切变[注 6]抑制,该热带低压在10日发展缓慢,甚至一度转趋减弱[14]。随着垂直风切变减弱,该系统在11日恢复增强[15]。日本气象厅在凌晨3时25分发布烈风警报[15],表示该热带低压在随后1日内有机会增强为热带风暴[1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更率先在凌晨5时将该系统升格为热带风暴[17]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至早上10时25分亦作出此项升格[18]。而香港天文台则在早上9时45分表示“一个热带气旋似乎在形成中”[19];再在10时25分将该系统升格为热带低压[20]。日本气象厅在下午3时05分正式把该系统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三巴,给予国际编号1802[注 7][21][22],不久后中央气象局亦把三巴升格为轻度台风[1]。三巴在晚上11时进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责任范围,当局把三巴评为热带风暴,风速每小时65公里,给予当地名称“巴斯扬”(Basyang)[23]

由于再次受到垂直风切变影响,三巴增强之势在12日一再暂停,直至当晚才稍为增强,对流云带填补原先外露的低层环流中心[24][25],香港天文台要到13日凌晨3时45分才把三巴升为热带风暴[26]。副热带高压脊维持强势,带领三巴以时速25公里向菲律宾长驱直进,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宣布三巴于早上9时15分在棉兰老岛希纳图安英语Hinatuan, Surigao del Sur登陆[27]。上午较后时间三巴快速擦过棉兰老岛东北角,进入保和海,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下午2时宣布三巴在朗芒芽地再度登陆[28]。受到地形影响,三巴转趋减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晚上11时把三巴降为热带低压[29]。三巴在14日凌晨时分进入苏禄海[30],日本气象厅在早上8时45分把三巴降为热带低压[31],香港天文台在1小时后亦作出此项降格[32]。在强劲风切变的影响下,三巴的低层环流中心外露,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早上8时把三巴降为热带低压,并对其停止编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在下午5时发布最后警报[33];香港天文台则在下午6时45分把三巴降为低压区[34]。三巴其后穿越巴拉望省并移入南海[35][36],日本气象厅在16日下午8时表示三巴减弱消散[37]

Remove ads

影响

密克罗尼西亚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热带风暴观察预警

三巴在2月9日逼近密克罗尼西亚美国国家气象局在凌晨7时55分对法斯岛乌利西环礁雅浦岛恩古卢环礁发出热带风暴观察预警,并对东面及北面的岛屿一并发出巨浪警报,当时三巴集结在法茜岛以东250公里,增强为热带低压[38][39]。美国国家气象局在10日早上6时将热带风暴观察预警的范围扩大至卡扬埃尔[40]。三巴在下午5时最接近密克罗尼西亚,在法茜岛之南偏东75公里外掠过[41]

菲律宾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二号风暴信号

三巴稳定西移,即将进入当地责任范围,并预料横扫棉兰老岛,因此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1日下午5时把三巴评为热带风暴的同时,已随即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当时三巴位于希纳图安英语Hinatuan, Surigao del Sur以东1035公里[42]。随着三巴稳定逼近,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2日早上8时发出二号风暴信号,当时三巴已移至希纳图安以东620公里[43]。三巴于13日早上9时15分在棉兰老岛希纳图安登陆[27],随着三巴减弱为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早上10时改发一号风暴信号,当时三巴位于棉兰老岛希纳图安境内[44]。三巴在14日下午进一步减弱为低压区,并在下午5时取消所有风暴信号,当时三巴位于普林塞萨港以南220公里。不过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表示三巴仍有机会再度发展成热带低压[45]。三巴为米沙鄢群岛南部及棉兰老岛北部带来100—200毫米降雨量,以及每小时80—95公里的阵风,造成部分地区停电以及山崩,14人因此而丧生[46][47][48]

Remove ads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菲律宾

更多信息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风暴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

注释

  1. 当有2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某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低”。除非环境异常优良,否则该系统在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甚微。[4]
  2. “辐散”是指空气由一个中心向四周散开,通常只有气旋式辐散,形成原因和辐合的机制相若,只是一般是在高压系统发生。高空也能有高压,所以高空也能有辐散,高空辐散足够又有水汽时就可能降雨,形成原因和辐合相若。[6][7]
  3.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48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中”。一般而言,即使发展机会增大,系统过了24小时之后发展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才较高;但如果环境良好,系统亦可以在24小时内形成热带气旋。[4]
  4. 当有3种以上全球预报模式表示一低压区将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将该系统之热带气旋形成机会评级为“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此时该系统于24小时之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极高,若气象因素特别有利,该系统更可于6小时内增强为热带低压[4]
  5.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为所有于其责任范围内被该部门评定为热带气旋的系统作出编号,由两位数及一个英文字母组成。英文字母表示该热带气旋形成的区域,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东海)以W表示;而两位数字则指热带气旋于当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区域内形成次序,换言之“02W”即指三巴是年内第2个于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形成的热带气旋。此编号系统每年重新开始。
  6. “垂直风切变”是指比较一垂直高度中的风速及风向差。[13]由于强烈的垂直风切变会干扰对流,使热带气旋的结构受破坏、甚至系统高低层分离,热带气旋必须在垂直风切变较弱的环境才可顺利发展。
  7.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负责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包括南海、东海)的热带气旋正式编号与命名工作:每当该机构把一个热带低压升为热带风暴时,该机构亦会依照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上通过的名称表作出命名,同时给予4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前两位为当年公元纪年最后两位数(2018),后两位代表三巴是当年被日本气象厅第2个升为热带风暴热带气旋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