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热带风暴布拉万 (2018年)
2018年台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热带風暴布拉万(英语:Tropical Storm Bolaven,国际编号:180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12018,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Agaton)是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布拉万”(ບໍລະເວນ,国际音标:[bɔːˈlaʔʋeːn])一名由老挝提供,即布拉万高原[1][2]。布拉万也是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第三早形成并被命名的风暴[3]。此名字为第四次使用,前三次使用分别在2000年、2005年和2012年。布拉万为热带低压时在菲律宾南部造成水患,有3人因此罹难。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一个低压区于棉兰老岛东方海面发展,是该海域短时间内形成的第三个热带气旋,前两个分别为启德和天秤。日本气象厅在2017年12月30日下午2时的天气图将此系统标记为热带低压[4],2018年1月1日中央气象局在下午2时的天气图将此系统标记为热带性低气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下午5时将此系统命名为Agaton(亚加顿)[5],日本气象厅在晚上8时发出烈风警报[6]。亚加顿在1月2日凌晨1时通过锡亚高岛[7],香港天文台在上午5时将该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同一时间将阿加顿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1W”[注 1]。其所在海域的垂直风切变偏低,水温达摄氏28度[注 2],大多气象部门预测会获得日本气象厅的命名[10],但预测在经过南海中部后就因海温偏低而开始减弱,之后登陆菲律宾的领土六次[11],日本气象厅在3日上午9时率先将该热带低压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编号1801,并命名为布拉万[12][注 3],不久后中央气象局也将布拉万升格为轻度台风,国家气象中心在上午11时25分跟随[13],香港天文台在下午2时亦跟随。
不过,进入海温较低的南海中部,使布拉万开始减弱,4日上午5时香港天文台将布拉万降格为热带低压[14],国家气象中心在8时22分将布拉万降格为热带低压[15],日本气象厅在23分钟后将布拉万降格为热带低压[16],中央气象局在数分钟后将布拉万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上午11时发出最后一份报告[17],随者布拉万的环流中心变得难以辨识,下午2时8分国家气象中心对布拉万停止编号[18],香港天文台在不久后将布拉万降格为低压区,日本气象厅在晚上8时的天气图上认为布拉万已消散,而中央气象局标记为残余低压,并在24小时后认为已消散。
Remove ads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2019年10月发表的最佳路径中,将其巅峰上调至35节(约65公里/每小时)。
影响
-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一号风暴信号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月1日下午5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当时布拉万位于希纳图安东偏北约175公里[5]。之后,保和岛被列入红色警报范围,表示受洪涝影响的可能性较高,促使3个市级地方政府下令当地居民强制撤离[19]。布拉万为菲律宾南部带来大雨,造成洪涝和山体滑坡,宿务岛有两人因而丧生[20]。1月2日,由于马希格河的河水泛滥,船只受困宿务省[21]。造成航班延误,大约2,300名旅客被困在数个港口内[22]。东内格罗省部分地区的电力中断[23]。在曼达维市有大约200座房屋被淹没[24],东米萨米斯省23户家庭合共132人受洪涝影响而需要疏散,部分学校在1月3日宣布停课[24]。受布拉万和一道冷锋影响,阿尔拜省降下大雨,造成该省的低洼地区洪涝[25]。随着布拉万进入南海,管理局在3日上午5时取消风暴信号,当时布拉万移至普林塞萨港西北方175公里[11]。
Remove ads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