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嘉义旧监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嘉义旧监狱位于台湾嘉义市东区,是台湾唯一完整保存的日治时期刑务所建筑。该监狱始建于日治时期1919年,于1920年3月竣工,1922年启用。[1]
嘉义旧监狱于2005年5月26日公告为国定古迹[2],该建筑从2009年12月28日开始为期600天的修复工程,并在2011年9月完工开放参观[3]。此外,这栋建筑在2001年的历史建筑百景征选活动中获得第59名。
沿革
明治28年(1895年)日人领台之初以军政治理,于11月制订《台湾监狱令》共四条及《监狱假规则》共二十条,开始于台湾地区各地兴建监狱的事务,其中便在嘉义县城内提标巷内整修一处民家,作为拘禁罪犯之所使用,当时称之为“嘉义监狱署”,后在明治33年(1900年)发布《总督府监狱官制》后,总督府开始于台北、台中与台南兴建三座主监狱设施,并成立宜兰支监,与新竹嘉义两出张所。[4] 嘉义支所的兴建工程约于大正8年(1919年)展开,选定于山下町七番地内建造,在大正10年(1921年)3月10日进行栋扎仪式后,最终在大正11年(1922年),嘉义出张所升格为“台南刑务所嘉义支所”,其设施也正式竣工。
然而在昭和二年(1927年)、昭和五年(1930年),台南新营附近一带曾发生三次剧烈强震,加上昭和六年(1931年)发生的八掌溪中流地震,使得嘉义支所内的厅舍遭受严重灾害,后在监狱的修护工程中,将外墙从南北六十六间延长为十间,同时也将遭受毁坏的大门进行重建,改建为现代建筑造型、因此比例与材料上与竣工时古典样式的大门不同,但依然使用着原表门的门窗原件。[5]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民政府接收嘉义支所的建筑,并于民国36年(1947年)4月1日改称为“台湾嘉义监狱”,并在民国42年(1953年)依法务部指示,将台湾嘉义地方法院看守所与划分独立,将监狱与看守所的界限及区域分割,并移转部分监狱所有权、房舍及工具给看守所,嘉义地方法院看守所后于民国44年(1955年)竣工,形成今日旧监狱分界的风貌,此后在1960至1980年代间,嘉义旧监狱曾进行小规模建物之增建工程。
1990年代,由于旧监狱房舍的设备破旧不堪,无法满足现代关押及行刑的要求与数量,于是在1994年3月时,将嘉义监狱移到嘉义县鹿草乡,原建物改设“台湾嘉义监狱嘉义分监”[2],收容部分受刑人以维护建筑。
自1996年起,由于嘉义市都市更新之议题,引发市府官员要拆除嘉义旧监的声浪,后再文史民间团体以及嘉义市政府的保存推动下,最终在2002年8月16日,嘉义旧监狱经嘉义市政府公告为市定古迹,而后为继续争取升等,并于2003年7月着手进行古迹调查研究、修护研究之计划,并在2005年5月26日由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告为国定古迹[2]。而从2009年12月28日开始进行该建筑的整修工作,2011年完工后作为供民众参观狱政展览使用[3]。
2021年1月26日,嘉义旧监狱连同历史建筑嘉义第二司法新村[6]、嘉义旧监狱演武场[7]与一旁监狱人员宿舍群[8],登录为文化资产聚落建筑群“嘉义旧监狱暨宿舍群”。目前正执行全区先期规划及因应计划期末阶段。
建筑设计
-
俯瞰嘉义旧监狱
-
嘉义旧监狱的中央台
-
中央台走向囚室之通道
-
第三工场
-
工场
嘉义旧监狱现面积约3.66公顷,在平面配置上为宾夕法尼亚制度(单独监禁制度)放射状系统,是大日本帝国源自提倡现代化而参照西方早期监狱的范例,特征为中轴线设有一座扇形台,来管理周围呈手掌状放射出去的囚房,具有方便监所人员有效地监控受刑人功能。[9]
旧监狱的行政区域约有402.37平方米,曾历经多次整修与空间机能之调整,在监内其他区域设置不同的办公处所,如典狱长室、会议室、秘书室、人事室等单位。[5]
嘉义旧监狱现存的28座建筑群中,拥有多种构造类型建筑,包括木造、砖木造、加强砖造、RC造等。它们的门窗壁板大多均为台湾扁柏、红桧和杉木等天然材料制成。监狱的入口处装饰著石材,形成宏伟的玄关。一进入内部,首先是前庭,然后是行政楼,再往内则是中央台。在中央台的上方设有一个佛龛,1938年9月号《台湾刑务月报》提及曾于中央见张所(即现中央台)集中受刑人在佛坛前祭祀,佛龛的安置,系做为受刑人教化之用。。中央台周围连接着三条放射状的男监舍,它们分别命名为智、仁、勇三舍。
这些监舍的上方设有空中巡逻道,主要用于巡视修缮通道、进行安全检查以及监控受刑人舍房内的动态。男受刑人接见室位于中央台的左后侧,而女受刑人接见室则位于妇育馆大门的右侧。
男监内排列著一间间囚室,这些囚室配备有木门、门锁、监视孔、送饭孔、透风菊状窗以及黑铁条窗框。天花板上设有空中巡逻道,供监狱人员在上方监视受刑人通道的情况。[10]女监曾被称为“妇育馆”,与男监舍房以一道墙区隔,各自独立管理。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女监设有一个专门的育婴室,用于照顾小孩。此外,病舍和医疗诊间均位于仁舍舍房的后端。[5]
-
志舍
-
监狱区天花板上方的巡逻走廊
-
牢房
Remove ads
除此之外,嘉义旧监狱还包括了第一到第四工场设施。最初,第一和第二工场是一个完整的木造结构建筑,后来根据业务需要逐步进行了划分。曾一度被用作用餐空间。第三和第四工场则是受刑人的工作区域。第三工场是唯一一座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的建筑,而第四工场则设有高窗和太子楼的设计,以满足通风散热和采光等需求。[5]
此外,监狱还包括了日新堂、炊场、女监舍房以及在监狱后方的两座岗哨。[10]还设有一个农场区,分为内部农场和外部农场。然而,外部农场目前已经改建为台湾嘉义地方检察署和台湾嘉义地方法院。
交通资讯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 国定古迹嘉义旧监狱-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嘉义旧监狱暨宿舍群 - 国家文化记忆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嘉义旧监狱暨宿舍群 - 文化部iCul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被遗忘的角落-嘉义旧监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