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环翠 (选区)
香港东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环翠(英语:Wan Tsui,代号:C13)曾是香港东区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94年采用现名,自2021年起悬空至2023年取消,悬空前的区议员为环翠堂及柴湾起动成员吴卓烨。
范围
选区位于柴湾南部,现时包括环翠邨、茵翠苑、悦翠苑、连翠邨、仁乐大厦和建业大楼,与其相邻的选区有景怡、翡翠、兴民、翠德、渔湾和佳晓,另外与南区的赤柱及石澳接壤。
沿革
1982年第一届区议会选举柴湾一带以柴湾道分划为柴湾北及柴湾南选区,其后因应人口增加,柴湾南选区再以环翠道分划出柴湾西选区。其后人口继续上升,1988年柴湾南选区定为双议席选区,1991年选举沿用,值得一提,由于小西湾于1990年代发展,在1994年选举以前,小西湾亦属于柴湾南选区,其后因应人口大量迁入,改划为多个选区。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区议会,取消所有委任议席及双议席选区制度,全面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并改由选区分界及选举事务委员会制定,区议会选区数目亦因应人口变动而大幅增加,环翠选区是其中之一,主要继承原有柴湾南选区内的环翠邨一带,而柴湾邨一带则划入渔湾选区。
环翠选区首次出现于1994年区议会选举,由双议席柴湾南选区分拆而成,议席民主建港联盟龚柏祥、自由党张汉廷和原柴湾南区议员覃定邦争夺,最后龚柏祥胜出。
1999年区议会选举,当时估算约17,108人[3],其中有7,482位选民[3]。由民建联龚柏祥与民主党杨健德争夺,最后龚以2,782票大比数击败取得864票的杨健德胜出。
2003年区议会选举,人口估算约17,022人[4],其中有9,325位选民[5],由龚柏祥自动当选。
2007年区议会选举,估算选区约15,840人[6],其中有9,128位选民[7],龚柏祥与获得泛民区选联盟支持的独立民主派人士黄霭诗争夺,龚柏祥以2,335票胜出。
2011年区议会选举,当时人口约15,135人[8],龚柏祥未有对手之下自动当选。2015年区议会选举,龚柏祥争取连任,受到住在同区的公民党成员吴彦强挑战,最终龚柏祥以约六成得票胜出。
2019年区议会选举,在温和民主派政党未有参选之下,环翠堂及柴湾起动成员吴卓烨以过半票当选,打败担任25年区议员的龚柏祥,同时吴卓烨更成为本区成立以来首位民主派区议员。2021年7月8日,因应政府计划追讨协助民主派初选区议员的酬金津贴传闻所带动的区议员辞职潮中,吴卓烨辞去区议员职务。[9]
议席借此一直悬空至2023年选举改革被撤销,与杏花邨、翠湾、欣蓝、小西湾、景怡、翡翠、兴民、乐康、翠德、渔湾及佳晓选区合并为柴湾选区。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历届选举结果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