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百分比

以百為分母的分數計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分比
Remove ads

百分比(英语:percentage),又称百分数百分率[注 1],依语境亦可译为百分法,是表示为“100的分数”的number)或ratio);其意义上,是将改用“整体量”一律定为100,来表示“部分量”的方法,亦即“以百为分母”的分数计算。百分之(percent)则是此百分法的计数单位

Thumb
这一个圆饼图显示透过网络浏览器拜访Wikimedia所记录的百分比(2009年4月至2012年的数据)。
事实速览 %, 一般标点符号 ...
Remove ads

百分比通常使用百分号(%,percent sign)标示,少数也使用缩写 pct.、pct 或 pc[1]

百分比的启蒙概念为:值(value)是小于1的分数(fraction),但也推广其概念至值可大于1。例如:30% 按定义是100的分数的意思,即 0.3;而 130% 的意思则是目前量变为原来整体量的 1.3倍,或两同类量相比,大者为小者的 1.3倍。

百分比为无因次量的数字(纯数),属于一种分比,所以也是一种以“伪单位”(pseudo-unit)作为“单位”的标记法,用以描述各种无量纲量的小值,实际上就是分数,即按同单位相除来计量的,因此它们是没有相关计量单位的纯数字,并无真正单位,或称其单位为“1”。

Remove ads

语源及称呼

英语 percent 一词源自拉丁语 per centumper 是“每”、centum 则是“百”的意思。根据其英语发音,百分比在东南亚华人中常称“巴仙”。在台湾,百分比常称“”,此因台湾日治历史,部分词汇发音可追溯自日语,百分比在台语中根据日语“パーセント pāsento ?”发音(台湾话pha-siàn-tooh),而华语音似趴线豆、趴线、趴,部分报章杂志网站亦直接俗写为“[2][3][4]

历史

古罗马,早在十进位制的存在之前,计算往往在取得1100倍数的分数,这些分数的计算往往类似计算百分比。随着中世纪币值大幅度的增长,从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早期以百为分母计算变得更正式,这些计算也变成常见的算术文本。许多文本应用了收益与损失、利息以及树状规格的作法。在17世纪也正式引用了百分之利率[5]

计算方法

如果原数值以小数或分数形式表示,则将其乘以100后再加上百分号则成为对应的百分数。例如当原来的数值是的时候,对应的百分数是:

简单一点就是把0.1437 乘以一百然后加%。 又例如当原来的数值是的时候,对应的百分数是:

表示方式

有三种符号形式:%(全形百分号)、% (百分号)、﹪(小型百分号)

百分数的表示方式是以阿拉伯数字开头,后接百分号“%”结尾。读法是在“百分之”后接着读出原文中写在百分号前面的数字。比如“42.627%”读作:“百分之四十二点六二七”。有时也会直接以读法的方式记录百分数,如“去年营业额增长百分之五”。

百分比值可能往往被限制只能位于1-100之间,但没有任何数学限制,换句话说说百分比也可以取其它的数值[6]

百分号

英文的术语“per cent”源自拉丁文的“per centum”,意旨“由百来计算”[7]。百分号是透过意大利语per cento”的逐渐收缩演变而来,也同样由百来计算。百分比英文旁边的“per”经常被简称为“p.”,最终还是完全消失;而“cento”也被承包给一条水平线来分隔两界,进而导出现代所标记“%”的符号[8]

文字与符号

英式英语中,“percent”经常被拆开为两个单字“per cent[注 2][9];在美式英语中,“percent”是最常见的变式[10]

芝加哥格式手册》等格式指南与常见的英语习惯一致,通常规定数字与百分号间没有空格。[11]但在国际标准制ISO 31-0标准中要求留有空格。[12][13]

应用

例子:

  • 折扣,举例如“全场货品减价20%”
  • 股市
  • 盈利赚率赔本赔率,举例如“某电视的赚率是25%”
  • 衣物、产品成分,举例如“某饮品含脂肪5%”
  • 市场、民意调查,举例如“支持征收胶袋税保护环境的市民占55%”
  • 人口,举例如“今年某城人口比上年增长10%”
  • 理财分析
  • 税率
  • 电视收视率,举例如“某节目收视率达95%”
  • 测验、考试(成功的概率)及格率,举例如“六甲班数学科期考及格率达90%”

其他

百分比以100为分母分子小于100时,如50%代表原本数字的一半(0.5倍);但分子大于100时,如200%即代表原本数字的2倍。举例如一间公司去年纯利100万元,今年的纯利为120万元,则可以表示成“今年的纯利比去年增加20%”,亦可写成“今年的纯利是去年的120%”,但这种写法较少使用。

百分比有时可能造成的误会,部分人误认为一个百分比的上升会被相同下降的百分比所取消,却忽略基数已经改变,例如:

(误)100上升50%,再下降50%,会回到100。
(正)从100增加50%,等于100 + 50,即150;而从150下降50%则是150 - 75,等于75。最终结果是小于原本的数字100。

占、超、为、增

  • 占:占计划的百分之几,表示完成计划的多少%。
  • 超:超出计划的百分之几,就要扣除原来的基数(-100%)。
  • 为:为昨天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相当于昨天的多少%。
  • 增:比昨日增加百分之几,应扣掉原有的基数(-100%)。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看

Loading content...

变换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