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篱北

香港葵青区区议员选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籬北
Remove ads

石篱北(英语:Shek Lei North ,代号:S12),是香港葵青区议会下辖的选区,1991年设立,当时称为石篱,2015年采用现名,2023年取消,末现任区议员为民主党成员林绍辉

事实速览 石篱北 Shek Lei North, 国家/地区 ...

范围

选区位于葵涌东北部,由石篱二邨(除石华楼、石佳楼、石富楼、石祥楼及石欢楼)和石篱中转房屋组成,与其相连的选区有石篱南,投票站设于石篱社区会堂

沿革

1982年区议会选举本区划入荃湾区议会葵涌东选区,而1985年区议会选举1988年区议会选举则划入葵青区议会葵涌东选区。1991年区议会选举划为石篱选区,当时票站先后设在石篱社区会堂圣公会主爱小学,主要由石篱二邨大部分楼宇(除石华楼、石佳楼)及石篱一邨石安楼、石泰楼组成,近年也一度划入大白田街的宜和楼及葵涌花园。

1994年区议会选举,原任议员李永达因已身兼立法局议员,并且将经营重点移往青衣(因配合199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选区划界,葵涌北和荃湾市划入“新界南”选区,而葵涌南及青衣与离岛区则划入“新界西南”选区,民主党由时任葵青区议会主席的单仲偕出选新界南,而李永达则开发当时民主党较弱的新界西南),经过邨内主要领袖协调下,派出当时已届73岁的第十四座互委会主席陈崖参选,以抗再次参选的亲共候选人叶树佳。

1999年区议会选举,陈崖当时已78岁,且任内因年事已高再无作为,民主党改派支联会的年轻义工林绍辉参选,加上当届选区重划,本来属新石篱选区的第一、二、三座改划入石篱选区,过往在新石篱选区参选的第三座互委会主席李新贺及石秀楼互委会主席梁国安(自由党成员)改在本区参选,最终在民主党铁票效应下,林绍辉以过千票当选。

2003年区议会选举,亲中派找不到合适人选参选,但又不欲让民主党在其桥头堡顺利当选(石篱邨是全港少见的民主党铁票区),民主建港联盟派出在安荫邨出任互委会主席、在北葵涌街市经营鱼档兼商会会长的地方名人谭全出战,但在铁票效应及七一效应下,谭全得票不足四百,以大比数落败;由于在新石篱区当选的黎少棠在2003年区选前夕突然改投自由党,使民主派措手不及,而黎少棠当选后便意欲为自由党拓展版图,在2007年香港区议会选举自由党便派出成员刘明坚参选,但落败。

2011年区议会选举,人口估算约19,400人[4],其中有7,846位选民,议席由民主党成员林绍辉自由党刘明坚及人民力量成员罗家麒争夺,最终林绍辉以2,228票击败取得1,291票的刘明坚和仅86票的罗家麒胜出,而罗更因得票未足5%而被没收保证金。

2015年区议会选举,石篱选区改称石篱北,当时人口估算约21,330人[5],现任议员民主党成员林绍辉击败民建联成员张烨媚连任。不过毗邻的石荫石篱南大白田选区的民主党议员尹兆坚梁国华徐生雄均告连任失败,加上安荫选区的工联会议员梁子颖连任成功,民主党失去东北葵涌的桥头堡,林绍辉亦成为附近一带唯一泛民主派区议员。

2019年区议会选举,原属本区的石富楼、石祥楼及石欢楼被改划至新成立的大白田东选区,人口估算减少至15,253人,民主党区议员林绍辉争取连任,民建联改派报称议员助理的袁润洪挑战林绍辉,基于反修例运动下,林绍辉最终获得3,456票,以过千票之差大比数击败袁润洪成功连任。同时民主党重夺上届失落的石荫石篱南选区,以及取得民主派失落三届的安荫选区之余,亦在新选区大白田东胜出,民主派成功收复东北葵涌上一届惨败的情况,亦再次于石篱邨全面执政。

Remove ads

历届议员

更多信息 选区名称, 届别 ...

历届选举结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